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小心又重看了不知道是第三次還是第四次的韓劇《陽光先生》,我想這部劇在我心目中的排名仍會持續居高不下很久。維基的簡介是這樣的:
此劇以日本殖民統治之前的1902-1907年為時間軸,講述了辛未洋擾時期,乘坐軍艦來到美國的少年以美國軍人身份重返拋棄自己的祖國朝鮮後,邂逅朝鮮精神支柱,兩班世家的大家閨秀,兩人墜入愛河的故事。
表面上,是一條浪漫的愛情軸線在進行,但這愛情,卻簡直是一場傾城之戀。
故事從1871年,美軍登陸朝鮮的戰役說起。當時的朝鮮仍遵循嚴格的奴僕階級制度,血脈繼承而來的,不管是高貴尊榮、還是賤如螻蟻的人生,都無可轉圜、涇渭分明。這是一個歐美列強紛至沓來,都想對朝鮮指手畫腳、切塊肉來吃吃的年代,也是朝鮮半島上的民族經歷五百年的王朝統治後,正被現代化的民主國家強硬敲開大門、面臨政治劇變的年代。奴婢之子崔宥鎮,就在備受踐踏的賤民遭遇下,受貴人隨手的一臂之力、跟隨傳教士逃離朝鮮、去到美國,並在三十年後以美國海軍大尉的身分奉派歸鄉駐守。面對令他家破人亡、曾經對他擲來利刃:「父母的罪就是子女的罪」的故土,他被迫一再面對自己人生的大哉問:你是誰?你所繼承來自的血脈,能夠代表你?限制你?決定你的人生際遇嗎?
編劇將同樣的命題,也重重的壓在劇中的每位主要角色身上。女主角高愛信身為傾城守護的二班貴族之女,儘可以躲在城牆裡過高貴優雅的日子,卻一心嚮往成為義兵,期待能拯救國家免於傾毀的命運,期待槍口的浪漫、如煙花般即使稍縱即逝卻燦亮的人生。然而當她得知男主角的出身時,仍然在第一時間受到有如五雷轟頂的震撼。她意識到自己即使已屬叛逆地翻出了貴族世家的牆,但卻仍然在身心思想上受著拘束。宥鎮問:「你所捍衛的朝鮮,能讓白丁生活嗎?能讓賤民生活嗎?」尖銳的提問背後,是撕心裂肺的傷痛。
出身白丁,在日本長大後以浪人頭目之姿回到朝鮮的具東邁,是另一個不斷游移著各種身分認同的人物:「今天我收了錢,所以現在我是朝鮮人。」心懷賣國意圖的政客李莞翼之女李陽花,在嫁給日本人、而後對方不明原因死亡後,以工藤陽花之名、穿著和服在朝鮮經營西式旅舍榮光酒店,為客人端上乍嚐苦味的咖啡。出身貴族、與愛信自小結有婚約的少爺金熙星,從日本留學歸來卻不願回到貴族的家中,而是下榻於榮光酒店。口頭上總說自己「喜歡美好而無用的東西,例如花與美麗的女人」,其祖父即是當年壓迫宥鎮及其父母的主人。善良溫暖的他,早已習慣了曾被欺壓的人們對他投來的敵意眼光,當有人潮他潑水洩恨,他仍然讓自己臉上拉起了微笑,發著抖落寞地走過大街。而當宥鎮對他揭露了當年曾經發生過的事,當熙星的父母向著宥鎮求饒的時候,宥鎮拋出了那致命的一句:「父母的罪即是子女的罪」。這句話,雙重指控了貴族與賤民這二極之間的世襲,也在劇中三男二女的人生中,不斷迴旋渲染,逼問著他們每一個人。在那樣的時局裡,不只每個人在自問我是誰,整個國家、民族,也其實正在面臨同樣的叩問。
愛信即使知道自己的愛情不為禮教與家族所接受,最終仍然朝宥鎮奔赴而去,只是,她終究在國家大義與個人情愛之間,選擇了前者。這樣的選擇,實在讓人覺得太傻。而不時流露溫柔感性、甚至開朗本性的宥鎮,懷抱著巨大的委屈和悲傷與對祖國的憤怒,卻終究點燃了自己成為煙花,也只能換來眼淚與嘆息……在朝鮮這塊分崩離析的土地上,人們在大時代沸騰的浪潮裡掙扎翻滾,劇中橫跨三十年,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人們奮力地掙扎與抗爭,對看劇當下的我們來說,彷彿是飛蛾撲火、螳臂擋車般的徒勞。You are my shining ending,配樂之一這樣唱著。바람이 되어(化做千風),另一首歌這樣唱著。
然而歷史,就是這樣蜿蜒川流而來的;總有一波又一波的時代浪潮,不留情地席捲、推動著前浪。前幾年的台劇《斯卡羅》中,也曾經展現了一個類似的時代。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曾有台語、漢語、客語、原住民語、日語和英語交織著不同族群之間的勢力消長,也有列強還伺、進駐的各種情節,其中不乏充滿血淚的抗爭。在動亂頻繁的年代,人們有時會習得一種無助,進而轉為一種虛無。虛無與徒勞,看似相似但其實二極,又有如熙星所愛的美好而無用的東西,煙花。曾經那樣燦爛,照亮夜空,但亦轉瞬消散的美好。或許一切的意義也在於此,我們儘管承接著各式各樣的血脈與歷史,但都有等待著自己去衝撞預設的角色,在每一個當下,真真切切地投注其中,做出選擇。在當下,總有各種得失心,各種絕對、必然、不得不,但拉長了時間來看,我們真的都只是宇宙永恆中的一個呼吸、一次波動,一個瞬間啊。
*辛未洋擾:1868年,美國商船「舍門將軍號」駛至平壤,船員靠岸後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更有部份船員被殺害。為追究此事,美國派艦隊攻打江華島,並派軍登陸,是為「辛未洋擾」。
*朝鮮王朝(1392-1897):又稱李氏王朝,是朝鮮半島最後一個王朝,國土幾乎涵蓋整個朝鮮半島。1897年大韓帝國成立,是二元制君主立憲國家。1910年遭日本併吞而滅,直到二戰日本戰敗後,朝鮮半島分裂為南北韓。
*朝鮮王朝身分制度:朝鮮王朝是以儒家朱子學為中心理念的國家,身分制度嚴密分明。宗室之外的臣民分為良民和賤民。良民共分成四個階級:1.兩班(貴族與他們之嫡子女,亦稱士大夫)。2.中人(官員良妾所生子女及其後代,平民百姓嫁給官員作為妾侍稱「良妾」),中人的地位介於統治階級的兩班以及被統治者之間,負責執行實際管理社會的工作。3.常民。4.白丁(從事屠夫或皮革業較低等職業的人)。良民之下的為賤民,包括奴婢、娼妓,賤妾(賤民出身的妾)所生子女(不論父親身份)及其後代。而且不能改變身分。1801年逐步廢止官奴婢制度,1894年後正式廢止身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