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東導演映後講座 (2023年金馬影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青魚 초록물고기》(1997)

  可能我人在台灣心在韓國 ,所以沒有太激動或者太不可思議的感覺。對現場韓文也很適應,導演講話語速非常平穩緩慢。
  其實已經沒有在看金馬影展了,近幾年都是隨緣的方式。所以能意外獲得導演場,再忙也是努力到場參與。

  青魚是第一場,也是我今年金馬的最後一場。

  很喜歡導演提到製片他們不解,為什麼主要角色死亡之後還有15分鐘,以及他偷渡了他想講的東西進去被抓到的感覺XD
  的確後來很多韓國獨立電影,也都沿用了類似的文學性質強烈的拍攝手法。
  這後面的尾聲是非常韓系的思維,成為了一個代表性的象徵。非常喜歡。

  當時馬上聯想到的是 신동일 的 《나의 친구, 그의 아내》 (2008)
  也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

  雖然現在由於世界韓風更盛,台灣進的韓國電影比以往多,但依然是以大製作線上為主。
  而即使韓國電影輸出量變大,但電影業產出的量卻在減少,主因也是因為投資方集中在大型製作上。我們可以從更精緻更砸錢的製片看到這些現象。
  這是很可惜的一點。畢竟韓國獨立製作很穩定而且有很多佳作,也有很多很棒的導演,私心希望他們不要因此消逝。
  當資源全數集中在寡頭和知名度上,又該如何滋養之後的世界呢?

  獨立電影也是女導演可以更加不受到社會限制,去盡情創作的區塊。部分韓國女編劇雖然在韓劇中闖出名堂,但有非常多優秀的女導演們目前依然掙扎於不成為一片導演。

  目前觀察或希望能再看到更多她們作品的導演們如下:

구혜선 具惠善

김보라 金寶拉

정주리 鄭朱莉

황수아 黃秀雅

정희재 鄭熙載


李滄東金馬開大師課喊「壓力大」 不樂見倍速看片:那還是電影嗎?

  導演提到了視角這點真的非常有感。
  有些創作,可以很快抓到視角。但有些創作真的非常難。
  要從誰的角度來訴說故事,每個角度都有不同的想法,而通常主角是最受到觀眾主觀的認同。越想讓大家獲得更深層的思考,就越難用簡單直覺的視角去看故事。

  而韓國,在非直覺性視角這點上做得比其他國家都要厲害。

  在長時間深度接觸他們之後,對於創作本身,會感到迷惑,但同時也會獲得非常多。

avatar-img
2會員
61內容數
文化觀察、比較、研究的呢喃角落。想知道更多更多。無窮的好奇。 歐洲、中東,現在來到了韓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llery的呢喃角落 的其他內容
很喜歡宋康昊在專訪中提到這部片不是一般的電影,可能會有點門檻,但期待大家來看。所以我來了。
這就是一部「現在韓國可以拍到這種程度」的商業片。
「十年?十年應該拿來賺錢,收集詞彙做什麼?」
導演在打鬥場面和混亂程度依然很暴力,但很可惜,我覺得劇情比《魔女 마녀》系列要薄弱很多。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
「既然沒辦法養,為什麼要生他?」 「你是說我應該拿掉他?」 「如果為了孩子著想,這也是個選擇吧?」 「比起生下之後拋棄,生下之前殺掉的話,哪個罪比較重呢?」
很喜歡宋康昊在專訪中提到這部片不是一般的電影,可能會有點門檻,但期待大家來看。所以我來了。
這就是一部「現在韓國可以拍到這種程度」的商業片。
「十年?十年應該拿來賺錢,收集詞彙做什麼?」
導演在打鬥場面和混亂程度依然很暴力,但很可惜,我覺得劇情比《魔女 마녀》系列要薄弱很多。
電影的精緻度很高,所以就算是快十年前的片子,也不會很老舊。
「既然沒辦法養,為什麼要生他?」 「你是說我應該拿掉他?」 「如果為了孩子著想,這也是個選擇吧?」 「比起生下之後拋棄,生下之前殺掉的話,哪個罪比較重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撰文/聞天祥老師、張鈺玟;於 2024.05.08(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聞天祥老師與我們分享在金馬影展進行選片指南的經驗。 從享有各種資源的建中到當年電影風氣薄弱的輔大,聞老師決定自行向各種校外管道尋求滿足:從院線、影展到MTV,從觀影到收藏錄影帶。原本的獨善其身,意外在同學慫恿下
Thumbnail
小時候的紙紮,長大的紙偶逐格動畫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重要獎項,2023年是第60屆。為了培育更多華語地區新銳編劇、導演、攝影師,15年前,侯孝賢導演創辦金馬電影學院,每屆招收來自華語地區,完成兩部短片以上,具創作潛力的新銳編劇、導演及攝影師。集結在台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相互激發創意、分享彼此經驗與
Thumbnail
即將在台灣於三月底上映的《石門》於3月中先舉行影院特映,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也現身回答觀眾問題。
Thumbnail
﹝小津安二郎《秋刀魚之味》﹞  ‧ 九月是秋刀魚的季節,鹽烤再配上微溫的清酒,最為對味。而秋刀魚微苦,正是生命秋天的味道,其中蘊含人生的真諦,能不有所感慨乎? ‧ 王家衛電影《2046》(2004年首映),是《阿飛正傳》、《花樣年華》1960系列的第三部曲,近日修復重新上映。然其採意識流手法,敘
Thumbnail
李滄東的精神世界與尼采的精神三變較為不同。在此,我想邀請讀者想像一個不斷處於動態中、卻不會傾斜至倒塌的槓桿裝置,在橫桿的兩端分別是小說家/駱駝與詩人/小孩,而作為此裝置的支點,並不斷調整施力點與抗力點的,即是電影導演/獅子。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一封遲來了三十多年的訣別遺書」 私訊同黨劇團粉專即可獲得購票優惠碼!! 來賓介紹👏👏👏 -- 演員:邱安忱 Idea有來自美國奇幻電影「大智若魚」(Big Fish)😳 布袋戲偶在阿爸手裡靈活醒轉,千面英雄廖添丁,遁入孫悟空、濟公、武松、潘金蓮曲折身世
Thumbnail
林福地:今年 89 歲的台語片國寶。出生嘉義朴子,1961 年開始執導台語片,拍過的電影比孫輩走過的橋還多。轉戰電視圈後,拍出《又見阿郎》《星星知我心》《草地狀元》,一手捧出梅芳、蕭大陸和金城武。2017 獲得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全場起立鼓掌,是你偶像的偶像。
Thumbnail
「他們會各自去看電影,不同的電影,不同的影廳,然後各自回家。哪天想起了,再各自說著自己的電影,可以是一句《水行俠》接著下一句《旺卡》,這段平行線的交談,儘管可能沒有交集,談論的狀態也讓人自在,而感到窩心」;沒有人因而覺得不耐或失去旅行的意義,正是最好的旅行狀態,最好的時光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버닝燃燒烈愛》是韓國大師李滄東自編自導,於2018年發行的韓國劇情電影,本片由劉亞仁、史帝文連及全鐘瑞主演。劇本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螢火蟲》 中的短篇故事。本片做為主競賽片參加第71屆坎城影展,最後獲得費比西獎。 故事描述主角李鐘秀過著貧困且迷茫的生活,直到遇見同年鄰居沈海美,
Thumbnail
撰文/聞天祥老師、張鈺玟;於 2024.05.08(三)部會測記 本次部會很榮幸邀請到聞天祥老師與我們分享在金馬影展進行選片指南的經驗。 從享有各種資源的建中到當年電影風氣薄弱的輔大,聞老師決定自行向各種校外管道尋求滿足:從院線、影展到MTV,從觀影到收藏錄影帶。原本的獨善其身,意外在同學慫恿下
Thumbnail
小時候的紙紮,長大的紙偶逐格動畫 金馬獎是華語電影重要獎項,2023年是第60屆。為了培育更多華語地區新銳編劇、導演、攝影師,15年前,侯孝賢導演創辦金馬電影學院,每屆招收來自華語地區,完成兩部短片以上,具創作潛力的新銳編劇、導演及攝影師。集結在台灣,經過一個月的時間相互激發創意、分享彼此經驗與
Thumbnail
即將在台灣於三月底上映的《石門》於3月中先舉行影院特映,導演黃驥與大塚龍治也現身回答觀眾問題。
Thumbnail
﹝小津安二郎《秋刀魚之味》﹞  ‧ 九月是秋刀魚的季節,鹽烤再配上微溫的清酒,最為對味。而秋刀魚微苦,正是生命秋天的味道,其中蘊含人生的真諦,能不有所感慨乎? ‧ 王家衛電影《2046》(2004年首映),是《阿飛正傳》、《花樣年華》1960系列的第三部曲,近日修復重新上映。然其採意識流手法,敘
Thumbnail
李滄東的精神世界與尼采的精神三變較為不同。在此,我想邀請讀者想像一個不斷處於動態中、卻不會傾斜至倒塌的槓桿裝置,在橫桿的兩端分別是小說家/駱駝與詩人/小孩,而作為此裝置的支點,並不斷調整施力點與抗力點的,即是電影導演/獅子。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一封遲來了三十多年的訣別遺書」 私訊同黨劇團粉專即可獲得購票優惠碼!! 來賓介紹👏👏👏 -- 演員:邱安忱 Idea有來自美國奇幻電影「大智若魚」(Big Fish)😳 布袋戲偶在阿爸手裡靈活醒轉,千面英雄廖添丁,遁入孫悟空、濟公、武松、潘金蓮曲折身世
Thumbnail
林福地:今年 89 歲的台語片國寶。出生嘉義朴子,1961 年開始執導台語片,拍過的電影比孫輩走過的橋還多。轉戰電視圈後,拍出《又見阿郎》《星星知我心》《草地狀元》,一手捧出梅芳、蕭大陸和金城武。2017 獲得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全場起立鼓掌,是你偶像的偶像。
Thumbnail
「他們會各自去看電影,不同的電影,不同的影廳,然後各自回家。哪天想起了,再各自說著自己的電影,可以是一句《水行俠》接著下一句《旺卡》,這段平行線的交談,儘管可能沒有交集,談論的狀態也讓人自在,而感到窩心」;沒有人因而覺得不耐或失去旅行的意義,正是最好的旅行狀態,最好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