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存股」這個名詞,目前並沒有一個普遍、公認的定義,因此只要自認為是採用「存股」這種投資方式,那就是了,頂多算是「流派」的不同。
這邊舉兩個有大多數人普遍認同定義的名詞做例子,資料來源都是WIKI:
依照時間和獲利方式,可以排列組合出多種不同的投資方式:
股市必勝心法:低買高賣,只要照做就穩賺不賠。至於怎麼判斷現在是低還是高,方法很多,請自由發揮。
主要看未來成長性,如熱門類股。風險在於沒人知道未來會是怎樣,不管是採用什麼方式的分析: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說穿了就是在賭,賭綠能、賭ESG、賭電子、賭航運、賭...。實際例子的話,正向的例子有台積電,2019年~2021年的股價2xx飆到6xx,反向的例子有大立光,2017年的高點6075和低點3780。
能接受風險低一點但獲利少一點的話,可以考慮追蹤大盤的指數型標的。
主要看殖利率和配息,殖利率穩定在4%~5%以上,且最好連續10年20年皆有配息。風險在於過去績效不等於未來績效,過去連續20年皆配息且殖利率超過10%,不代表今年會有一樣的績效。
個人認為這種模式才是存股,目的是為了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工作和要做什麼工作,而關鍵在於「長期性」和「持續性」。
若只是要一、兩個月不用工作,期間可以上山下海、吃喝玩樂、盡情耍廢,坦白說不難,半年的緊急備用金就可以辦到。
若要長時間有穩定且足夠的被動收入,沒有祖產、沒有後援的前提下,想要用5年到10年的時間,就準備好足以支付自己未來30年~40年的各種預期或非預期花費,這種事情不是辦不到,只是成功率有點低。扎扎實實的腳踏實地慢慢來會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