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06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雪見、北坑駐在所—一趟臨時起意的小冒險,與泰雅舊部落的相遇

2023/8/10-11

因大雨取消的高山行程,在一行人不死心的堅持下,轉而來到雪見遊憩區,輕鬆的走了一趟兩天一夜的古道探尋。位於苗栗山區的北坑溪古道路況良好、林相和氣候皆宜人,是許多人做一日健行的去處,也可以順著古道走到底,前去觀賞巨大的大板根。此行目標的兩座駐在所—雪見與北坑,並非位於林道上,而必須順著林道旁的陡坡下切一段距離,是一些喜愛古道、遺跡的山友才會特意造訪的地方。

距離林道口較近的雪見駐在所,如今只剩殘餘的駁坎,而未能見得實際的建築物,在恰到好處的光影下,卻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而更加深入林道的北坑駐在所,雖地處位置更偏僻,卻保存著相對完整的建築物,雖然已在時間的磨礪下傾頹坍塌,卻保持著整體建物的輪廓,也能在四處找到曾經在此生活的先民遺痕。在明媚的林道上,我們眺望著無緣的雪山稜線慨歎;在淅瀝的雨聲中,我們步入了僅存於歷史中的舊部落;在淒美的夜色中,我們暢談著曾經的記憶。

這是一趟臨時起意的小冒險,也是我在8月底入伍前最後的一場山行,當時的自己並不知曉退伍後的工作與生活將如何改變,但憑著對山林的喜愛,與夥伴們再次踏上山徑。追索著前人的生活軌跡,我們走上了古道、走入了歷史、也走出了一段乾淨、純粹、而歡愉的回憶。


霧林帶的雨

走在夏季的霧林帶,中海拔的氣溫涼爽得剛剛好,短褲加上越野跑鞋的搭配也讓身體感到一股輕盈,我們從林道下切,搜索著殖民者留下的痕跡。2023年夏季,原先排定的雪西劍行程因大雨取消,不死心的一群人決定避開幾天密集的強降雨,轉而來到苗栗山區, 探訪北坑溪古道上的兩處美麗遺址—雪見、與北坑駐在所。停妥機車後,我們背上行囊走上沙沙作響的司馬限林道,陽光時不時穿過樹梢,落下美麗的光束。說來也怪,一向最討厭走林道的我,登山的幾年間走過的林道卻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大雪山230林道、四季林道、嘉平林道、古魯林道、銅山林道、丹大林道、萬榮林道、820林道、大鹿林道、以及這次的雪見林道,還不曉得有沒有漏掉的。

但往往在探勘和尋找遺跡的路線上,林道幾乎是難以迴避的,畢竟這些林道本身就串連著當代人們的生活軌跡,為了親近當時的軌跡,我們自然也得走上這些時而破碎、時而完好的迂迴古道。平坦的雪見林道就像所有走過的林道那樣,剛開始覺得新鮮、幽靜,卻在時間的流逝中成了背景白噪音般的存在,只能靠著沿路的閒聊打發徒步間的寂寥。不久後的轉彎處是我們的第一個下切點,在這種人潮較多的林道上,將大背包直接扔在路邊還是有點不安心,於是照計畫下切了十來公尺後,再將背包放在引人耳目的草叢邊,如此才安心地背著單攻包往駐在所下切。

「是說…這條路是不是有點陡阿…」

甫下切,出乎意料的坡度立刻讓人忍不住發出感嘆,回程還得從這而切上來一次,不免在心中敲了幾下退堂鼓。經過無水的乾溪溝,坡度變緩了些,走起來也輕鬆不少,有趣的是明明一路下切,卻能在接近駐在所的路上發現「雪見山」的三角點,真不曉得當時的測繪者是怎麼選擇這個地點的。抵達駐在所時已時近中午,陽光從斜上方射入林間,身後的整片駁坎堆疊至超過3米高,層疊的樣貌猛一看還有點兒像瑪雅金字塔,在陽光襯托下更顯得神聖而靈性。雖說早已沒了建築物的本體、在遊記裡大多也被視為相對無趣的遺跡,在恰到好處的時機與天氣下,反而留下了不輸北坑駐在所的深刻印象。

陽光下的雪見駐在所駁坎,似乎透著某種帶有靈性的光影。

雪見駐在所位於北坑溪與大安溪匯流口的西北方稜線上,海拔1460公尺,也是北坑溪古道上泰雅族人早年的重要居住地。駐在所建立於西元1923年,也曾在附近建立過蕃童教育所等設施,直到12年後台灣總督府的政策考量下,將泰雅族遷往更接近平地的部落後才因此荒廢,留下如今僅存駁坎的模樣。雪見駐在所所處的稜線位置恰好能遠眺遠方的雪山山脈,由於山脈長年積雪,此處也才有了雪見的美名,而在泰雅語中則被命名為Van-balak,指「獵捕山羌的地方」,也是早年居民的獵場之一(尋路.循路 台灣原住民古道空間資訊網—雪見駐在所)。

而我們這次所走的司馬限古道,並非曾經的北坑溪古道,而是於西元1960、70年代由國民政府為開採林業資源而闢建的道路,自大湖、中興派出所一帶起,深入大安溪33、37林班,最終可接上廢棄的大鹿林道西線,全長47.8公里。至於那條真正的北坑溪古道,則是如同隱身於大鹿林道東線平行時空的高嶺古道一樣,藏身於司馬限林道下方的平行位置上。最早闢建於日治中期的1923年,全長74公里的道路連接二本松羽田村台,並與霞喀羅古道南段相連形成完整的理蕃路網,也是原住民古道中,僅6條南北向的古道之一。目前古道路況大多坍崩,已成為古道探勘的愛好者們才會探訪的半探勘路線,但沿途的眾多駐在所遺蹟,仍深深吸引著被台灣山林遺跡擄獲的心靈。

簡單用過午餐,踩著滿地的落葉回程,氣象預報精準得嚇人,天色轉眼變得灰溜溜的,密林下的溪溝也變得晦暗,一瞬間似乎來到了天黑前僅剩餘光的時刻。雨滴輕輕落了下來,森林裡充滿與水的氣味,打包好重裝,幾人穿上雨衣、幾人打起了傘,我們在包裹了一層水氣的山徑上繼續走著。來到北坑山登山口,順著右側向下延伸的林道前進,路況開始變差、囂張的植被也開始橫生在路上。往北坑駐在所的岔路就在路旁植被的空隙間,對照著地圖的位置,從綁著無數布條的缺口處下切。

雨勢變得更大了,陡峭的下切路卻不太方便撐傘,只得乖乖穿上雨衣加緊腳步,只求能盡快抵達駐在所。跨過濕漉漉的倒木、再撥開眼前水濂般的芒草,拐了個彎,半掩在地表的木造屋頂赫然浮了出來,四處散落的玻璃瓶與鐵皮,以一種荒廢頹委的形式記敘著曾經的故事。曾經的這裡是北坑溪古道一帶的行政中樞,駐在所建設於1923年,因地處接近大安溪北源而被稱為「北坑」,周圍設有教育所、彈藥庫、交易所等設施,如今留存的木造建築則是林務局日後在原址上改建的木造工寮(尋路.循路 台灣原住民古道空間資訊網—北坑駐在所)。

留下大部分的人力在駐在所旁的空地搭帳,雨勢未歇,探索遺跡的任務就留給明天吧,幾人拎起小背包沿著迂迴的山徑朝著流水聲前進。北坑溪駐在所旁的水源是穩定的溪流水源,冰涼徹骨的溪水澄澈透明,帶有溪流特有的甘甜味。拿著濾水器當吸管,蹲在溪裡大力吸了好幾口,那是取水的人最大的福利,也往往是我最享受的時刻。由於體力相對較好,每次跟社團上山總是負責取水,卻也因此能夠見到不同營地的水源景致,或許過程辛苦了些,卻是自己很喜愛的差事。

徒步的聲響

霧林帶的夏夜,即便有雨勢加持也不至於太冷,蓋著新買的睡袋似乎還有點太熱。悠閒地等到太陽照進林間、鳥禽的晨喚都要暫歇時才心滿意足地起床用餐,大概是近期上山最悠哉地一早了。踩著拖鞋在營地邊閒逛,木造的建築因腐朽而傾頹,呈現半邊沒入土裡、半邊翹起的頹唐姿態,蹲在工寮旁從側面的縫隙偷窺著內側,卻只剩荒蕪難辨的廢棄物。

大學接觸登山,意外的開始了追尋古道遺跡的旅程,沉醉於台灣豐厚繁複的歷史迴路,開始試著更深入的瞭解這片土地的曾經,也開始搜尋那些曾經與現在交疊的巧妙空間。而這也是在台灣的山林中得天獨厚的資源—大多數人提到台灣的山,總會聚焦在「超過268座超過3000米的高山」、「全世界高山密度最高的國家」等;熟悉生態的人或許會說,因地處熱帶、海拔又拔起近4千米,讓台灣獲得了從熱帶直逼亞寒帶、甚至高山寒原的多變氣候,孕育了驚人的生物多樣性;而在古道遺跡這個相對更冷門的科別中,我們卻依舊擁有難以置信的豐厚資源。原住民們生活在島嶼各處的聚落、痕跡,外來政權統治下的開發建設,直到國民政府接管後的林業開採與基礎建設,都在台灣茂密的山林間留下了密布的痕跡,也讓台灣的山林成了一本活生生的史書,將這座島上發生的一切全都忠實地保留、並呈現給往後的人們。

我們走在立體的書頁中,翻看著豐盈的破敗,佐以書面上對這一段段歷史的描述,推敲著百年前的情貌。離開營地前,我們切回林道,昨天大雨洗禮下的越野跑鞋與羊毛襪濕漉漉的,第一次在雨天穿越以跑鞋行進,還是需要點時間習慣。走上林道岔,我們並沒有回頭,而是繼續深入林道,前往遠在林道末端的大板根。距離林道口約10k處的大板根是這一帶的景點之一,也是比較多登山客會選擇前往的地方,或許比這次造訪的兩處駐在所還熱門些。

走在林道上,時間過得很快,停在神木前的溪溝午餐時竟已過午。行走這件事情在許多面向上都被和寫作這件事並列比較,甚至許多偉大的作家、以至於思想家,都將走路的過程視作思想與靈感的發源地。德國哲學家、詩人、文化批評家、兼作曲家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曾說過:「所有偉大的思想,都源自於走路」;英國博物、地質、及自然學家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同樣以喜愛散步聞名,住在肯特郡的每一天幾乎都要在那條佈滿細沙的「沙徑(Sandwalk)」散步個好些時間;幾乎被譽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博物學家、散文作家、詩人、哲學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也曾在1851年的演講、後被節錄成冊的隨筆「梭羅散步(Walking)」中,提及了大量對於走路的看法,短短兩萬字的文字甚至被視為其思想精華:

「我只要在房間待上一天,身體就生鏽了。」
「我說的散步和運動可是沒半點關係,所謂運動,就像病患按時吃藥—
或像按時舉舉啞鈴或椅子。而散步本身,即是一日的挑戰和冒險。」
「只要散步兩、三小時,我便能踏上我所期盼的陌生國度,
有時會發現不曾見過的農舍,那時我心中的感動便宛如發現達荷美王國的領地。」

獨自一人的徒步使人思想清晰,而與夥伴共同的徒步,則似乎能醞釀更多話題與情愫,平時未曾談及、沒空深究的話題,在徒步的過程中都成了難以取代的調劑。走在自然環境中的我們,享受著環境給予的美好與驚喜,同時,也探勘著彼此內心的想法。走著走著,雨又一次落了下來,水滴打在傘布上的聲音透徹清晰,腳下的碎石、頭頂的枝葉,交相散發著節奏各異的聲響。

「這或許真的是我最後一次和社團上山了。」我思索著。

但此時的我沉浸在交響樂般的雨中,大腦在徒步的安撫下平靜而透明,這四年的生活,我並未留下遺憾,此時的我走著,未來的我也將繼續走著。只要路還在、山還在、水還在,我們就永遠都在,也永遠,都將這麼一步步地,走著。

或許這真的是最後了,但只要山還,我想我們總是會繼續走著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