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福和宮制解(祭改)法會參與記錄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台灣,我們知道要點燈祈福,你知道什麼是制解嗎?

制解(閩南語祭改),是一種傳統的習俗,目的為祭煞與改運。

傳統的習俗認為每個生肖每年均有流年關煞與沖犯凶星,如喪門、太陰、五鬼、死符、官符、白虎、天狗、病符等。所以,新的一年開始,為了制住關煞凶星,防患未然,祈求一整年消災解厄、趨吉避凶、平安順利,就需要依據自己的生肖作「制解」。

制解的儀式流程據估計可能上達百種,所以會發生你在A廟制解與B廟制解的流程不同的情況。

以中和福和宮為例,今年(113年)流程大致如下:(這是以112年舉行法會時,個人的參與記錄,今年尚未舉行。)

首先,今年(113年)參與者從點燈期間便可以預約制解法會。(這一點與去年不同,去年是大年初五後。)

請去中和福和宮服務台排隊預約,每戶600元。(每戶上限6人。)

今年有農曆大年初七、初八及初九的場次可選擇。

有些人不可以參與制解法會,例如懷孕、今年要安太歲……等等。

到了你要參與的那一天,請準備預約單(上有號碼及最晚何時要到)、報名單(請先填好資料)及要參與祭改者衣物到福和宮龍邊等待叫號。

叫到你的號碼,他會給你一個牌子,以及制解的金紙,請依照牌子上的號碼,依現場人員指示行動。

放好金紙與衣物,不要逗留於原地,可在福和宮虎邊休息,等待法師舉行法會。

法師舉行灑淨儀式時,請不要逗留在放金紙與衣物的地方,可在福和宮虎邊等待。

法會舉行時,每戶派一個代表站在放金紙與衣物的地方,廟方會派香,拿到香時,請在原地向福和宮主神神農大帝說明來意,之後,將香插入金紙。

福和宮在儀式結束時會叫號,請依指示入內(只要帶號碼牌、報名單及衣物和盤子)。

號碼牌廟方會收回,請依現場人員指示到法師面前,由法師唸報名單上的資料,之後到虎邊由廟方人員在衣物蓋上廟印,廟方會收回盤子。

將衣物收好,去拿制解的金紙,拿金紙時,請記得面朝外,不要向著自己,依現場人員指示,拿去焚燒。

請記得將報名單及金紙交給焚燒金紙的廟方人員,所有儀式到此結束。

法會每場需一小時,請記得要在現場。

以上,便是我的參與記錄。

中和福和宮地址:新北市中和區廣福路112號

公車站牌名為中和廟口,下車後走廣福路可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tildamars的創作園地
3會員
54內容數
這是我的創作園地,歡迎來到我的世界。 我不定期出沒方格子及POPO小說原創,歡迎有緣人與我聊天。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臺灣每年農曆七月,家家戶戶和公司、學校等單位,都會遵循中元普度的文化,備辦供品來祭拜地基主、老大公媽和好兄弟,這是良善的風俗。但普度不是單純準備供品、拿香拜拜的形式而已,要彰顯普度的真實功德,必得深明普度的真義!
Thumbnail
臺灣每年農曆七月,家家戶戶和公司、學校等單位,都會遵循中元普度的文化,備辦供品來祭拜地基主、老大公媽和好兄弟,這是良善的風俗。但普度不是單純準備供品、拿香拜拜的形式而已,要彰顯普度的真實功德,必得深明普度的真義!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量身打造您的普度方案,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觀音山 2024年孝親‧報恩‧祈福‧迴向 中元普度盂蘭盆法會,量身打造您的普度方案,開放登記中!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所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有分上元、中元、下元。「中元」是地官赦罪,所以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有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像放假一樣,要準時收假不然會去抓回來。放出來的時候,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所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有分上元、中元、下元。「中元」是地官赦罪,所以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有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像放假一樣,要準時收假不然會去抓回來。放出來的時候,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Thumbnail
中元普渡重要須知:普渡供品禁忌 農曆七月到了,一般民間普度拜拜準備普品,但是您是否有想過,這樣的祭拜是否我們的祖先和有緣的鬼神眾都能夠得到受用呢? 中元普渡供品禁忌有哪些?農曆七月拜拜供品如何準備才正確? ✦ 普渡供品禁忌:葷食供品 準備葷食普品,對鬼道眾生有害無利!許多人心裡不知道
Thumbnail
中元普渡重要須知:普渡供品禁忌 農曆七月到了,一般民間普度拜拜準備普品,但是您是否有想過,這樣的祭拜是否我們的祖先和有緣的鬼神眾都能夠得到受用呢? 中元普渡供品禁忌有哪些?農曆七月拜拜供品如何準備才正確? ✦ 普渡供品禁忌:葷食供品 準備葷食普品,對鬼道眾生有害無利!許多人心裡不知道
Thumbnail
在西藏有一個傳統,如果當一位上師觀察到即將發生大災難或是即將出現大障礙,對眾生造成動燙不安,都會緊急修持「二十一度母淨業除障法」來遣除障礙,此傳統沿襲至今日。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淨業除障祿位」,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Thumbnail
在西藏有一個傳統,如果當一位上師觀察到即將發生大災難或是即將出現大障礙,對眾生造成動燙不安,都會緊急修持「二十一度母淨業除障法」來遣除障礙,此傳統沿襲至今日。歡迎十方善信法友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淨業除障祿位」,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Thumbnail
藏傳佛教寺院歷年傳統,皆會在歲末年終舉辦供養護法的法會,祈請護法降臨除魔障。觀音山 1月24日~27日舉辦「歲末年終四天除障大法會──威猛 馬頭明王暨淨土大護法、吉祥天母退魔除障大法會」,特別禮請臺灣薩迦寺法師修法,祈請護法加持、護佑,掃除擾害眾生的一切魔障,去除來年諸種障礙。
Thumbnail
藏傳佛教寺院歷年傳統,皆會在歲末年終舉辦供養護法的法會,祈請護法降臨除魔障。觀音山 1月24日~27日舉辦「歲末年終四天除障大法會──威猛 馬頭明王暨淨土大護法、吉祥天母退魔除障大法會」,特別禮請臺灣薩迦寺法師修法,祈請護法加持、護佑,掃除擾害眾生的一切魔障,去除來年諸種障礙。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而這個日子有兩件關係著接下來全家運勢的事; 1.送神- 恭送 九天司命真君(灶神) 和 太歲星君 2.清黗- 一年一度在年終歲尾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及神像,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除了把髒東西清除,也像把一年的霉運、晦氣送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而這個日子有兩件關係著接下來全家運勢的事; 1.送神- 恭送 九天司命真君(灶神) 和 太歲星君 2.清黗- 一年一度在年終歲尾大掃除,因為只有送神後才可清理神龕及神像,平日神明在避免觸犯,大掃除除了把髒東西清除,也像把一年的霉運、晦氣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