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講的是個人的證券投資,而不在於企業公司的實體投資
從理財人員的角度,主要協助個人進行理財,因此在投資上的學習內容,主要是
- 理財工具認識:固收(貨幣市場、債券)、權益(普通股、優先股、ETF、共同基金)、衍生性(期貨、選擇權)。
- 金融工具評價:股票的折現模式、選擇權交易型態、基金的風險類型
- 資產與風險:報酬率類型、風險類型、績效指標
其實是比較簡單的投資學內容,但是這些是基礎知識,還難說得上協助投資。
從分析師角度,學的內容就更多
- 投資學
- 證券法規
- 會計與財務分析
- 總體經濟與金融市場
但如果是從一個散戶投資人的角度,有兩主題是必要的,一是要懂那些,因為上面說的都太理論,難以實際運用。
- 總體經濟
- 產業分析
- 基本分析
- 技術分析
- 消息分析
這裡可以參考市場先生,提供了諸多的參考知識
第二是,要投入多少。畢竟投資儲蓄不向其他理財規劃,都會有個"應該有",跟"現在有",兩者差距就是缺口,對於投資儲蓄而言,應該有會趨近於無窮大,所以必須有個理性的標準,才能找出缺口。
- 333原則:1/3投入、1/3消費、 1/3預備金(現金),依據收入作出切分。
- 631原則:跟333類似,差別在60%生活消費、30%投資、10%預備金。兩者可以結合,因為333原則如果預備金累計到3個月左右,其實就可以減少比重,轉增加投資或消費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