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

含有「送神」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正月初四是「接神」或「迎神」的日子。 俗謂「送神早接神遲」,一般認為送神應在黎明之前,越早越好,反之接天神的祭儀最好在中午之後舉行。 接神 和 接財神及接五路 是兩件事情; 去年 送神日 送得是 那位神靈回天庭、接神日 就要接 那位回來神靈; 延伸閱讀: 台灣諺語曾有:「送神風,接神雨」的
Thumbnail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傳統上家家戶戶在今日要送神...
Thumbnail
在送神與接神日的金紙中,雲馬錢承載著人們對神明最深切的敬意與關懷。民間相信,神明在天庭與人間往來時,需要一個舒適安穩的代步工具,而雲馬便是這份貼心的體現。雲馬錢上印有神駒奔馳的圖案,象徵著神明可以乘著祥雲,騎著天馬自在翱翔。在送神日,我們恭敬地燒送雲馬錢,如同為遠行的貴客預備最好的座駕,祈願神明
Thumbnail
你可曾想過,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卻在農曆十二月某天突然「甜言蜜語」地對著灶台拜拜?這一天正是傳說中的「送神日」──灶神即將返回天庭,向玉帝呈報一家人的善惡功過。如果祂的「報告」不佳,來年能否安康、是否順遂,可就很難說了!於是,許多人趁此良機準備糖果等甜滋滋的供品,甚至在灶神像前貼上糖稀,盼祂少提瑕疵
Thumbnail
在道教的習俗上每年農曆的 十二月二十四日 為「送神日」,傳說是在每個家庭、和人間鑒察人們言行善惡的灶神與其他諸神,一年一度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三官大帝,稟報人間善惡的日子,以決定來年的福報,福、祿、壽的增或減。 因此大家在這天會特別要準備祭品獻給灶神和家神,讓祂返回天庭時不會說陽間人的壞話,其中特
Thumbnail
【記者 彭可/臺北報導】 「送神」愈早愈好,「接神」愈晚愈好,農曆十二月廿四日〈新曆2025年1月23日〉「送神」,因此,清早上香「送神」,並焚燒甲馬、壽金,以便諸神乘煙火早刻上天。習俗上,諸神神位平日不便輕易移動及清潔,因此在送神之後,趁著諸神昇天述職不在的期間,家家戶戶舉行大掃除,象徵掃除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
付費限定
介紹了一些關於參拜日本神社的都市傳說,分享從民俗學和從神社方的角度怎麼看這些傳聞。
Thumbnail
御守原來要許願才有用,這點知識好實用,原來家裡的好多都變成紀念品🥲
這篇文,本想壓著不要發好了, 畢竟,年獸早走遠,連元宵節都過去了,看這些過年的流水帳廢文很奇怪。 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留下文字與圖片記錄, 是留待以後的以後,知道自己過年,都在做什麼。 就像有的家庭會在大年初一,在家門口拍全家福照片做為家族傳承記錄一樣的意思。 113年2月3日農曆12月
Thumbnail
農曆12/24送神後,清掃神明桌、香爐、神明廳,然後進行家中年終大掃除,以迎接農曆新年。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