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半夜拿回丟失的行李,有了充電器以後,就可以盡情拍照了。
我們準備從哈薩克飯店步行30分鐘到潘菲洛夫 28 勇士紀念公園,參觀位於中央的升天主教座堂(Ascension Cathedral)。
前日,為了趕上仁川的轉機奪命狂奔。昨日,為了一覽恰倫峽谷、科爾賽湖的風光舟車勞頓。沐浴在今早宜人的天氣與晨光中,一身疲憊漸漸消去,一行人踏著愜意的步伐,聽導遊將阿拉木圖的故事娓娓道來:
這裡自古盛產蘋果,被視為蘋果的發源地。當地將野生蘋果稱為alma,城市隨之命名為Almaty。1928年至1997年間,相繼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和哈薩克共和國的首都;後來雖然遷都阿斯塔納,但阿拉木圖至今仍是哈薩克的第一大城市。
阿拉木圖的樹木茂盛,綠覆率超過70%,像是一座大型的森林公園。散步時,偶爾碰見隨手停放的共享滑板車,之所以不規範停放位置,大概是因為不需要吧,這裡的人行道寬度堪比車道,兩側還保留和公車格一樣大的樹穴,既沒有人車爭道的現象,也沒有被長期裹小腳、病懨懨的行道樹。多數的十字路口都有無軌電車的架空線路、班次不少,據說票價只要80堅戈(臺幣6元),想必搭乘公共運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知不覺已身處公園中,這裡流傳著二戰期間蘇聯紅軍步兵316師的事蹟:相傳28位勇士在蘇德戰爭的轉捩點──莫斯科會戰中,在距離莫斯科市中心40公里的郊外,阻擊德軍坦克,並在堅守4小時後,因寡不敵眾全數犧牲。
1941年11月16日,從1075團4連28位勇士的犧牲開始,至同年的12月上旬,316師持續在此頑強地抵禦德軍,師長伊萬.潘菲洛夫也在此期間陣亡。316師主要由哈薩克的士兵組成,鑒於積極參與防禦作戰的表現,被授予「近衛紅旗潘菲洛夫師」的稱號。
從1941年授予勇士們的「蘇聯英雄」稱號、1970年建造的紀念公園到2016年上映的電影 Panfilov's 28,愛國主義色彩濃厚的英雄故事將被繼續傳唱。
公園花圃內擺放了紀念碑,沿著一個個紀念碑的指引,童話中的建築出現在小徑彼端。
參觀升天主教座堂的感受,大致分為四部曲:
首先,驚豔於升天主教座堂的色彩;其次,驚詫於56公尺高的木製教堂,僅以榫卯結構建造;第三,驚訝於它在1907年就被啟用,歷經地震而不倒,至今也未見歲月的痕跡;最後,驚異於教堂內的華麗,同時被和諧的歌聲所吸引,不自覺地和教徒們一起聆聽。
離開前,我在廣場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帶著兩個孩子的媽媽、牽著大型犬的女生、拖著菜籃的老太太、打扮風格迥異的母女、階梯上左顧右盼的小男孩......難得在地廣人稀的哈薩克,感受到人潮(或許一旁數不盡的鴿子也功不可沒)。
知名的觀光景點同時也充滿生活氣息,我想,這就是阿拉木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