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0|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開動之前》-你甘有聽到漁工的聲音

    我們都曾經看過這樣的報導,許多漁夫將鯊魚的背鰭割下,將沒有商業價值的鯊魚身體丟回海裡。等待這些鯊魚的只有死亡,牠們的背鰭做成佳餚,俗稱的魚翅。但我們可能沒有見過這樣的場景,漁工在環境惡劣的非法漁船上工作長達數年,罹患「腳氣病」後病情逐漸惡化,服用雇主提供的不明藥物後也未得到好轉。直至死亡他都在奮力工作,最後雇主命令其他漁工將他的屍體丟入海中。這些都是《開動之前》紀錄片中最真實的影像,發生在印尼漁工上的悲歌。只要是漁工或是鯊魚失去利用價值,他們全都是雇主可以隨意丟棄的「物品」。

    失職的「家人」,被剝削的勞權

    印尼漁工要對抗雇主猶如小蝦米要對抗大鯨魚,但他們並未喪失人性,看到同伴一個個倒下時,他們會斥責雇主並要求停港。在這部沉重的紀錄片中,不只呈現漁工的工作環境與健康狀況,也據實採訪跟講述印尼漁工的家庭照顧與勞權剝削問題。

    漁工在海上漂流數月甚至是數年,這段時間他們無法和家人朋友取得任何聯繫。他們成為失職的「兒子、丈夫與父親」,對於家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煎熬,他們不知道杳無音訊的家人究竟是生是死。勞權剝削又是一大問題,漁工為了賺取更多錢,選擇在鋌而走險海上闖蕩,但等待他們的是長時間的過勞工作與不如預期的報酬。在白紙上的簽名變成陷阱,雇主會用利用這些簽名與手印,合成一份不合理條約。


    台灣與外籍移工

    台灣也是漁工跟移工問題的加害者。台灣有兩萬多名外籍漁工,但他們在海上沒有通訊權,無法連繫家人,也無法組織工會。前幾年也有傳出外籍漁工在台灣遠洋漁船上被虐致死的新聞。2017年,在新竹也發生警員執法過當對著非法移工阮國非連開九槍,最後不幸生亡。台灣是自栩是人權立國的國家,但我們有將這些異鄉人視為獨立的生命個體嗎?

    哲學家康德認為每個人都應被視為目的自身,人人生來俱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尊嚴。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間,在外國漁船上超過35名印尼漁工死亡。35條亡魂究竟是有尊嚴的生命,還是一個又一個冰冷的數字?

    在紀錄片的結尾,製作團隊錄製了一首歌,把漁工在海上被剝削的故事與辛酸用饒舌歌曲唱出來,在餐桌前的你有聽到他們的歌聲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田村卡夫卡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