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無法回頭,只能任憑時光流逝,把後悔和失誤包裝成人生閱歷,把天真和夢想收進過去的抽屜裡。
成長就像在痛苦中掙扎,感覺膝蓋都紮滿了玻璃渣,我們忍受著,微笑著,最後痛楚也只是化成了一句雲淡風輕的「我很好」。
在好幾個無眠的夜裡,我們總是自問著:「我真的想脫離這死寂的環境,讓人生重新流淌起來嗎?」
無論是安於現狀也好,還是讓生活像解凍的冰層,重新流動起來也罷,現在,是時候停止不開心了,只為了那個終於肯擁抱一切的自己。
📌人生第一堂課:我們做不到
每個人都有被看見的渴望。
我們總是賦予成功意義,視成就是有價值的,因此,我們踉蹌前行,竭力證明自己,我們認為自己擁有,才會快樂。
然而,我們真的需要看起來優秀嗎?
有位詩人曾說:「人唯有在玩耍的時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
有件事做不到,就做不到吧。
與其將「完美」當作盾牌,我們倒不如:儘管迷惘,儘管停下來喘口氣,而到了那時,或許我們已有拔地而起的枝幹,並擁有面對風雨的勇氣。
📌每個人都不斷在和自己告別
我很喜歡順子的一首歌《 Dear Friend》,裡面有一句:「跟去年說再見,轉眼又是冬天,才一年,看著世界變遷,有種滄海桑田,無常的感覺」。
物換星移,每一年,我們都在跟變換的四季道再見;每一個人,都在跟過去的每一件事告別。
長大後的我們,試圖在鏡子裡的皺紋與白髮裡,尋找自己曾經既恣意,又滿腔抱負的模樣。
十歲的自己、十五歲的自己、二十歲的自己,無論誰離開了原來的生活軌跡,誰又在自己生命中永遠地留下來,未完成的夢想,還沒實現的約定,彷彿遺落了,卻又在記憶中殘留。
人總是來來去去,我們總是經歷一遍遍的失而復得,於是,我們便在一次又一次的離別裡,學會了無聲的思念。
🌈結論與感想:
每一顆「高敏感的心」的成長都有原因。
如果你常常因為太考慮別人的想法,而造成自身的痛苦;或是作為敏感的人,生活中是開心果,情緒容易被忽略,那麼,你真的很需要時時感受到內心的安定。
過度敏感時常被貼上「玻璃心」的標籤,彷彿那是一種脆弱。但事實上,高度敏感的人,反而更能察覺那些隱藏在細節與縫隙之間的情感。
請記住,敏感,不是一種缺陷,也不是否定自己的理由。
這樣的你,只是更真實、更柔軟,也更懂得如何用心去感受這個世界。
最後,獻上《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裡我最喜歡的一段話:
「最好不過如此,這一波風平浪靜了,路過的人們卻知道,他們是曾經的漣漪。」
💟感謝樂知出版的好書《 停止不開心:在善變的世界裡,從容的笑著》,優雅的人,總會在塵土裡找到星星,願我們都能活得優雅,且閃耀。
#停止不開心
#樂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