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棟山下來到達「桃園神社」已是上午十點,這裡十年前曾經來過,當時「桃園忠烈祠」莊嚴肅穆沒什麼特別,不像今天掛滿色彩繽紛的鯉魚旗好像來到日本一樣!
「桃園神社」位於桃園市虎頭山西側,興建於日據時期昭和13年(1938年),祭祀天照皇大帝、日本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掌管五穀豐收的豐受大神、明治天皇及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日本人的神明,是日本境外保存最完整的日本神社,民國八十三年公告為桃園市定古蹟!
入口右前方有一座「碑柱」,在神社中稱為「社號標」,立於參道的起點,日據時期是「桃園神社」,台灣光復後神社改為「忠烈祠」,仔細看這座「碑柱」曾修正過,原為「新竹縣忠烈祠」,因為光復初期桃園屬於新竹縣,後來修正為「桃園縣忠烈祠」!
想騎車參觀神社必須沿成功路三段往上騎到停車場,為方便起見我們扛車循參道階梯而上,「參道」是參拜者行走的路線,拾級而上即通往神社殿宇的道路,多為碎石或石板鋪成,藉由石子將解下屋你去除,保持淨身參拜!
走上階梯是第一平台,兩側有很大片的草坪,參道筆直的穿過鳥居,再登階梯,直達中門及拜殿,在「參道」兩側各有三座造型不同的「石燈籠」,「石燈籠」又稱「獻燈」,都由氏子及崇敬者所獻納的,具有照明、裝飾的作用,通常置於參道兩側,以對稱方式排列!
從剛才上來的階梯及第一平台參道,掛滿了鯉魚旗,兩側為直掛,中間三公尺得鯉魚旗為橫掛,聽說例假日還有市集,神社小講堂、鯉魚和菓子手製體驗等活動,藍天白雲下鯉魚旗隨風飄揚,一個很日本的地方!
為什麼會掛滿鯉魚旗呢?原來現在正舉辦「鯉魚流光祭」活動((4/20~9/1),古時候在日本生男孩會掛鯉魚旗慶祝,希望能像鯉魚在激流中奮力向上,然後能鯉魚躍龍門成龍成鳳,現在已男女平等了,並訂陽曆五月五日為兒童節,現在掛鯉魚旗好像有這種味道!
續行是神社最具代表性建築--「鳥居」,「鳥居」如同廟宇的牌坊,具有標示入口的意象及區分內外的作用。「桃園神社」原有四座鳥居,後來因道路拓寬拆除三座,僅存這一座,原為兩柱雙橫樑,75年整修時,為去除日本神社意象,而改為目前兩柱單橫樑單開間形式!
進入鳥居左側是一座「手水舍」,因位於神社的西方,日人稱為「西淨」,供參拜者洗手、漱口的處所,又稱「水盤舍」或「淨水亭」,洗手、漱口象徵洗淨身心,表示對神的敬拜!
廁所一般都建在神社的東方,又稱「東司」,可能是場地問題或後來建造,桃園神社的廁所是在手水舍後方、停車場旁邊,這裡還有飲水機可使用!
右側是「社務所」,因位於神社的東方,又稱為「東沐」或「東廂」,是神職人員處理日常事務、休息、齋戒、沐浴的地方。傳統和式住宅玄關前造型精緻卷棚軒門廊,以阻擋屋頂的流水;卷高的棚頂,以銅質金具裝飾門面,銅皮鋪頂。這種形式建築,在板橋「林家花園」的汲古書屋也曾看過,有人認為這種卷頂造型,好像日本武士的頭盔!
在登上中門前的階梯右側有一座「銅馬」,「銅馬」也是神社組成重要元素,象徵眾神明在人間與神域之間往返的坐騎,這座精神奕奕的銅馬,是以青銅製造,長270公分、高205公分,腹部刻有代表「桃園神社」社徽的菊花紋飾,已遭破壞磨損!
通往中門的階梯區分兩層,在中間平台左右兩側有一對「高麗犬」,又稱「貊犬」或「唐獅子」,是守護神社的聖獸,與台灣廟宇的石獅作用是一樣的。石獅原本有兩對,台灣光復後,皆遭拆除,這一對是民國75年依舊照片仿製的,為什麼叫「高麗犬」?因唐朝文化東傳,經高麗到日本,所以日本神社像獅子又像狗的神獸,是經高麗傳過去的,所以稱「高麗犬」!
階梯盡頭是「中門」,它與鳥居都代表界定神社不同空間屬性的作用,進入「中門」就進入神社的核心,現為忠烈祠祭祀空間與神社文化園區的分界點!
「中門」左右兩邊是以木材環繞拜殿與本殿周圍的圍牆,此圍牆稱為「枅垣」,用以界定神域範圍,其材質有木板、竹子、禾桿、石塊及磚塊等,具規模的神社有四重之多,桃園神社「枅垣」是以檜木製作,於民國75年重建的!
進入中門是拜殿前的廣場,「拜殿」是一般朝拜者,列隊祭拜的殿堂,祭拜時有奏神樂、跳神舞,是全區最大的殿宇,與台灣廟宇的正殿相同!
繞過拜殿正後方就是「本殿」,「本殿」又稱「神殿」,面積雖然不大,但位於神社高台之上,地位最高,這與神社祭拜程序有關,因為一般參拜者,只能在拜殿祭拜,只有主祭者方能進入。要進入「本殿」必需先登上五級洗石子階梯,再上七級木梯,梯面極小,級深半履,俗稱「半步梯」,無法容一腳平踏,目的在使主祭者必須低頭注視腳尖,謹慎上下,以免摔倒,因而產生神聖嚴肅謙卑心理,現供奉有革命先烈及國軍官兵外,尚有因公殉職之軍、警、消、民等個人靈位!
「桃園神社」不僅整體建築完整,管理維護良好,自導式解說牌非常詳盡,讓參觀者一目了然,而且風景優美,綠草如茵,可遠眺桃園市區,沒有虎頭山東側的喧囂,是一處值得參觀及休閒的好地方,趁現在「鯉魚流光祭」來感受一下非常日本的桃園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