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12/2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對於澳洲的想像:好多年後又回到澳洲

好多年前,在大學的一個暑假,因為有教育部的學海計畫,所以我第一次踏上澳洲的土地,和另外三個滿腔熱忱的同學一起到Melborune的Monash University進行職能治療大學部的參訪跟學習,對現在的我來說真的像一場夢,第一次全英語的環境,全英語的學習,其實一切都很新穎,新文化的衝擊也因為有朋友一起而被沖淡,四個人黏在一起繼續講著中文好像就不那麼彆扭了˚

自以為是人生英文的巔峰的大學生,在出國前我還是有去上了多益課,想說加減適應一下應該沒問題了,而踏上飛機的興奮感滿點,信心喊話:“獨立踏上袋鼠國的我好棒啊”,我那幾個月每天都是這樣告訴自己的,“我在澳洲歐!我在澳洲歐!”好像一個值得炫耀的口頭禪一樣,每天興高采烈地拍照記錄在Melborune的一切,彷彿是個觀光客而不是來澳洲取經的大學生,經典的炸魚薯條跟沙拉在嘴裡吃著也是人間美味,填滿了對異國的幻想跟虛榮心˚

在墨爾本租房的廚房

澳洲常見的個人餐

如果要和現在多年後又回到澳洲的我相比,我覺得最大的文化適應障礙就是飲食了,其他像是工作文化啊英文啊還可以慢慢學習,但是我這個出生就養成且骨子裡就是台灣胃的我來說,外食還有西式餐點不再是一個吸睛處(我在家會把沙拉稍微燙過,假裝是台灣的燙青菜),這裡的高麗菜也吃著有說不出的怪,在台灣已經習慣外食好手藝的我,即使在澳洲自理三餐,但總歸不是街頭小吃的經典味道,心裡的失落感跟對台灣的響往還是不斷地呼喚我˚

落地澳洲一年半了我覺得這裡的食物還是跟我隔隔不入

回到Melborune的Monash University進行職能治療大學部的參訪跟學習,我看到一個融入當地的方法還有跟香港人做朋友,他們的適應能力真的很快,其他有很多種原因,像是香港人的英文普遍都比台灣人好,而且出國對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不似台灣的整體環境還是會覺得出國就是花錢混/或是有的人會覺得出國是台勞˚

澳洲人會淘汰台灣人嗎?

對於種族跟多元文化,我遇過許多台灣人會擔心在澳洲的歧視問題,我覺得這問題比較狹隘一點,畢竟外貌跟口音是我們改變不了得,如果因為猜測在國外會被排擠而猶豫要不要出國,那大可不必,身為台灣人本身就是完整的存在,亞裔臉孔就是我們給人的第一印象,反之也是,澳洲因為移民政策歡迎各國人才的原因,到處都充斥的不同語言,溝通可以建立在彼此的尊重跟包容身上,如果說心態上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做自己,好好的做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可以在自己的崗位和角色上好好表現,學習區分對你態度不好的人只是個別案例˚

壓抑自己是台灣人的縮小人生可以慢慢釋放掉,肯定會遇到大家不認識台灣,以為是泰國或是中國的情況,但是只要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知道不平等的情況是出於不了解,那麼耐心的解釋跟接納多元就是一個在澳洲的日常˚


總的來說,大多數澳洲人更注重個人的技能、專業資格和工作經驗,而非國籍。澳洲的多元文化氛圍通常鼓勵各種文化和背景的人一同共事。

你覺得是因為種族/國籍/長相而讓你矮人一截嗎?你覺得你的能力哪裡跟澳洲當地人不同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為創作者,益爾的內容和努力需要支持者的力量,而你的參與將成為這份創作旅程的重要一環。若你喜歡我的作品,並且想要持續看到更多精彩的內容,邀請你贊助益爾,這不僅將直接支持我的創作,還將使我能夠提供更多獨特而有價值的內容給大家。

無論是小額贊助還是其他形式的支持,你的參與都將成為我不斷進步和創新的動力。謝謝你的支持,期待與你攜手共創更多美好時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