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 Work-life balance 不用擇一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篇是我讀完《Work-life balance 真的只能擇一嗎?》的思考。


這篇文章在說什麼?

作者提到,目前心理學的主流觀點認為,心智能量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因此人們要學著合理地分配心智能量到工作與生活之中。


不過作者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心智能量比較像是互補的關係。工作的能量與生活的能量,並不是只能擇一,而是可以互相補充。


作者給了三個建議:

  1. 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2. 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3. 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其中我最認同的是第三點,也就是找到族人。關於「如何找到族人」,我提供了自己的親身經驗。

以下是我對這幾點進行的思考。


別把工作和人生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

這點我是同意的,就像其實我開始認為 work-life 不是一個 balance,而是一個 cycle。

我覺得和作者想說頗有幾分相似。工作和生活其實不是兩個極端,他們之所以會是兩個極端,是因為某種程度來說,我們自己在心態上把兩者給區隔了開來。


然而,人生為了存活下去,不可能沒有工作。至少在財務沒有到達一定水準之前,一定需要工作來換取能活下去的資源。工作也是一種可以讓人獲得成就感與貢獻感的事(否則就不會有工作狂了),所以工作與生活是一個圈而不是一個翹翹板的說法,我其實是能夠理解的。


感受你的能量如何在生活中不同的領域流動

第一時間看到這個建議,直覺告訴我有點困難,也有點太過理論。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沒那麼多能思考這些的時間。

例如,我的工作是 DS,那麼我個人好奇的事是如何開啟一個付費電子報,所以我可以試著思考自己做怎樣的電子報可以對同事有益?總覺得聽起來不是很合理。

如果我工作上必須要學更多 AI 的專業,但其實我想當個廚師,那我要怎麼把兩者結合起來?

→ 變成用 AI 來做食譜、找自己的食譜?


如果我是一個 Data Engineer,所以我可以試著想做菜跟 Data 的關係?這樣似乎是在把一件純粹是興趣的事情,跟工作扯上鉤。這樣總覺得心情好像不會很好。


如果在做純興趣的事情,又跟工作想要扯上關係,這樣不是讓興趣變得很不純粹嗎?這樣很難切開吧?


讓周圍充滿有能量的人

這點我絕對是認同的,就是讓自己的周圍充滿族人。總之就是盡可能跟自己有相同理念的人有連結吧。


他們會成為動力和自信的來源。

我所體會到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地發表內心真正的觀點。公開的發表想法,自然會慢慢地吸引到和你有相同想法的人。根據是我自己開啟的 1%就好。


方法之二,追蹤他們的電子報和推特。

你所認同的人(或稱族人),他們也會發表你可能沒仔細想過、但其實你很認同的想法。有人幫你把內心未成形的想法具體地寫出來,這是一種很好的體驗。我自己看書就常常是因為這種體驗。

這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你們正在互相學習,而且互相強化的彼此所相信的事。

avatar-img
12會員
25內容數
這是一份想要「給予能量」的電子報。 我是一個需要透過寫作,才能感受到我究竟經歷了甚麼情緒的人。 我在挖掘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讀了一些好書。有一天我發現,我講的話原來可以幫助到我的朋友們,幫他們更看清自己的情緒——即使我連自己的情緒都不太了解。 我想將這些故事和經驗分享出來,希望你可以從中獲得一點共鳴和啟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宇宙 的其他內容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你經歷過追極光的挫折嗎? 在分享追極光學到的事之前,先說一段小故事。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你經歷過追極光的挫折嗎? 在分享追極光學到的事之前,先說一段小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地上季節漸漸轉換,溫暖的小村清晨裏,金黃色的陽光穿過亮彩的葉窗,漸漸燙燒起田間的香氣。 一、初次相遇 從城裏而來的女主角小楓,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天因為壓力而選擇逃離城市,來到這個孤築的小村休養。沒有車來人往的龜急,只有銷釋的風聲與馬兒的叫歌。 在一段隨緩跑步中,小楓似乎迴復了對自然的敏感,但
Thumbnail
尚且無須擔心股市崩盤或技術泡沫,那段時間更像是時代的浪潮、人的夢想, 延續二十世紀以來世代傳承的人工智慧發展意志,衝擊生成式AI根本難以實用的限制。
Thumbnail
昨天遇到一位以前的學生李同學。 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利害關係,只是會有一些合作,見面時他非常客氣,說了很多稱讚的話,讓我覺得很奇怪,但他何必如此,我也想不通。 我提到一些跟他差不多時間修課的同學,他說不同屆,不熟。但是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理想的平衡點,一個能夠在職業、家庭和生活方式之間游刃有餘的位置。這個平衡並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智慧與技巧的巧妙融合。在這段旅程中,我們不僅要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也要在現實中找到一個可以實踐的方案。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中找到自我價值的方式,對於不同類型員工會比較開心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透過理性決策來實現職場幸福的建議。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難道永遠都要這樣一直循環嗎?沒有辦法解脫嗎? 2024-5-2 2:0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大地上季節漸漸轉換,溫暖的小村清晨裏,金黃色的陽光穿過亮彩的葉窗,漸漸燙燒起田間的香氣。 一、初次相遇 從城裏而來的女主角小楓,沒有想到自己會有一天因為壓力而選擇逃離城市,來到這個孤築的小村休養。沒有車來人往的龜急,只有銷釋的風聲與馬兒的叫歌。 在一段隨緩跑步中,小楓似乎迴復了對自然的敏感,但
Thumbnail
尚且無須擔心股市崩盤或技術泡沫,那段時間更像是時代的浪潮、人的夢想, 延續二十世紀以來世代傳承的人工智慧發展意志,衝擊生成式AI根本難以實用的限制。
Thumbnail
昨天遇到一位以前的學生李同學。 其實我們也沒有什麼利害關係,只是會有一些合作,見面時他非常客氣,說了很多稱讚的話,讓我覺得很奇怪,但他何必如此,我也想不通。 我提到一些跟他差不多時間修課的同學,他說不同屆,不熟。但是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理想的平衡點,一個能夠在職業、家庭和生活方式之間游刃有餘的位置。這個平衡並非唾手可得,而是需要智慧與技巧的巧妙融合。在這段旅程中,我們不僅要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也要在現實中找到一個可以實踐的方案。
Thumbnail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其實等於: 為了別人,賣自己的時間賺錢;與為了自己,所付出的活動時間之間的平衡。 而平衡不一定是代表各佔50%的比例,因應每個人的情境,比重可能不同。 當我們認為,自己只是在做對別人有利的事時,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就會提高; 而在做對自己好的事時,就變得那麼沒那麼重要
Thumbnail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已成為現代職場文化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瞭解工作與生活平衡對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及文化不同層面的益處和實現方法。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在職場中找到自我價值的方式,對於不同類型員工會比較開心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透過理性決策來實現職場幸福的建議。
Thumbnail
如果你也想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面做得更好,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建議: • 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 • 學會安排時間。 • 學會拒絕。
難道永遠都要這樣一直循環嗎?沒有辦法解脫嗎? 2024-5-2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