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七日書第三天:我與母親

說起百感交集、盤根錯節,而且還是家人,那麼肯定是我與我的母親。

從小,我就知道自己異於其他男孩,心思細膩、多愁善感。但同時也比別的男孩更加體貼,更懂得觀察他人的情緒。

出於生理上的差異,大家也都理解,爸爸比較疼女兒,媽媽比較疼兒子,我們家也遵循著這個古人的傳統。

想當然爾我跟媽媽的關係是蠻好的,特別是我與其他不解風情的直男不同,比較能夠體會女性的想法。


出於這個原因,我對母親的個性算是瞭若指掌,也因此更受不了她那種自卑感叢生的態度襲捲我們整個家。

家裡的長女,雖然是外婆的第六胎,卻是女生的第一胎,在二三十年前那時候,勢必得擔負著一切家務事。小學畢業後就因為家裡困苦沒繼續念書,每天幫忙農事、煮飯、伺候著哥哥與爸爸們,媽媽就是在這樣子的環境下長大。

外婆很早就中風,哥哥們也出門工作,十八、二十歲出去工作的母親一回家也要擔負家事的責任。

出於學歷低、在家裡始終做著跟家庭有關的事情,沒有出外長見識的母親便漸漸養成了一種自卑的性格。


這種自卑性格幾乎是沒有藥醫的,我們這一類人,既不想自殺,也不覺得自己有能力過上頂好的生活。終其一生就是安安穩穩的過著平凡日子,只要盡可能的努力活下去便好。
就是這一種自卑的性格,讓她不管走到哪裡都覺得自己被針對、歧視、其他人看不起她。這種對號入座的被害妄想,從她的家人、到父親的家人,到她出社會後接觸的同事,無一倖免。


出生在不同年代,父母含辛茹苦養大的我,自然不像她一樣擁有這麼深的自卑感。有時想透過自己後天體貼與懂事的魅力告訴母親,那些事情不是這樣子的。

為何不是這樣?當你接觸越多人,你就會越發現,多數人根本連你是誰都不在意,談不上瞧不起,是根本毫不在意。


當他們毫不在意的時候,就更不可能看扁你,因為他們連你都不想看。


唯有在意你的人,或者羨慕你的人,才有可能看扁你,因為他們自己沒有那些生活、快樂、幸福。

也就是出於這樣子的立場,我常在母親近幾年身體不舒服、或情緒不穩定時,與她正面衝突。我想告訴她,很多世界上的認知她都想錯了,只要她往正確的方向想,她就不會那麼痛苦。

一次,談到現代女性把自己的處女情節看得很淡泊的事件,我因此跟她吵了起來。

她一直堅持,女性自始自終都必須把那件事情視為是畢生的價值。

我則是堅持,女性的價值早已不再以這件事情來定義,更多的是用社會上的貢獻、成就事業的自我展現來實現。

我不斷地問她,為什麼她會那麼在意,不斷地逼、不斷地逼,到後來她直接把她手上的瓷盤重重的摔在地上,爆哭後上樓走掉。

對她來說,她情緒激動時,不接觸、不互動,是最好的解藥吧。

這個自卑的性格也影響她看待任何事情的角度,例如,她覺得很多食物都添加不健康的成分,藥局與超市販賣的奶粉成分不同...等等。

已經六十七歲的母親,在我眼中,就是活的很辛苦的女性。

或許那些與她衝突的日子與時刻她並不會感激我,往後我也不太會這麼做了。但我仍然會用其他方式跟她訴說,這個世界不是這樣子的,有更多更好的一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與我有關的任何千情百緒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