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你成為你小時候想成為的人了嗎? 淺談美式工作狂文化與身分認同

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許多人小時候有過被大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呀?」。天真的孩童可能會說太空人、警察、醫生,老師之類的。慢慢地我們長大,身邊的大人可能會有意無意地引導青少年成績好就當醫生、工程師或律師,然而多數人可能到踏入社會之後才找到自己的出路,慢慢找到喜歡做的事。但不可否認的,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工作類型的重要性。職業是一個人在社會上主要的標籤,是個人價值與性格的延伸,而這個特點在資本主義至上的美國更是明顯。在各種社交場合,許多人第一個詢問的是對方的職業或第一個介紹自己的除了名字就是職業。本人航太工程師不管到哪裡都被人記得是Rocket Scientist。在這個崇尚熱情、講求效率的文化,這個文化有利也有弊,有些人對自己的職業標籤驕傲,有些人卻迷茫失去了自己所愛的身分,甚至不少人認為如此以職業做為主要身分標籤的文化在反噬著整個世代。

    二戰後美國經濟起飛,從戰後到1960年,國民生產總值成長了250%,工時也從1860年代的66小時到法定40小時[1] [2]。人們開始發展興趣愛好,1857年的紐約時報專欄,經濟學家Erik Barnouv預測21世紀的美國人有著富裕的物質生活,每週只要工作12小時,其餘閒暇可以發展興趣,人們的身分會被興趣愛好所代表[3]。身為21世紀的我們知道根本沒有這回事,數據上雖然工時顯著下降,尤其是藍領階級,然而上世紀的經濟學家並沒有預測到工作職業會成為高學歷白領階級的社會身分,對許多菁英階層的人來說,職場成了少數甚至唯一的領域可以成就自己人生,許多人成為了工作狂。

    其中一個原因也許是工作變成了信仰。《人類大簡史》中提到故事(fiction)對智人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性,是凝聚社會力量的來源,也是我們與其他物種最大的差異,我們能夠根據一件事來延伸編造故事[4][5]。21世紀傳統宗教信仰已不再具有舊時的地位,然而智人依然是智人,信仰依舊是必要的,而這個信仰轉移到了工作。我所在的航太業對許多人來說是無稽之談遙遠不可及的夢,很多人會問地球的問題那麼多去外太空做什麼呢?然而對許多行內人來說登陸火星與星際漫遊是許多人所相信的。星際效應裡曾是太空人的Cooper那句"We used to look up at the sky and wonder at our place in the stars. Now, we just look down and worry about our place in the dirt." 曾重擊我心臟,如果有天我抬頭仰望星空再也沒有那探索的夢該如何示好呢?如果我因為種種因素被迫做著不想做也不相信的事呢?我是那麼堅信地要替未來人類鋪蓋更廣闊的可能,一個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的可能。

    另一個可能是千禧年世代長大的90-00年代是美國最強調Follow your passion的教育時期。求學過程被考試文化限制了想像力,我也一直很羨慕美國人對夢想的熱情,其實我到現在也還是很欣賞這種對夢想的浪漫情懷。然而我在研究所時期快放棄自己工作時,就懷疑過這種浪漫。難道當我每次進入實驗室時,如果我沒有那種興奮的感覺,是因為我不愛我選擇的這條路嗎?我是不是其實不適合繼續讀下去了?這個文化高估了熱情與活力,人不可能永遠都在追求多巴胺的快樂,如果總是品嚐著那勝利的滋味,那就是癮了,生活有高有低。因為有隆冬,夏天的氣息才那麼美好;因為失敗的苦太難受,成果的果實才如此甜美。華爾街的高薪銀行家最了解多巴胺高漲的美好滋味,他們常常處於高壓狀態,卻願意承受那工時16小時的工作環境,就是因為一直賺錢的滋味太美好,而一旦失去那種感覺,人生突然變得很失落找尋不到方向。

   那到底要怎麼辦呢?有人說放慢腳步,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有的人說找尋自己的興趣,與其他不一樣「世界」的人多來往。這些都是對的,誰說做人就是當個工作機器,做人還有很多方向去探索,關了一扇門是真的可以再打開另一扇看看那邊不一樣的風景。但我認為真正的根本是我們都問錯問題了,與其問「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不如說「你長大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後來想想我從小看著阿波羅時期的的紀錄片會如此著迷的根本是因為我喜歡對未知的探索與挑戰困難解決問題。所以有天如果我不在這行了,我想我最有可能做的是海洋探測器的研究吧,即使不是,我也一定還會認真探索其他領域。我可能會很傷心Rocket Scientist這麼酷的title沒了,但我想只要我還能繼續以工程師的專業探索未知,我與我自己也能和解。給我靈感的前白宮科學顧問之一的Dr. Maya Shankar的前半生都以身為小提琴家為榮,直到她因傷而放棄了畢生心血的那天。後來的她轉往腦神經與認知科學的領域,她說她這麼熱愛音樂是因為她覺得音樂是她與其他人建立情感連結的橋樑,當她失去那個橋樑後,她轉往研究人的認知與情感,算是她發現的另一座橋樑吧 [6]。問題的本質是了解自己為何對某件事有興趣,自己本身的個性,我想成為一個不斷探索未知解決問題的人,而她想利用自己的能力更了解人與人的連結。

    多年前曾經也有高中生因選學校而困擾,她還不知道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活潑好動的她喜歡南加大,但又同時想去以nerd聞名萊斯大學深造學問(褒義,我自己就是nerd),雖然她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學問。兩所學校擅長的專業相差很大,她又為自己未來的工作苦惱。我說既然妳也知道兩所學校畢業的校友大概都是什麼類型的人,妳就問問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不知道她後來做了什麼決定,但她當下很喜歡我給她的回答。

    在這個社會定義自己從來不是有沒有錢,是醫生還是律師這些標籤,有太多人為了那個標籤的框架而限制住。想成為什麼樣子的人應該才是我們給孩子一生的啟蒙問題也是一生的課題。




參考資料:

  1. Pruitt, S. August 2023, “ The Post World War II Boom: How America Got Into Gear“ https://www.history.com/news/post-world-war-ii-boom-economy#
  2.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 https://eh.net/encyclopedia/hours-of-work-in-u-s-history/
  3. Barnouw, E. 1957. “Time on Our Hands”.https://timesmachine.nytimes.com/timesmachine/1957/09/22/issue.htmlaction=click&contentCollection=Archives&module=ArticleEndCTA&region=ArchiveBody&pgtype=article
  4. Harari, Yuval N.,, et al. 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First U.S.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2015
  5. Thompson, D. February 2019 “Workism Is Making Americans Miserable”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19/02/religion-workism-making-americans-miserable/583441/
  6. https://youtu.be/X8Hw8zeCDTA?si=BspD8FO1QbYhEeY5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