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我在荷蘭當都更說客》讀後雜感

    因為好友寄了這本書給我當生日禮物(其實是三本),很久沒「好好讀書」的我才有這個機會去認識一下混合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思維下荷蘭人對於土地與房屋的思維方式。

    對於從小在資本主義思維下成長的我來說,「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根深柢固,許多「田僑仔」一有錢就買地買房而爆發致富的故事,在台灣社會隨處可以聽見。把土地與房屋視為「資產」,是投資的標的,而不是「生活居住的場域」,在台灣,「包租公」「包租婆」或多或少都曾經是我們嚮往的…職業吧!

    所以書中衝擊我的第一個觀念就是荷蘭的「占屋」行動。這個概念比較類似台灣的「違建」,但是本質上卻完全不同。

    台灣的「違建」是違反國家的建築法規,侵占公共或國家家空間來給自己使用;但是荷蘭的「占屋」卻是侵占其他未被使用的「私人」房產,而經由國家確認後便默許這樣產權的移轉,是私人轉私人而獲得國家認可。

    這對我來說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就算在十五世紀的台灣,漢人要進台灣還是要跟平埔族「借地」,然後再透過偷拐搶騙等各種不入流的方式讓地變成漢人的。台灣從一開始土地便一直是「資產」,所以我比較難想像「土地國有化」的概念。

    荷蘭是個有趣的國家,境內的多元族裔比台灣更複雜,我從書中的理解應該是社會主義基底的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因此荷蘭擁有歐洲最高比例的社會住宅,房子是只租不賣的,中心思維應該是讓每個人都有房子可以住。

    書中提到阿姆斯特丹的住宅系統可以分為三類:租金管制住宅、社會住宅與一般市場住宅。當國家擁有最大量的房屋主控權,在這些房子老舊需要都更遞換時,政府依照現今情勢做好未來該區的都市規劃,再運用手段募集資本主義的資金,用最省力的方式進行國有住宅的改造。

    看起來是多麼完美的都市發展藍圖啊!但是我覺得要能執行成功跟政府的行政魄力與清廉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現今的各國政府能做到的應該是鳳毛麟角。

    書中提到阿姆斯特丹也有一堆閒置的大辦公室大樓產權極為複雜,是許多境外資金的共同投資,蓋到一半或蓋完後並沒有辦法促進該區域的繁榮與活化,變成跟台灣許多大型開發案失敗後一樣的「鬼城」。只是在土地私有的台灣損失的可能是開發者個人的私產,最糟就是認賠殺出,找另一筆資金接手;而在阿姆斯特丹則受限於荷蘭本地法規與境外國家的法規而整片被鎖死動不了。

    這讓我聯想到台灣傳統土地繼承時的「多人持分」,常常都因為某幾個人的不願蓋章整片土地房產就空置在那裡。無所謂好與不好,但鎖死土地的利用是事實。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土地除了有資產價值之外,也承載了曾在這兒生活人們的記憶與感受,有另一層的精神價值。

    書中作者舉自己在阿姆斯特丹從事都更最成功的例子來說明當初規劃考量的未來這塊土地的願景與利益的資本價值外,它曾經曾載的城鎮性格、居民意識以及歷史傷痛記憶等這些隱形的要素也需要被融入在土地未來走向的規劃裡,這樣才能增加都更成功的機率。

    這讓我想到台灣發展的歷史雖然短,但我們常常在為幾百年的「歷史資產」存廢與城市是榮進程糾結掙扎。

    我喜歡書中作者引述荷蘭人「海恩」提出的觀點:「唯有自己認知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才知道住宅可以怎麼樣設計或者是改造,而不是被動的接受市場上提供的『房地產』…」

    在土地私有化的台灣,我們總像在不斷的是穿成衣般在茫茫房海中找到「雖不滿意但能勉強負擔」的窩,卻從沒有機會能好好思考「我到底想要生活在什麼樣的空間裡」…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想過「房屋」除了做為「資產」以外的可能性,透過鄭采和建築師的這本書,帶給我對於「房產」更多可能性的想像,也讓我初步了解社會主義下對於土地的想法。對於我這種不常接觸建築法規的路人來說,這本書可以用概覽的方式去了解阿姆斯特丹的城市發展進程與許多小故事帶來的觀念衝擊。

    但其實目前的台灣社會也面臨跟阿姆斯特丹一樣大量的都更需求;只是在資本方與需求方相互不信任與政府調停力道不足的狀況下,台灣的都更進度與成功率實在不能算好。

    有都更需求或現在正面臨都更抉擇的朋友,倒是可以看看荷蘭的成功經驗,反思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喔!

    還是要謝謝好友送這本書給我,從自己不常閱讀類型書籍裡吸收有趣的養分,開拓自己的思維,是很舒服的閱讀經驗!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