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s://nesslabs.com/personal-or-professional-growth
翻譯:王翰元及 ChatGPT
「我決定今年要對工作得小力一點,然後專注在自己身上。」我最近時常聽到這個句子,或是表達出類似意思的不同版本。雜誌會刊登和「野心的結束」相關的報導,以及人們越來越多人選擇主動離開工作一段時間。
在個人成長、個人生活、與職業之間,我們好像只能從中選擇一個。如果你想要圓創業夢、或是有一個成功的職涯,那你的個人成長似乎就要被打入冷宮。又或者,你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並拓展你的意識,你就會與工作脫節。
但這真的是一場零和遊戲嗎?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 Roy Baumeister 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個模型,這個模型將自制力比擬為一種會力竭的肌肉。研究人員假設動用自制力肌肉可能會讓你感到精疲力盡,使你沒辦法在後續的任務中發揮出相同水平——這個現象稱為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
根據這個觀點,大腦就像是一顆擁有有限能量的電池。我們相信每個工作中遇到的挑戰都會消耗這顆電池的電力。一個合理的擔心而產生:如果我們選擇能量放在工作,那麼我們將不再有能量分配給個人成長和追求。
這個觀點很顯著的影響了 work-life balance 的觀點。只需要上網一搜,你就可以看到無數幫助人們達到正確平衡的文章或課程。
這些線上資源的前提都是相同的:由於心智能量有限,我們必須明智地分配它。這些策略圍繞在「如何優化工作生產力」,以確保有剩餘的能量可以追求我們想做的事情。他們的觀點很明確:為了事業的成功,個人的追求是必須被犧牲的,反之亦然。
然而,研究人員開始質疑這個觀點。
近期的研究指出,在起初努力一段時間之後,人們的動機會從自制轉為獎賞。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是一定要經歷心智能量的耗損,只是注意的目標改變了。
想像你有一桶用來澆花的水。而傳統觀點裡所說的「自我損耗」,即是指心智能量就像這桶水一樣,每次澆水都會消耗,總有一天裡面的水會被用光。
最新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觀點。相較於桶裝的概念,新的觀點則認為比較像是你有一根水管。在澆完植物之後,你可能會將它用在其他也同樣能帶來滿足的事,例如填滿一個兒童戲水池。水源並沒有被用光,它只是因為優先順序的改變而被引導至另一個方向。這並不是一種心智能量的損耗,而是一個決定——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重新聚焦專注的事情。
因此,如果我們的心智能量並不像是我們所知道的那樣有限呢?那麼,我們用來平衡事業與個人成長的策略可能需要一個大翻新。這打開了一個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大門,即事業與個人成長並非對立,而是可以互相補充彼此的。
相較於將心智能量視為一種需要管理的有限資源,從這個嚴酷的新心態裡跳脫出來或許更能幫助你創造一個健康的循環,這個循環能讓你的工作與個人專案成為生產力與創造力的燃料,能讓你從人際關係之中獲得能克服工作挑戰的靈感,也能讓學習與成長滲透(permeate)到你生活裡的所有面向。
在工作上學習新工具,可能會成為你回家開啟新的數位專案的動力。研究如何更準確的描述你小說裡的一個角色,也許會讓你更知道如何在工作中建立一個互動性良好的社群。與同事的對話會讓你更知道如何與朋友聊起棘手的話題。
關鍵在於別把工作和生活中所學到的事隔絕開來。把它們視為人生中一個整體的、相同重要的部分,而且都具備獲得能量的機會。
試著挑戰「在工作完一整天之後會把能量用完」的想法。相反的,你可以藉由專注在能使你的好奇心與創造力能得到滿足的事情上,來擴展你的能量。
在生活中不停地切換至不相關的任務,其實並不容易管理我們的能量。花點時間看看你的個人專案與工作專案,試著問自己:哪些是我可以創造同步的地方?例如,是否有個人好奇、同時可能對同事有益的主題?或者,工作上是否有必須學習、又能幫助個人專案的事?
與那些也相信透過在職業和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追求成長,以培養和擴展他們心智能源的人建立聯繫。他們不僅會激勵你不要給自己設定虛假的限制,還能提供建議,創造跨足你潛在增長領域的新協同效應。
當然,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我們都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感到疲勞——缺乏睡眠、情緒變化或是營養不均衡——但這不代表我們的心智能量是有限的。
藉由挑戰這個想法,透過生活裡不同的面向來創造成長循環,並且讓周遭充滿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們,你可以顯著的擴充你的心智能量,成就更多事情,而不會犧牲你的心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