【一張失敗之作?】:John & Yoko —《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

【一張失敗之作?】:John & Yoko —《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披頭四解散後,四位成員各自展開了個人音樂事業,其中約翰·藍儂的一舉一動似乎是最引人注目的,拋開他與小野洋子合作的實驗性專輯不談,他所有的主要錄音室專輯都成為大熱專輯,《 Plastic Ono Band 》和《 Imagine 》展示了他與自己的心靈以及整個世界鬥爭的兩面性,藍儂不願只是一名流行歌手,他和洋子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實踐,但《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卻讓他狠狠摔了一跤。


raw-image


有聽過這張專輯的人,應該不難理解這樣的作品能取得的共鳴和效果十分有限,早在披頭四時期,藍儂就能創作出優秀的政治議題素材,因此,這張對腐敗政客的諷刺歌曲本應大獲全勝,然而,大多數披頭四的忠實歌迷會告訴你,這張專輯失敗的原因就在於此,一顆超級重磅的不定時炸彈:小野洋子。


raw-image


洋子參與了這張專輯的一半歌曲創作,但讓我們理性來判斷,洋子在此的創作真的有如此糟糕嗎?事實上一些歌曲可能是專輯中的亮點,考慮到她在前衛音樂領域的工作,洋子對流行音樂的適應非常好,這點從美妙的〈 Sisters O Sisters 〉就能看出。



如果撇開洋子標誌性的嘶吼吶喊,其實她創作歌曲的技巧並不差,聽她在〈 Angela 〉中談論安琪拉·戴維斯(Angela Davis),彷彿能一瞥Nico在The Velvet Underground 中的風格浮現腦海


raw-image


而即使在專輯中一些明顯偏差的歌曲中,伴奏樂團 Elephant's Memory 也能提供一些出色的器樂表現,紐約市的活力在銅管樂器的演奏中彰顯無遺,給人一種走在繁華都市的街道上,隨手拿起這張專輯和《每日新聞》的既視感。

但到了藍儂創作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是他在翻唱專輯《 Rock ‘n’Roll 》 之前最無趣的歌曲,〈 John Sinclair 〉除了沒有合適的副歌之外,還給人一種半成品之感,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 Luck of the Irish 〉身上,製作上讓人覺得它更像是一首樣帶或是遺珠之選,而不是一首應該收錄進專輯的正式曲目。



再來是作為單曲發行的〈 Woman Is the N*gger of the World 〉,儘管創作一首關於女性在現代文化中面臨壓迫的歌曲是一個崇高的想法,也成功引起話題和爭議,但用種族議題來代替她們的問題對所有人都沒有實質幫助,反而光看到歌曲名稱就使人偏題。

此外還要談到與法蘭克·札帕(Frank Zappa)的合作,雖然這個組合想法聽起來很有趣,但實際上整個The Mothers of Invention 的合奏與兩人格格不入,尤其是洋子在 《 AU 》中一貫的演唱風格讓聽者的大腦瞬間當機;而札帕本人也對藍儂和洋子處理演出錄音的方式持批評態度,並最終在《 Playground Psychotics 》中發行了自己版本的混音。


《 Playground Psychotics 》專輯封面

《 Playground Psychotics 》專輯封面


說到這邊,這張專輯是否真有如此不堪入耳?其實也未必,仍然有不錯的創作在其中一閃而過,我個人其實也相當喜愛,但真正重要的是,《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給藍儂上了一課,據報導,藍儂對這張專輯的商業失敗感到十分震驚,因此將近一年沒有錄製新歌。

儘管多年來他一直聲稱自己不需要披頭四的其他成員,但這證明,如果當下他決定繼續追隨自己的繆斯女神,獲得的回報也會越來越少,加上尼克森贏得了巨大選舉勝利,藍儂非常沮喪,這次總統大選的結果標誌著他們政治時期的結束,兩人的關係也逐漸緊張,因此加劇催化這個重要時刻的來臨:與洋子分居。


raw-image


在與洋子分開一段時間後,《 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 》回頭來看也標誌著藍儂《失落週末》的開始,他在後續專輯《 Mind Games 》和《 Walls and Bridges 》中緩緩向上爬升。在整個過程中,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在公眾眼中是如此不堪一擊,意識到不是自己所做每一件事情都能受人追捧,因為這張專輯,他第一次能夠將自己的明星效應暫時擱置一旁。



avatar-img
克里夫異象 Visions of Cliff
54會員
204內容數
|實體唱片的死忠擁護者 |為各位介紹從60年代至千禧年間的搖滾樂、專欄、系列訪談和樂評 |出版品:《克里夫異象誌Vol.1 & 2》 |歡迎邀稿:visionsofcliff@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
來自威斯康辛的音樂製作人 Sd Laika 的生涯唯一完整專輯,封面上詭異的微笑散發著神秘感,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和概念,本人也從未接受採訪,聽眾得自己去發掘歌曲背後的脈絡,讓整張專輯成了一塊引人好奇的白紙,任何願意花半小時聆聽的人,都被鼓勵自行賦予歌曲意義。
《Hours…》也似乎反映一位年長者回顧過去、細細咀嚼人生經歷,同時以一種細膩而樂觀的眼光看向未來,而藝術搖滾和流行風格進一步喚起了他過去作品中曾經探討過的類似風格與理念,這種情緒讓整張專輯呈現出前所未見的坦率與不設防,對於這位以多疑、複雜歌詞聞名的音樂藝術家而言,無疑是一種顛覆性的轉變。
曾被視為龐克暴徒中的匪類— The Stranglers,從不在乎討好主流大眾或音樂媒體。他們早期的演出常常引發觀眾集體離場或鬥毆事件。早在他們發行首支單曲的兩年前,就曾被媒體攻擊貶低,如今回看反而顯得更加可笑,在他們輝煌的生涯裡擁有多達 23 首暢銷單曲和 19 張進入英國專輯榜前四十名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