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01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跨越宋元明的佛教古國 - 古格王國

游走阿里大環線,令我感到驚訝的就是古格都城遺址。

由於這趟旅程並沒有太多時間準備,加上之後離開拉薩後的城鎮旅館,WIFI 都不太穩定,事先並不知道古格王國的背景資料和相關攻略。

當第一眼看到這座遺址時,不禁感嘆起來,想不到在這種荒涼之地也有這種宏偉的歷史遺址,著實意想不到。

以下略略先說說這座遺址的歷史。

圖片轉載自網絡

歷史

在843年吐蕃國滅亡後,吐蕃國後人吉德尼瑪袞逃到了阿里地區,在這裡建立了國家,由三個兒子繼承。分別長子日巴袞統治西面的拉達克一帶、二子扎什德袞統治東南部的普蘭一帶,第三子德祖袞統治扎達一帶。後來普蘭與扎達合併成為了古格王國。


10至16世紀不斷擴建,這里前後經歷了16位國王,當時古格王國強盛,吸引了不少僧侶來到古格論經和交流佛法,佛法頂盛。 古格不僅吸引了附近尼泊爾和印度的僧侶,同時也吸引了西方葡萄牙耶穌會傳教士來到古格傳教。 以佛教立國的古格當時內政外患,不僅受到同為佛教國的拉達克國長期擾亂,國內過多僧侶、農民不足、軍力不足、資源短缺的問題。 國王為了改革,不顧朝臣的反對,帶頭改革將天主教引入古格王國,朝臣向拉達克國求救,引來的拉達克國的軍隊把古格首都攻佔,並把國王和王室成員、大臣俘虜回列城。

1635年,歷經700多年,跨越宋元明的古格王國至此滅亡。

這座都城遺址是昔日古格王國的首都

位置

這座古格都城遺址住於阿里地區札達縣札佈讓村象泉河畔。

途經札達土林

古格遺址相集

古格都城遺址是一座在山體上開鑿而成的城市,海拔在3800公尺,從山腳下到山頂有一條通道直達山頂,上升高度300米左右。全盛時間至少也有幾千人,最上層為王宮,中層是僧侶、大臣和貴族,下層是平民的居所。現殘存879孔洞窯、445座房屋、58座碉樓、28座各類佛塔,王室建築有房屋40餘間,均為土木建築結構,每間房屋的面積在12到18平方米之間,多數是一層建築。

山下入口處

山下有四座寺廟: 分別是卓瑪拉康(度母殿)、拉康嘎波(白殿)、拉康瑪波(紅殿)和傑吉拉康(大威德殿)。

卓瑪拉康(度母殿)

拉康嘎波(白殿)

拉康瑪波(紅殿) 入口處

傑吉拉康(大威德殿)

   白殿 藏文名“拉康嘎波”。因殿牆塗白色而得名。位於遺址山下入口處,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單層密梁式平頂建築。該殿坐北朝南,平面呈“凸”字形,南北長25米,東西寬21米,建築面積466平方米。前部為經堂,面闊7間,進深7間;後部為佛堂,面闊4間,進深2間。在白殿的經堂中部及佛堂的兩排柱上,共設3處天窗。托木輪廓近似梯形,中部正反面均雕坐佛,兩側雕飾忍冬紋,上方施蓮瓣條帶。屋面為泥土頂,四周女牆,女牆外做邊瑪草裝飾。外牆面飾白,簷口處飾紅。殿內尚存塑像底座19個,塑像11尊,均靠牆設置。佛座有矩形、“凸”字形、多棱“凸”字形、圓形等多種。座的立面、側面或塑或繪,均做出精美的圖案。塑像主要有金剛、釋迦牟尼佛、佛母、觀音等。殿內四壁及天花望板上均有彩繪。四壁彩繪圍繞塑像背光,分繪佛、菩薩、金剛、度母、高僧等;望板上主要繪菩薩、龍獸、花草、幾何紋等。

  紅殿 藏文名“拉康瑪波”。因殿牆塗紅色而得名。位於白殿南側,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單層密梁式平頂建築。該殿坐西朝東,平面為矩形,東西長19.6米,南北寬22.37米,建築面積439平方米。殿門位於東牆正中,門扇外立面刻梵文六字真言。門框、上楣及中間立框上分別雕飾佛經故事、忍冬紋及蓮瓣紋等。殿內面闊7間,進深6間。托木立面中央正反面分別飾有坐佛、梵文,兩側上部刻仰蓮花瓣,下部為忍冬紋,其形式與白殿托木相似。紅殿屋頂設天窗。天窗的設立,既是為採光,又是為抬高屋面,以供高大的主尊佛。外牆土坯砌築,外抹泥飾紅。紅殿室內為阿嘎土地面。後牆前部存兩個前後相連的大須彌座,後部須彌座的兩側為條狀供台,供臺上有8個蓮座。在前部須彌座的北側存2座塔。殿內東、南、北三壁及望板上均飾彩繪,西壁上有懸塑殘存。壁畫內容主要有釋迦牟尼佛、觀音、佛母、明王、金剛手等大像,又有系統的佛傳故事,完整的八相佛塔圖,還有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古格王室禮佛圖、慶典圖、朝貢圖等。望板上繪有珍禽瑞獸、法器和幾何圖紋等。

  度母殿 藏文名“卓瑪拉康”。位於白殿東側20米,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單層密梁平頂建築。度母殿曾作為噶廈政府劄布讓宗辦公地。殿門面北偏東。平面呈方形,外牆邊長6.9米。殿內設4根方柱,面闊、進深方向各3間,地面用阿嘎土。殿內四壁遍佈壁畫,上層主要繪形體高大的佛、金剛、高僧等像,下層繪連環長卷式佛傳故事和眾僧像,其中有宗喀巴、阿底峽、仁欽桑布等。

  大威德殿 藏文名“傑吉拉康”。位於紅殿右前方,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平頂密梁式建築。門口東向,建築由條形門廳和平面呈“凸”字形的殿堂組成,東西通長14.7米,南北通寬8.75米,建築面積114平方米。門廳位於大門正前方,進深2.9米。東門廳內不設柱,外牆飾紅,簷口有白瑪草裝飾。殿內四壁、門廳四壁均為壁畫。門廳壁畫僅見部分建築的輪廓,殿內四壁主繪大威德等各式金剛、高僧、度母等15尊。四周環以小體量的佛、菩薩、佛母、高僧、金剛等畫像。殿內壁畫畫面已不清晰。殿頂望板上有彩繪,內容複雜,形式多樣,有蓮花五佛、金剛、魚鹿、花卉、幾何圖案等。殿內後部有佛台,佛台前有供台,殿西北角、西南角亦有方形供台,臺上塑像均已不存。

山下旁邊的小山也有許多洞窟

這些洞窟是當年平民所居住的地方

這間屋已倒塌一半,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麽用途

山腰上的土木建築是僧侶、大臣所居住的地方

沿途很多洞窟需要用木條加固

很難想像當年這些建築完整的樣子

這個是通往王宮的唯一暗道入口

九曲十三彎的暗通

暗通出口

暗道出口已是曼陀羅殿/壇城殿

壇城殿是國王舉行儀式的地方,內有珍貴的壁畫和天花板彩繪,但壇城殿並不對外開放。

壇城殿 藏文名“金柯拉康”。位於土山頂部,為土木混合結構的平頂建築。由殿身和前廳組成。前廳接於殿東側,平面略呈三角形。壇城殿平面為方形,邊長6.95米,建築面積48.3平方米。殿門設于東牆正中,朝向為東偏南。門外兩側有凸出的門垛牆,直通門廳屋頂。門楣及邊框均精雕細作,門楣有雕飾三重,最上為浮雕獸銜卷渦忍冬紋,下兩層均為浮雕忍冬紋,並于正中設方框,內雕坐佛。門框雕飾兩重,與門楣下部兩層雕飾在轉角處相接,圖案與門楣相同,門框根部浮雕侍立菩薩。殿內設土質立體壇城,外圓內方。壇城外圈為土質矮環牆,內部有方形土台,臺上有高約1米的方形土牆。方形土牆四面中央有凹形出入口,圍牆內複有方台兩重,頂層臺上砌塑出3圈凸出地面的環形,以放射狀的短輻相聯,呈八輻法輪狀。在圍牆和方台之間,與凹形出入口相對,有4個浮雕狀的金剛杵。壇城殿屋蓋為鬥四藻井式。屋頂原為阿嘎土屋面,屋面以上有1米高的周圈女牆,女牆外簷做白瑪草簷口裝飾。殿內四壁有密宗壁畫,梁椽及天花上施有彩繪。天花彩繪為忍冬草、蓮花、摩羯魚等花草魚鳥及多種幾何紋組合的圖案。壁畫以中層的大像為主,大像上部繪有大德高僧及金剛小像,下部繪有佛、菩薩、佛母、度母、天女、金剛等,底部尚有“眾合地獄圖”。中層大像15尊,為四臂智慧依怙、遍智如來佛、地藏佛、無量光佛、聖智六臂依怙等大像。壁畫總面積41平方米。


冬宮入口(自汽車之家)

在壇城殿附近還有一個暗道入口前往冬宮,經過陡峻通道後是數十間洞窟。

可惜我們錯過這個冬宮的入口,所以並沒有參觀到。

夏宮

當時夏宮也沒有開放,沒能夠進去參觀,也挺可惜的。

相信是寢宮,早已被洗劫一空。

左邊較大的相信是議事廳

王宮南邊,還有工程的痕跡

如今的古格都城只有空洞洞的山洞,只有山頂上較完整的土木建築。(圖片轉載自網絡)

右邊細小的房屋相信是王室成員居住的地方。

從山上往外望去,可以感受到整個世界就在眼前,可謂一望無際。

彷彿看到了當年古格繁盛的年代,人們擠滿了整座山的熱鬧景象,聽到了他們交談、喧鬧、各種生活的聲音。


古格消失謎團

在其他文獻記載中,如《達倉熱巴傳》也有對古格王國的描述。

古格王國當時全國人口高達十萬,為何古格人全部消失了。

相信與大多數消失的文明: 如瑪雅文明、印加文明或者古埃及文明一樣,全國的知識與文化都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只有王室成員、大臣和部分僧侶才是有識之士,而這班人全部都被俘虜到列城,餘下的古格人最後搬移與其他地區的民族同化。

最後古格王國只遺下了這些空洞洞的城。


氣溫

阿里地區的冬天 11月 - 4月 氣溫比較低,極端時低至-35度。

建議夏季 5月 - 10 月 出遊到阿里地區的古格都城遺址。


交通

自駕遊或者跟團,並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門票

2017 那年時候 門票是100元人民幣。


相關遺址

札達土林

都城遺址東邊,途中有個觀景台可以遠眺整片的土林。


乾屍洞

都城遺址北面600多米遠的一處斷崖上的一個洞穴,內有很多無頭乾屍,如同一處亂葬崗,相信是古格人當年被拉達克國棄屍的地方。


皮央東嘎遺址

古格早期的首都,現存大量壁畫、佛殿、佛塔、僧舍、窯洞等。也是十分值得參觀的一個遺址。


托林寺

位於以東十多公里的象泉河南岸。在古格王國中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寺廟,佛法在古格發揚光大的象徵,同時有著尼泊爾印度風格的建築與壁畫。


結尾

如果你喜歡古蹟的話,那麽古格都城遺址一定很適合你。

由山下走到山上時也會喘氣的,但在山頂看到的風景也是值得的。

唯一可惜的是門票收得很貴,但並沒有太多的保育,增設的鐵管去水與垃圾箱與古蹟格格不入。也沒有什麽博物館或者解說之類的。

遺址日漸風化,很多洞窟牆身也開始崩塌,要注意不要走得太近懸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