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擁有」,都是某種心靈狀態或金錢意識,累積起來所產生的結果

所有的「擁有」,都是某種心靈狀態或金錢意識,累積起來所產生的結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的人看起來似乎毫不費力,就能吸引到成功、富足和成就,有的人則是歷經千辛萬苦,才能嶄露頭角,而有的人認為富貴是有錢人的權利,總為自己的不行動,找藉口推諉。


為什麼會這樣呢?非凡與平凡的主要差別,在於是否能理解「思想的創造力量」。


一個人能夠在想像中創造的事情,沒有什麼是不能實現的,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把蘊含在我們內在所有潛能激發出來。


以下是我整理出「致富金鑰」中的十個重點:


1:大多數人都試圖透過在「果」上面,下工夫,來改變果,但這麼做,只會把一種煩惱,換成另一種煩惱,所有的成長都源自於內在世界。


2: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可塑性的心靈宇宙中,而塑造讓物質成型的,就是我們的「思想」,心靈具有創造的能力,它能使目標與相關事物互相關連,而使之成真。


3:決定我們在生命中要經歷什麼的,是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思想總是走在行動前面,如果我們不期望要得到些什麼,那我們就什麼都得不到。


4:我們身為「無窮宇宙」的代表,自然也不應該匱乏,要取之前必需先「予」,我們給出去越多,就能得到越多,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宇宙藉以展現其能力的管道。


5:吸引力定律為我們吸引而來的,並不是我們“希望能擁有的”,它只會為我們帶來,我們透過思想,在有意無意下創造出來的東西。


6:視覺化想像就是在心中描繪圖像的一種程序,我們的人生會依此為樣本而塑造出來,所以請務必讓圖像絕對清晰,並且輪廓鮮明。


7:在心中不斷想著你所期望的狀況,然後用已然成真的方式,肯定地說出所希望的狀況,只要這麼做,就能創造一句強而有力的「肯定語」所能產生的價值。


8:我們必須先相信自己所求的都已經實現,如此所求的才會隨後成真。「相信,就會實現」是運用思想創造力量時的重要心法之一。


9:吸引力定律的另一個名稱就是「愛」,宇宙間的一切都脫離不了愛的法則,它同時也是萬物背後的創造力量,當任何思想被注滿愛時,這個思想將變得所向無敵。


10:我們已經知道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都是遵循吸引力定律,而來到生命之中,在一個不快樂的意識環境中,快樂的思想是無法存在的。因此,首要之務,就是「改變意識」。



raw-image



✨感想:


內在世界是因,外在世界是果。我們常對自己吹毛求疵,自我譴責,一點也不愛自己。尋找人生中的奇蹟時,不愛自己,不懂得有意識地活在當下,可能會讓我們將想要的東西,推離身邊。


如果我們不愛自己,就不可能感到真實的快樂,如果我們活在“懊悔過去,擔憂未來”的無意識裡,便是阻擋了宇宙給予我們所有的愛和美好。


✨結論:


當勇敢、果決、力量、靈感,這些極具創造力的想法取代了匱乏、限制和嘈雜的聲音。我們的生命不僅僅得到了重塑,我們外在的環境、際遇也將得到奇蹟般的轉變。


雖然此前的我們是在黑暗中摸索,但透過「致富金鑰」,我們打開了無限可能的大門,我們無須再仰仗外在的助力,而是透過充分掌握「心靈的創造力量」,我們都能為所有的關係,和人生的各個領域,帶來豐盛富足,帶來黃金般的美好。

avatar-img
Citta的心語錄
44會員
183內容數
閱讀、瑜珈、日記書寫、和大自然接觸,這些都是協助自己靜心,認識自己的方式。當我們沉浸其中時,我們更能在日常生活裡,享受灑落的陽光,和呼吸清爽的微風、清新的空氣。 繼續昂首闊步的走下去,生命一定會開始改變的,即便中途有短暫的停頓,或是倒退,但只要你堅持,足夠相信自己,現在播下的種子,有朝一日肯定會開花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itta的心語錄 的其他內容
我們總有抱怨不完的事,我們都有過矛盾複雜的感受,我們老是對自己失去耐心,嫌棄自己積習難改。 妄下評斷、有分別心、視自己為「世界的受害者」,曾經是我的真實寫照。 直到有一天,我在深切的恐懼裡,對自己說:「一定還有更好的出路」,於是我不再定義誰是我的敵人,不再苦大仇深地跟全世界對抗。
泰國高僧阿姜查曾說:「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所有圍繞於我們四周的事物,都將成為苦的根源。」。 因此,我們應該反過來看自己,為什麼我們會出生?這輩子我們又能帶走什麼呢? 一切事物皆是無常。 無常的意思是「變遷」,我們在無常的身上起了執著,才有了苦。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目的,
曾幾何時,我們無法回頭,只能任憑時光流逝,把後悔和失誤包裝成人生閱歷,把天真和夢想收進過去的抽屜裡。 那些說好了要一輩子的誓言,那些以為會永遠的約定,也被風過無痕,輕巧的帶過。 成長就像在痛苦中掙扎,感覺膝蓋都紮滿了玻璃渣,我們忍受著,微笑著,最後痛楚也只是化成了一句雲淡風輕的「我很好」
我們總有抱怨不完的事,我們都有過矛盾複雜的感受,我們老是對自己失去耐心,嫌棄自己積習難改。 妄下評斷、有分別心、視自己為「世界的受害者」,曾經是我的真實寫照。 直到有一天,我在深切的恐懼裡,對自己說:「一定還有更好的出路」,於是我不再定義誰是我的敵人,不再苦大仇深地跟全世界對抗。
泰國高僧阿姜查曾說:「如果我們沒有智慧,所有圍繞於我們四周的事物,都將成為苦的根源。」。 因此,我們應該反過來看自己,為什麼我們會出生?這輩子我們又能帶走什麼呢? 一切事物皆是無常。 無常的意思是「變遷」,我們在無常的身上起了執著,才有了苦。如果我們想要知道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目的,
曾幾何時,我們無法回頭,只能任憑時光流逝,把後悔和失誤包裝成人生閱歷,把天真和夢想收進過去的抽屜裡。 那些說好了要一輩子的誓言,那些以為會永遠的約定,也被風過無痕,輕巧的帶過。 成長就像在痛苦中掙扎,感覺膝蓋都紮滿了玻璃渣,我們忍受著,微笑著,最後痛楚也只是化成了一句雲淡風輕的「我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