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1|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皮秒是不是要打到出血才有效? 我隔天就退紅錢是白花了嗎?

有些求美者認為一個有效的皮秒治療,能量要盡量開高

最好是打到有出血點,甚至是有微微滲血的狀況


這真的是對的嗎? 那我之前打完皮秒完全沒有出血,一天後就退紅,是不是代表我錢白花了?


我是皮膚科王佑鑫醫師,今天來跟大家談談皮秒議題


醫美雷射的原理,來自於選擇性光分解效應

醫美雷射之所以能夠針對皮膚上的色斑、血管絲、毛孔等做治療

是因為雷射光與組織有著選擇性。

我們的皮膚常見的吸光源,包含黑色素、血紅素和水分子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同樣的一個波長雷射下,不同吸光源的吸收率會有所不同

因此我們可以藉由這之間的差異性,盡可能地針對目標物做治療而不影響其他皮膚。

(圖片來源:Cosmetic Laser Procedures in Latin Skin, JDD March 2019)

皮秒雷射,主要的作用目標是 「黑色素」

我們現在講的皮秒雷射,採用的是 532/755/1064 nm波段

三種不同的波長,在黑色素、血紅素和水分子吸收率都有所不同

但我們可以從圖上看到主要的吸光源,都是黑色素。


除了吸收率的絕對值,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吸收比率Absorption Ratio

醫學上常用的是 黑色素吸收率血紅素吸收率 的比值

比值越大,代表對於黑色素的吸收越專一



出血點的產生,在於皮膚微血管的破壞

皮秒雷射完出血點產生的原因,來自於血紅素吸收雷射能量後,造成紅血球的破裂以及對於微血管的破壞。

聰明的你看到這邊應該暸解,出血本身,不是我們皮秒雷射想要的效果。


如果雷射波長對於黑色素的專一度高,吸收比率高,那術後其實不太會有出血點產生

根據2018年一篇美國雷射醫學會期刊論文,532nm, 1064nm, 與755nm三種雷射的 吸收比率 分別是 2.4 , 16, 與54

(圖片來源:Cynosure提供,Tanhetti&Jennings 2018)

如果接受的是755nm波長的雷射(坊間機種為Picosure/Picosure PRO),因為雷射能量幾乎都被黑色素抓去了,血紅素分到的很少,即使在高能治療下,術後其實不太會出現出血點

而532nm及1064nm的雷射,在進行痘疤毛孔等治療,需要相對高能的輸出參數時,則比較容易有出血點的產生,反過來說,在這樣的波長下,出血點的產生可以是反應治療強度的一部分指標。


皮秒的本質,在於修復期短、副作用低

大家看到這邊應該了解,出血點的產生,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波長(機種)再來才是能量。

那能量一定是越高越好嗎?

皮秒雷射,作為傳統雷射的下一代,

本質上是希望 縮短恢復期,減少熱傷害及副作用,並同時兼具治療效果

如果是可以接受恢復期的求美者,其實不見得需要用皮秒雷射

舉例來說,對於痘疤毛孔治療,如果可以接受反黑的恢復期

氣化型的二氧化碳UP雷射,可以更大程度的破壞疤痕組織,達到比高能皮秒更多的治療效果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尊重皮膚的自然生理 雕琢出細緻潔白的肌膚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