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八種月相說明如下:
※ 朔(New Moon):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中間,為農曆月之始,曆法上規定朔日為初一。
※眉月(Waxing Crescent):形如細眉型之月,初三至初五的月相,皆可稱為眉月。
※上弦(First Quarter,簡寫為1st Qtr.):在太陽東方90 度的月球,月形為半圓,見於農曆的初七、初八日,通常於子夜時分沒入西方地平線下。
※盈凸月(Waxing Gibbous):上弦之後由半圓見飽滿之月相,初十至十二日的月相屬之
※望(Full Moon):即滿月,光滿成圓輪的月相,出現在農曆十四至十七日之間。
※虧凸月(Waning Gibbous):滿月後月形漸虧,但尚未至半圓的月相,常見於農曆廿日前後。
※下弦(Third Quarter,簡寫為3rd Qtr.):在太陽西方90 度的月球,月形為半圓,常見於農曆廿二或廿三日,於子夜始由東方升起。
※殘月(Waning Crescent):下弦之後細如眉形之月,為廿五日前後的月相。
朔、蛾眉月、上弦、盈凸月、望、虧凸月、下弦,殘月分別是月球視黃經超過太陽視黃經0、45、90、135、180、225、270、315度的時刻。
月球繞著地球公轉,本身不發光。地球上所見的月光,係來自於月球表面反射的陽光。因此月球與太陽間的角度的改變,就造成了月相的變化。圖中正中央的圓球代表地球,在軌道上每45 度繪製一個月球的位置,陽光平行來自圖的右方,因此軌道上的月球都是右半邊面向陽光明亮,左半邊背對陽光黑暗。在地球上見到的月相,則繪於軌道外對應的位置(面朝南方觀測)。
https://www.facebook.com/concentra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