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經學文獻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天心:不過我覺得還是注經比較重要。

黃生:你都找不到靶子註什麼經,做名詞翻譯嗎?你註經是為了針對什麼,否則你的註經就變成經文翻譯,以及文本考據批判學。你看卡爾·巴特的《羅馬書釋義》。他自己寫了好幾版,這就是註經。

天心:看來你認為經文翻譯和文本考據層次很低,但其實《五經正義》就是經文翻譯。

黃生:層次不低,反而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不符合對「經」的期待。一旦使用文本批判學釋經。你的對象立即從「經」變成普通歷史上的文獻了。高等批判可以是一種方法(method)但不應該成為研究經的取向(approach)。

天心:文本批判學旨在發現文獻在其文化和時代中的原意,這部份我懂,這種方法假定了一個世俗的視角,否認聖經超自然默示,但為什麽兩者會有衝突?

黃生:很簡單,當你把聖經判定純粹的歷史文獻時,他的神聖性就會被消解,聖經就變成純粹人類在歷史下書寫的文字,而不具有自上而下的「啟示」意義。類比來說,中英聯合聲明是一份歷史文件,他的潛台詞就是現在沒有效了。當我們說聖經是默示得來的時候,我就肯定他揭示了真理,超越歷史了。所以是「經」。這就是林安梧錯誤的地方。

天心:歷史文獻代表它已經死了沒有效了?為什麼歷史文獻不可能活?

黃生:歷史代表他受歷史局限。

天心:那不受歷史局限的叫什麼?

黃生:神啊!所以才叫「經」啊!

天心:所以在這個理論下所有文獻都是死的?

黃生:都是可以通過建構文字背後的歷史、文字演變來了解。但是他所傳達的意義就被文字固定住了,譬如曾老師常舉的例子,學而時習之,你如果理解成複習,在文本批判學下就是錯誤的理解。

天心:就我的觀點而言,無論聖經還是儒家經典,它們既有受局限的部份,也有永恒價值,並不衝突。

黃生:你的永恆價值實際上變成基於你而不是基於文本自身具有永恆價值。

天心:這就是六經注我嗎?

黃生:換句話說,你就算沒有這些文本依然會認同這些價值,因為這些價值本來就是你或者更廣泛來說是人自身的能力可以獲取的。但是啟示就不一樣了,沒有啟示你永遠不會知道,這就是為什麼天主教的聖經觀是很奇特的,因為他建立在耶穌神人二性上面,聖經是徹底人的話,他也徹底傳遞了神的話,這種「徹底性」是歷史批判學所不承認的。

天心:「沒有這些文本依然會認同這些價值」,四善端應該是個例子吧,四善端當然不是孟子講出來才存在的,只是他定義出來,講出重要性就夠了,也可以讓本來不認同這些價值的人了解。歷史批判學不承認,不代表不存在,只是他們不承認吧。

黃生:你可以這麼理解,普通的文本就像一本菜譜,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在原本的基礎上越做越好,做了許多改進甚至是修正。但是聖經就像滿漢全席,一下子把你所需全部都給你了,隨著時間流逝,你會感嘆這宴席真是越吃越多,你對這宴席的理解也越來越透徹。但是宴席本身沒有變化。

天心:所以這個比喻跟歷史文獻的關係是?

黃生:菜譜就是純粹歷史文獻,他告訴你的材料、做法、用具等全部是基於當時的歷史背景,而你現在可以根據菜譜完全改變這些東西。

天心:而我認為只要我根據菜譜去做,雖然有所調整,但菜譜還是有用的,是活的。

黃生:是啊,但這種調整不在於菜譜而是你,這就是區別啊。

天心:但如果聖經沒有人去讀,宴席沒有人去吃,它一樣是死的。

黃生:宴席不去吃,他本身還是宴席。

陳生:天心,我覺得需要轉方向了,偶像,經典,機構,儒教(或者說中華文化)這三方面都是滅絕,或是被奇怪把持了,所以繼續往這邊轉,毫無意義,現在的人甚至比清代的文人還要落後。

天心:所以我覺得關鍵在有沒有人讀,聖經文本也沒有在調整吧。

黃生:這就是你把聖經當成什麼了,你持有歷史文本觀點,他就是不改變的,就是講了幾千年的歷史、神話。但是你把他當成神聖文本,就不是如此了,他本身就指涉聖言,他的價值在於他自己,沒有人讀,他還是聖言。他不是人的附庸。

天心:所以我如果把儒經當儒經,它就還是儒經?

黃生:是的,如果你將這些文本賦予神聖性,那麼他的價值就在於本身,而人要做的就是不斷去再次閱讀他。

陳生:並不,你的儒經,誰承認。近代以來不同的受儒教影響的人,援用各種方法試圖讓他活起來,最後還是死掉了。

黃生:這句話倒是切中要害了,為什麼註經不流行,不是註經不流行,而是其他人不接受你註的是經。

天心:這倒是其次,本來從孔子開始其他人就不接受他講的是對的,用陳生說法就是從孔子開始就不受承認,漢代承認的也不是孔子主張的。

黃生:這其實很重要,註經沒人看嗎,不,一堆註解聖經的書,哪怕是垃圾都有人讀。不信的人完全可以把聖經當文學作品研究啊。

天心:像宋元明註解嗎哈哈哈?垃圾都有人讀,就有我這種蠢人去研究。所以重點是在讀的方法,而不是它的本質?

黃生:不,是他的本質決定了你閱讀的取向。而本質由你信仰決定。

天心:這不是循環了嗎?我的信仰決定了它的本質,它的本質又決定我的閱讀取向。

黃生:你的取向是你信仰影響下產生的。

天心:所以就是信不信的問題,信不信的問題就無法論證了,因為論證了也可以不信,不用論證也可以信。又回到一開始,經學有沒有死,就是信不信的問題。

avatar-img
29會員
870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心居 的其他內容
天心:假如我們研究出某個經學家對經只有信仰,那麼他大概不能稱為有學問了吧。這會不會跟中國有沒有哲學的爭論很像,當我們拿西方那套東西去套古人,發現套不上去啊,他們就不會那樣子思考,就沒結論了。
KW:經學的確是死了,像上帝已死也不是說宗教不存在。
陳生:天心,你看:劉怡君的《援經入律——《唐律疏議》立法樞軸與詮釋進路》,這就是我上次和你說的經學具體運用的研究之一。
天心:「經學家有兩種,一種為思想家型,他們受了經學典籍的基本教育,而經學典籍在他們思想中發生各種程度不同的作用,他們並非以傳經為業的經學家型人物。而由二戴《禮記》、《易》十《翼》、《春秋》三《傳》可知另有一批經學家,以某一經為中心,作了許多解釋和創發的工作。他們順着所治的經以形成他們的思想⋯⋯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陳生:汪應辰《桐源書院記》說:「是心即書室也。吾能潔修神明之舍以讀吾書,則《論》、《孟》、《庸》、《學》之四書不在方冊,在吾丹府之中矣;六經子史之旨趣不在篇簡,在吾靈臺之內矣。」經學有沒有死,看你的表現咯。
天心:假如我們研究出某個經學家對經只有信仰,那麼他大概不能稱為有學問了吧。這會不會跟中國有沒有哲學的爭論很像,當我們拿西方那套東西去套古人,發現套不上去啊,他們就不會那樣子思考,就沒結論了。
KW:經學的確是死了,像上帝已死也不是說宗教不存在。
陳生:天心,你看:劉怡君的《援經入律——《唐律疏議》立法樞軸與詮釋進路》,這就是我上次和你說的經學具體運用的研究之一。
天心:「經學家有兩種,一種為思想家型,他們受了經學典籍的基本教育,而經學典籍在他們思想中發生各種程度不同的作用,他們並非以傳經為業的經學家型人物。而由二戴《禮記》、《易》十《翼》、《春秋》三《傳》可知另有一批經學家,以某一經為中心,作了許多解釋和創發的工作。他們順着所治的經以形成他們的思想⋯⋯
陳生:歷史系的人就是笑我們在做讀書心得,他們說我們就是翻譯,寫一下說什麼罷了。
陳生:汪應辰《桐源書院記》說:「是心即書室也。吾能潔修神明之舍以讀吾書,則《論》、《孟》、《庸》、《學》之四書不在方冊,在吾丹府之中矣;六經子史之旨趣不在篇簡,在吾靈臺之內矣。」經學有沒有死,看你的表現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覺得我現在可以講解心經欸 😙 我真的超級可以講欸 但我沒有「德」也沒有足夠的「福」 所以我不適合特意為人解說,會沒有能量成就傳達 不過可以自述寫文做為札記 其實心經的幾乎每一句話都貫通整篇也貫通每一句話 而且非常循循善誘的慈悲心像是在輕輕推著幼幼班小朋友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你覺得讀聖經是一件困難的事嗎? 讀經時,你會不會覺得聖經的內容很難理解? 讀經後,你會不會覺得讀完了卻一個字都記不住,神的話語就如水過鴨背,對你的人生不起一點波瀾?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是」, 那麼,這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可能對你日後理解聖經中的內容有所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我覺得我現在可以講解心經欸 😙 我真的超級可以講欸 但我沒有「德」也沒有足夠的「福」 所以我不適合特意為人解說,會沒有能量成就傳達 不過可以自述寫文做為札記 其實心經的幾乎每一句話都貫通整篇也貫通每一句話 而且非常循循善誘的慈悲心像是在輕輕推著幼幼班小朋友
近一個月在唸《大悲咒》、《心經》和《金剛經》,抝口的咒文現在唸得比較順了,在誦讀《心經》時,腦海偶爾也會出現之前看的《唯識》一書中,關於一切都是意識的說明,在誦讀《金剛經》時,也感覺是另一種方式說明的加強版。 雖然古典用語,不是很理解「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的意思,裡面好多句都是這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你覺得讀聖經是一件困難的事嗎? 讀經時,你會不會覺得聖經的內容很難理解? 讀經後,你會不會覺得讀完了卻一個字都記不住,神的話語就如水過鴨背,對你的人生不起一點波瀾? 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是」, 那麼,這篇文章提出的方法,可能對你日後理解聖經中的內容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