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40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70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台中榮民總醫院泌尿外科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較高,因此建議接受術後輔助治療,但是患者的腎臟功能卻讓家屬很擔心。


經過詳細討論後,決定使用免疫治療。李建儀醫師說,治療過程中,患者有出現皮膚搔癢的狀況,不過可以用藥物與藥膏來改善,順利完成為期一年的術後免疫輔助治療。目前沒有局部復發或遠端轉移的狀況,患者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人體的泌尿系統類似水管系統,泌尿上皮就是管路的內壁,涵蓋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等,由泌尿上皮產生的惡性腫瘤便統稱為「泌尿上皮癌」。


泌尿上皮癌最常見的症狀是血尿,李建儀醫師說,大約85%的病人會出現血尿,可能是肉眼可見,或是顯微鏡下才看得到的血尿。而血尿的嚴重程度與腫瘤的嚴重程度不一定有關。出現在下泌尿道,如膀胱、尿道的腫瘤,血尿會比較明顯,較容易被發現。



泌尿上皮癌復發風險高


李建儀醫師說,位於膀胱的下泌尿道泌尿上皮癌,若是尚未侵犯肌肉層,可以使用經尿道膀胱腫瘤刮除術,再視狀況以膀胱灌藥來輔助,減少復發機率。李建儀醫師說,若是已經侵犯肌肉層,便需要進行手術切除。


位於腎盂、輸尿管的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的治療相對比較複雜,即使是第一期也可能得進行腎臟跟輸尿管的切除。李建儀醫師說:「目前在處理侷限性腫瘤,或患者的腎臟功能較差時,可能會進行部分腎臟切除手術,盡量保留腎臟功能。然而根據統計,泌尿上皮癌患者中近8成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比例非常高。」


術後輔助免疫治療降低泌尿上皮癌復發風險

術後輔助免疫治療降低泌尿上皮癌復發風險

 為了降低復發機率,泌尿上皮癌患者於手術之後可使用輔助化學治療,或使用免疫治療。李建儀醫師說,「術後輔助免疫治療用在肌肉侵犯型、或是淋巴有轉移的病人,在減少復發與遠處轉移的機率上,都有明顯的改善,與未使用輔助治療相比,有助延長近一倍的無疾病存活期。」


免疫療法的作用機轉是透過抑制細胞表面的免疫檢查點來做治療,李建儀醫師解釋,針對癌細胞表面的PD-L1分子與免疫T細胞表面的PD-1分子,當PD-L1與PD-1接合時,T細胞會受到抑制,若使用藥物避免PD-L1與PD-1接合,T細胞便能辨識癌細胞並發動攻擊,抑制腫瘤生長。在過去,免疫治療主要用於晚期泌尿上皮癌患者,大多病情較嚴重且用過多種藥物。李建儀醫師說:「由於病情較嚴重,治療成效較為有限,所以大家會在臨床試驗嘗試提早使用免疫治療。目前已經確認,在高復發風險的患者,包括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或第二期、第三期的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使用術後輔助免疫治療有助降低復發的機率。」



貼心小提醒


泌尿上皮癌常見症狀是血尿,位於膀胱的泌尿上皮癌通常有較明顯的血尿,而容易被發現;位於腎盂、輸尿管的泌尿上皮癌可能會較晚發現。


在狀況許可時,會使用手術治療切除腫瘤,不過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風險較高。李建儀醫師說,泌尿上皮癌患者中近8成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建議進行術後輔助治療以降低復發風險,可使用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患者在術後建議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的治療,並且按時回診、密切追蹤!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泌尿上皮癌容易復發!術後免疫輔助治療降低復發風險,泌尿科醫師圖文解說

avatar-img
35會員
69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位30多歲的女性病人,已經被間質性膀胱炎困擾好幾年,每天要跑好幾十次廁所,每次都只解出一點點尿液。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憂鬱、輕生的念頭。」
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若剛開始評估是可以手術的,仍然可以經由手術得到相當好的治療;而對於那些一開始無法手術治療的病人,可以先接受標靶治療、化學治療讓腫瘤萎縮,後續再接受手術切除,有助提升治療成效。
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 ,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有位30多歲的女性病人,已經被間質性膀胱炎困擾好幾年,每天要跑好幾十次廁所,每次都只解出一點點尿液。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甚至有時候還會出現憂鬱、輕生的念頭。」
第四期大腸直腸癌患者若剛開始評估是可以手術的,仍然可以經由手術得到相當好的治療;而對於那些一開始無法手術治療的病人,可以先接受標靶治療、化學治療讓腫瘤萎縮,後續再接受手術切除,有助提升治療成效。
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65歲民眾可以接種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囉!」曹玉婷醫師指出,「為了長者提升保護力,避免因感染肺炎鏈球菌而導致嚴重併發症,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已從71歲放寬至65歲,並納入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 ,大家一定要趕緊帶家中長輩到醫療院所接種!」
一位年約50多歲的病友,在十幾年前就診斷晚期肺癌,「剛開始他來看病的時候,其實也沒有特別的期望,因為他就覺得自己大概活不久了。」
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平時不僅要工作還要照顧小孩,卻突然被診斷肺腺癌且已腦部轉移,在確定有EGFR基因突變後,便開始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李岡遠醫師說,病友因為合併有腦轉移,建議再接受加馬刀治療。病友在服用標靶藥物一個禮拜後,大部分症狀就明顯改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nCCmUPEo4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攝護腺癌的荷爾蒙治療? 曾文歆醫師:攝護腺癌它會長起來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男性荷爾蒙去刺激它,它就會越來越大,所以在攝護腺癌的部分,我們就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可以去抑制男性荷爾蒙,讓腫瘤不會
Thumbnail
今天回診。 一進去,醫師就說,我有事要跟你說。 反正沒好事…… 原來是這樣, 這次切下來的半邊甲狀腺,裡面也有癌細胞, 但旁邊的淋巴則沒事。 「還好有切。」醫師說。 還好啦,因為上次開刀就已經證實罹癌了嘛, 所以也不算意外。 只是本來超音波、穿刺看來都是良性
最近和母親說了很多話是以前沒說過的,我們常討論著生死。 剩一顆腎臟的母親,上個月又檢查出腫瘤,而且是品行不良的惡性腫瘤。 長期照顧母親腎臟的醫師第一時間就已計劃好,先局部切除+標靶治療,試試看有沒有機會留下腎臟,延緩走到洗腎的時間。母親想了一晚,也問了菩薩兩次,最後說要順其自然。 為什麼要
Thumbnail
她或許是我最不捨的病人。 她是一位78歲阿姨罹患癌症末期需要化學治療, 但由於她不斷有泌尿道感染、管路感染導致她沒有辦法開始他的化學治療的療程。 她腹腔內的腫瘤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蔓延,我去床邊摸他的肚子都可以發現他整個腹部都是硬的。 又因為高劑量止痛的嗎啡導致便秘的副作用,讓腹痛更加劇烈。
初診中年狗,他院轉診說腎腫大懷疑阻塞要裝SUB,超音波一掃發現其實是腫瘤長的亂七八糟的。當下建議由腫瘤科醫師鎮靜採樣&討論後續處置,報價後O說好就預約了。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聯合中醫一起照護腎病患者,每年提供1億元在「中醫慢性腎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只要是有蛋白尿等符合「第2期腎病變」的病患,都可以到「健保中醫門診」尋求醫療照護。 計畫自109年起啟動,至今
Thumbnail
攝護腺肥大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否則可能對膀胱與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我們應該要正視攝護腺肥大,及早檢查膀胱的健康,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Thumbnail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Thumbnail
「那是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良性攝護腺肥大而解尿困難,甚至導致兩側腎臟都有點水腫。」姜宜妮醫師指出,「患者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但是非常擔心在接受攝護腺刮除術後,會出現逆行性射精或影響勃起功能。」
Thumbnail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 40 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70 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nCCmUPEo4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攝護腺癌的荷爾蒙治療? 曾文歆醫師:攝護腺癌它會長起來的原因大部分都是男性荷爾蒙去刺激它,它就會越來越大,所以在攝護腺癌的部分,我們就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可以去抑制男性荷爾蒙,讓腫瘤不會
Thumbnail
今天回診。 一進去,醫師就說,我有事要跟你說。 反正沒好事…… 原來是這樣, 這次切下來的半邊甲狀腺,裡面也有癌細胞, 但旁邊的淋巴則沒事。 「還好有切。」醫師說。 還好啦,因為上次開刀就已經證實罹癌了嘛, 所以也不算意外。 只是本來超音波、穿刺看來都是良性
最近和母親說了很多話是以前沒說過的,我們常討論著生死。 剩一顆腎臟的母親,上個月又檢查出腫瘤,而且是品行不良的惡性腫瘤。 長期照顧母親腎臟的醫師第一時間就已計劃好,先局部切除+標靶治療,試試看有沒有機會留下腎臟,延緩走到洗腎的時間。母親想了一晚,也問了菩薩兩次,最後說要順其自然。 為什麼要
Thumbnail
她或許是我最不捨的病人。 她是一位78歲阿姨罹患癌症末期需要化學治療, 但由於她不斷有泌尿道感染、管路感染導致她沒有辦法開始他的化學治療的療程。 她腹腔內的腫瘤就這樣肆無忌憚的蔓延,我去床邊摸他的肚子都可以發現他整個腹部都是硬的。 又因為高劑量止痛的嗎啡導致便秘的副作用,讓腹痛更加劇烈。
初診中年狗,他院轉診說腎腫大懷疑阻塞要裝SUB,超音波一掃發現其實是腫瘤長的亂七八糟的。當下建議由腫瘤科醫師鎮靜採樣&討論後續處置,報價後O說好就預約了。
Thumbnail
衛生福利部聯合中醫一起照護腎病患者,每年提供1億元在「中醫慢性腎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只要是有蛋白尿等符合「第2期腎病變」的病患,都可以到「健保中醫門診」尋求醫療照護。 計畫自109年起啟動,至今
Thumbnail
攝護腺肥大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否則可能對膀胱與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我們應該要正視攝護腺肥大,及早檢查膀胱的健康,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Thumbnail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Thumbnail
「那是位50多歲的男士,因為良性攝護腺肥大而解尿困難,甚至導致兩側腎臟都有點水腫。」姜宜妮醫師指出,「患者考慮接受手術治療,但是非常擔心在接受攝護腺刮除術後,會出現逆行性射精或影響勃起功能。」
Thumbnail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 40 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70 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