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1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呢喃韓國電影《鳴梁 명량》(2014)、《韓山島海戰 한산》(2022)、《露梁노량》(2023)之李舜臣三部曲

      凸顯韓國影壇現在也有能力進行龐大的史詩鉅作的重要作品。





      雖然被稱為三部曲,但這三部片並不是連貫的故事,而是分別以不同演員去構成的三段相同主角,即李舜臣這個歷史人物的史詩電影。

      「如何把恐懼化為勇氣,並且轉為控制恐懼。
      恐懼,並不是只有我方才會有。」

      歷史的事實會根據不同的視角而改變,真相則會根據每個世代的詮釋法而不同。

      非常喜歡看韓國怎麼詮釋歷史上的其他國家。
      尤其包含日本、明朝的部分,也是我想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原本以為會約略帶過,沒想到中文、日文、韓文比例各佔一半,非常敬佩韓國總是希望能呈現原語言和多重文化交流的概念。
      → 以及將軍們不只一次的漢字筆談

      海戰畫面非常震撼,仰角俯角都做得非常好。以故事來說,第一或第二集比第三集來的好,但《露梁》拍攝技巧提升非常非常多,讓人畏懼導演的進步之快。尤其是面臨戰爭尾聲,有段很長的追景,非常精確又厲害,真的是嘆為觀止。

      從第二集開始,李舜臣在這故事中就會看到亡靈。第三集也更加強這種戰爭愧疚感和創傷。雖然對明朝不熟,但很喜歡沒這麼在乎打仗的陳璘。為其他國家而戰,要能多熱血,的確很難。

      唯一可惜的是鄧子龍的描述不多www

      雖然李璘的中文讓人有聽一半的感覺,但有八成是能聽懂的。發音多數也是正確的。即使古怪,也可歸咎於古代(有很多偏文言的用辭),比好萊塢的古怪和不用心好上百倍。
      不過,最厲害的不是發音而是文化細節。說中文的人會有個習慣,就是「嘖音」,以及相搭配的肢體動作,鄭在詠詮釋得淋漓盡致。無比佩服。

      陳璘在面對李舜臣的質問,瞬間直接反應是用疑問句(實質肯定句)來反指責對方,我也覺得,啊這真的好漢人文化。也太貼切了。
      李舜臣在當下還真的沒辦法繼續對話下去。漢人的腦袋轉很快,文化展現的就是要佔此刻的上風,將狡辯化為正義。人設怎麼能抓的如此細緻。
      也更加襯托出李舜臣的乏力和努力。

      李璘不是壞人,他只是明朝人。
      就像是日本是侵略者,但他們的士兵只想回家。
      李舜臣則是希望,永遠都不要有人能再掀起戰爭。

      電影也含有這世代的詮釋法或者說是導演的意念。
      包含:
      ─ 李舜臣有些許麥克阿瑟剿匪的影子。
      ─ 抵禦七年的不是倭亂,而是戰爭。
      ─ 什麼是「義」。

      一直都很喜歡這系列電影的服裝設計。

      在日本的巨大和華麗,以及那種秩序下產生的畏懼,都非常強烈。幾乎可以從好萊塢中的納粹形象看到類似的表達方式。

      最終章還可以看到除了日本以外,明朝的華美。
      陳璘的藍、島津的白,都非常搶眼。凸顯出身為帝國將軍和一方霸主的富裕與強勢。
      只有李舜臣是黯淡、低調,沒有色彩的灰黑。隱沒在朝鮮軍當中的將領。

      導演改了非常多歷史的橋段和設定,所以如果要用所謂的史料去看這部片,會少了很多趣味。
      創作必須要帶有詮釋,而不是按部就班的呈現。但所有的設定也都必須成為作品陳述導演的利器,而不是妨礙。


      「究竟,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戰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