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哈薩克|阿斯塔納歌劇院(Astana Opera)與庫布孜(Kobyz)

2024/03/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看過哈薩克中央音樂廳的奇異造型後,我很期待阿斯塔納歌劇院會帶來怎麼樣的驚喜。出乎意料的是,前總統獨獨在此選擇了融合古典傳統與民族特色的風格,因此我們得以看到柱式立面、堪稱古雅的色調,不再與金屬、玻璃建材沾邊,也沒有國旗上的藍、金色彩,老實說,除了佔地依然廣闊以外,很不阿斯塔納。


我們來得不巧,沒有事先查好導覽時間,因此不得其門而入。

※導覽時間:週二至週日的 11時、 15時

※導覽票價:成人 2000堅戈(約臺幣 140元)


不過來都來了,大家還是高高興興地在長廊、門口留影,這時,我注意到兩座演奏中的雕像。

「那是什麼樂器?演奏起來什麼聲音?」

從前在社團擔任樂器管理的我,曾因為認錯樂器鬧出不少笑話,於是看到不認識的樂器就要查資料,進行基礎了解成為至今也抹不掉的習慣。

遺憾地是,這個七弦的彈撥樂器跟古琴比起來似乎太嬌小,跟哈薩克的傳統樂器節特根(Jetigen)相比,又缺乏琴碼這個明顯的特徵,最終,我還是對它一無所知。

乍看像是七弦的古琴。

乍看像是七弦的古琴。


憑著獨特的外型和 Google 的以圖搜圖,第二個樂器的名稱得來全不費工夫──庫布孜(Kobyz)是由科爾基特.阿塔(Korkyt Ata)所創造,他曾是三位可汗的維齊爾(vizier,早期穆斯林國家提供統治者建議的官員),負責理政、制定法律。傳說中,意識到財富與尊貴皆無法延長短暫的生命後,科爾基特選擇出走,途中所見卻總是喻示死神將近,孤獨、絕望的科爾基特從樹上挖下樂器的雛型,根據夢中天使的指示用駱駝皮裹起來,並用馬毛製作琴弦,在一場將自己的感情與思想傾注於庫布孜的演奏中,一切靜止了,連死神也不再靠近。科爾基特找到了永生之道,也奠定庫布孜由薩滿演奏的神聖地位。

後世的工匠們認為,只有秋季成熟的木材可用於製作,且需從一塊木頭上鑿下,才能在演奏時保留樹的靈魂及最佳音色,樂器的線條如同狩獵時的弓,底部依舊以皮革包裹。

傳統的庫布孜有兩弦,以駱駝靜脈製作的叫narkobyz,聲音深沉;以馬毛製作的叫kylkobyz,分別用64和75根馬毛製成,隨著時代發展,如今也有金屬弦的庫布孜。

現代的庫布孜有四弦,可以在管弦樂團中演奏,雖然外型上更接近小提琴,但演奏方式仍保有特色:以綁帶固定在演奏者腰間,使用指甲靠弦,而非指腹壓弦的方式演奏。

時至今日,庫布孜的演奏極其自由,可以是草原的北風呼嘯、金鷹盤旋,可以是滿月下的孤狼獨嚎,可以超脫凡俗地充滿靈性,也可以平易近人地混入流行、引領搖滾。

哈薩克的傳統樂器──庫布孜(Kobyz)。

哈薩克的傳統樂器──庫布孜(Kobyz)。

參考資料:A Legend about Korkyt AtaKobyz is an ancient Asian instrument


在無聲的歌劇院門前,邂逅庫布孜,回過神來,又身處四處施工的阿斯塔納。

raw-image
11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