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婉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適度委婉是禮貌,太過委婉會模糊焦點?

  委婉的態度、委婉的說話方式,大多給人正面的感覺是客氣、禮貌,也有一種怕得罪人的感覺,但這似乎比較適用在適度的委婉上,比如第一次見面時或者在面對長輩、客人、高階層人士時,我們會覺得用委婉的態度與說話方式,可以讓人感到我們的禮儀,與對對方的尊敬,可凡事剛好就好,一多觀感可能就變得不同,或讓人感到壓力。

  謝謝、不好意思、不客氣、對不起,這四句是在禮貌的表現前聽到最多次的開頭或結尾詞,甚至有些整句話或整段對話中,這四句出現的頻率非常高,適度出現表現出我們對於對方的尊敬,可一多或許就會給人帶來一種,是否對於自己講的話很沒有自信,給對方帶來一種負擔感與壓力感,如果再更往負面的方向想,會讓人覺得這個人講話有點假不夠真誠,雖然一直說著客氣的話,但給人的距離感也就越來越遠了。

---------------心靈雞湯

  委婉有時常常會跟客氣說在一起,但其實委婉確實也跟客氣只有一線之隔,委婉是指把一句話說得不那麼直接,一樣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選擇不用那麼直接的話語表達,而客氣也可以理解為太過委婉,不僅會讓人猜測到底是真心話還是場面的客氣話,又或者只是委婉的關係。

  適度的委婉感覺是人與人給予對方的一種尊重與禮貌,但過度的委婉就像過度的客氣一樣會給人一種莫名的壓力,覺得如果沒有按照同樣的客氣與委婉回應對方,是自己的失禮,我想,之所以延伸出太過委婉/客氣會給人一種距離感這句話,可能就是這樣來的。


對於你來說「委婉的人」是怎麼樣的呢?留言讓我和格友們知道吧!



avatar-img
78會員
142內容數
有時好奇,人有那麼多情緒和不同的情感表現,人們會給予不同的形容詞甚至說是標籤,但真的都是符合的嗎?在這可以看成是心靈雞湯,也可以看成是對每一種情緒和情感表現的另一種自我理解,這裡是宇彗星,歡迎你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宇彗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直接了當看似清楚明瞭也要經過修飾
猶豫只是想要再多做一些思考工作?
果斷不等於狠心/心狠,只是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所謂認真的人認真的樣子最有魅力!
隨和不等於隨便和沒主見,而是一種特有的待人之道。
直接了當看似清楚明瞭也要經過修飾
猶豫只是想要再多做一些思考工作?
果斷不等於狠心/心狠,只是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敷衍大致上可以分成,態度上、說話上、感受上。
所謂認真的人認真的樣子最有魅力!
隨和不等於隨便和沒主見,而是一種特有的待人之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有的個性比較強勢,有的個性比較溫柔。個性比較溫柔的人,是不是比較討喜,比較讓人們喜歡呢?從某個角度角說是這樣,但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變成被欺負的對象,有委屈就往肚子裡吞,因為她溫柔,別人把把她當成情緒的垃圾桶,丟棄自己的情緒垃圾。
Thumbnail
有些人習慣用「我說話比較直」來掩飾自己的冒犯行為,但說話直並不代表可以沒禮貌。
除了愛你的人會耐心聽你說話之外,其他人會聽你說話是因為可能對他有好處,因此如果你說話方式廢話很多或隨便,對方也會聽不下去,覺得你說話的方式很差,感覺沒被認真對待。 心裡會想我不喜歡這個人,接下來你說什麼都不重要了,因此用詞要精簡,配合對方理解速度說話。 用最少的言詞,說出最多的智慧 用詞精
Thumbnail
親切有禮、“輕浮草率”、“孤傲任性”、“沉默寡言”、和藹可親 .. 都有。
如果你每句都想著怎樣說比較好,你反而容易講不出話來,而且心理想著怎麼回比較好時,也不會專心聽對方說什麼,因此如果想要交心,不仿將你真實的情感展露出來,表示接受。 不用特別否定對方,用同理與互相尊重的方式對談,就會容易越說越深入,因此意料之外反而是機會。 接受自己的真實,面對我們的脆弱,與對方
比如你說什麼對方都回答「嗯~應該吧」「就是啊」「你說呢?」之類敷衍的話,你可以嘗試故意誤會對方「原來你喜歡做這個啊」「原來你是這樣想呀」等類似的話用認真態度說出。 對方有可能因為不想被你誤解,就會開始對你回話比較認真,當然有人寧願被你誤解也不想解釋就是。 將對方的敷衍態度轉換成他們必須更認真
這時如果不敢說「您說的意思是…嗎?」怕對方以為是他自己說不清楚的話,可以改說「我理解您的意思是…這樣對嗎?」 這樣意思如果有錯,也是自己理解有誤,給對方糾正就好。當然也可以對平輩或晚輩這樣說,也不會有損失,反而讓對方沒有生氣機會,畢竟是為了理解才發問。 如何巧妙引導對話,讓對方不覺得被質疑或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有的個性比較強勢,有的個性比較溫柔。個性比較溫柔的人,是不是比較討喜,比較讓人們喜歡呢?從某個角度角說是這樣,但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容易變成被欺負的對象,有委屈就往肚子裡吞,因為她溫柔,別人把把她當成情緒的垃圾桶,丟棄自己的情緒垃圾。
Thumbnail
有些人習慣用「我說話比較直」來掩飾自己的冒犯行為,但說話直並不代表可以沒禮貌。
除了愛你的人會耐心聽你說話之外,其他人會聽你說話是因為可能對他有好處,因此如果你說話方式廢話很多或隨便,對方也會聽不下去,覺得你說話的方式很差,感覺沒被認真對待。 心裡會想我不喜歡這個人,接下來你說什麼都不重要了,因此用詞要精簡,配合對方理解速度說話。 用最少的言詞,說出最多的智慧 用詞精
Thumbnail
親切有禮、“輕浮草率”、“孤傲任性”、“沉默寡言”、和藹可親 .. 都有。
如果你每句都想著怎樣說比較好,你反而容易講不出話來,而且心理想著怎麼回比較好時,也不會專心聽對方說什麼,因此如果想要交心,不仿將你真實的情感展露出來,表示接受。 不用特別否定對方,用同理與互相尊重的方式對談,就會容易越說越深入,因此意料之外反而是機會。 接受自己的真實,面對我們的脆弱,與對方
比如你說什麼對方都回答「嗯~應該吧」「就是啊」「你說呢?」之類敷衍的話,你可以嘗試故意誤會對方「原來你喜歡做這個啊」「原來你是這樣想呀」等類似的話用認真態度說出。 對方有可能因為不想被你誤解,就會開始對你回話比較認真,當然有人寧願被你誤解也不想解釋就是。 將對方的敷衍態度轉換成他們必須更認真
這時如果不敢說「您說的意思是…嗎?」怕對方以為是他自己說不清楚的話,可以改說「我理解您的意思是…這樣對嗎?」 這樣意思如果有錯,也是自己理解有誤,給對方糾正就好。當然也可以對平輩或晚輩這樣說,也不會有損失,反而讓對方沒有生氣機會,畢竟是為了理解才發問。 如何巧妙引導對話,讓對方不覺得被質疑或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