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之路的必要之惡

長照之路的必要之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長者照護已經從家庭問題演變為社會問題,台灣的長照量能已無法支應日漸龐大的年長者群。長者照顧與嬰幼兒照顧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畢竟嬰幼兒手無縛雞之力,只能任由家長擺布難以反抗。但不少年長者還保有少許肌力,且具有完整的獨立意識,他們對於不願加諸在自己身上的事物會反抗、會吼叫甚至破口大罵。

再者,孩子是會長大的,經過四到五年的照顧,他們從需要人幫忙到獨自便溺。這些進步都是讓父母持續照顧的原動力,但長輩相反,隨著照護期拉長,長輩也會愈來愈老。失能愈來愈嚴重,肌力流失從攙扶到最後只能臥床。對照護者來說,這段過程像是墜入無底洞,不知何時才會觸地。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照護階段的必要之惡

必要之惡,是指在照顧長輩時不得不使用的某些手段。這些照護方法或許違背長者意願,甚至侵犯到他們的尊嚴,在使用這些方法時我們或許能反思其必要性。

鼻胃管:照護三管的惡名大家應該都有聽過,這裡的三管指的是鼻胃管、氣切管及導尿管。鼻胃管是一條自鼻孔進入咽喉直到胃部的塑膠管,用於照護無法吞嚥進食之病人,將流質的食物用灌食的方式注入病人胃中。藉此維繫病人的生理機能。相信對於是否裝置鼻胃管對照護者而言是一個沉重且困擾的問題。雖然鼻胃管是用於維生的手段,但試想一根長長的管子捅進鼻腔內會有多麼不舒服。且國際研究發現長期放置鼻胃管不會降低罹患吸入性肺炎的風險,更可能造成壓瘡或顏面肌肉萎縮。但這論點不代表鼻胃管毫無價值,對於重大頭頸手術後之病人因無法吞嚥,此時就可安置鼻胃管,並在復原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撤管恢復飲食。

尿布:隨著年齡增長,排尿的功能會逐漸降低,尿失禁的機率也會隨之提高。許多照護者會想幫長輩包尿布,一勞永逸,但你可能無法想像包尿布有多麼的不舒服,更可能延伸出幾個問題。第一,包尿布重創長者的尊嚴,畢竟長者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像個小寶寶一樣被包上尿布內心必然是難受的。第二,用進廢退,器官只要有在使用功能就不致衰退。但若減少使用就會漸漸失能,排尿這件事需要起身、行走、如廁等一連串動作結合。對於長者來說是一個好的復健機會,若包上尿布,這些運動機會也一併失去了。第三,悶在尿布裡面對皮膚是一種傷害,長期包尿布可能起疹帶來不適。

約束帶:我們先從台北榮總護理部的約束帶指引來大致了解這項工具。當病人出現自傷、破壞或無法配合醫療行為時。為了防止病人受傷,維護周圍醫護之安全或預防病人跌倒和自拔維生醫療管路等。約束屬於暫時性的醫療輔助行為,醫護人員得評估約束之必要性。既然約束是一種暫時性的醫療行為,為何許多安養院卻長時間的將年長者固定在輪椅或床上呢?事實就是不少外勞看護貪圖方便,綁上約束帶後就不管長輩死活了。其實在醫療指引上都有寫到約束帶需要每兩小時解開一次協助病人活動身體防止關節僵硬。

 

這些必要之惡,都有其醫療價值,倘若只是抱持著求方便懶惰的心態,這些醫療工具最終只會變成加劇失能的催化劑,對長輩而言只是有弊無利。
avatar-img
金麟生命的沙龍
47會員
121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金麟生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
你是否曾想過,一場告別,不一定非得在冷冽的墓園中進行? 若離別能與花香為伴,骨灰化作滋養大地的養分,在四季更迭中綻放,那會是怎樣一種溫柔的告別? 花葬,就是這樣一種讓逝者與自然融合,讓家屬參與其中,化哀傷為紀念的自然葬禮形式。這篇文章,我們將帶你走進花葬的世界,了解它的紀念方式、家庭參與
在這個喧囂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對死亡的想像,是否也能走得更遠、更溫柔? 「植葬」,這個結合環保理念與個性化紀念的喪葬方式,正悄悄在全球蔓延,如同春天發芽的種子,在各地人們的心中悄然生根。 🌍 全球趨勢:當永別,轉化為永生的綠意 在傳統墓園以外,一種更永續的選擇正快速被接受──
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可以是沉重的,也可以是輕盈的。如同春日花田中的一縷微風,不帶遺憾,只留下淡淡的芬芳。 這就是「花葬」——一種正在全球悄然盛開的綠色儀式。 花葬,不僅是一種環保葬禮,更是一場對生命的美學回應。它不再只是終點,而是一場與自然重逢的儀式,一座讓記憶發芽、讓思念開花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