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台灣房地產回顧24Q2》試問春光今幾許,猶有三分之一~央行楊金龍總裁再度提醒泡沫經濟~不見五陵豪傑墓,無酒無花鋤作田

20240616 16:00 全文完

由於提升「存款準備金率」同時攸關股市與房市,於《逃蛙園記》與《盜井筆記》同步發行

raw-image

當然,一切為了慶國……

你是否也有「蛋蛋」的憂傷

  1. 為自導自演恐嚇案道歉 「Linbay好油」林裕紘:未來避免評論農政 2024/1/16
  2. 新雞下蛋「市場供過於求」 農民憂蛋價崩盤:恐直降至35元 2024年02月25日
  3. 好油被抓蛋價開始下跌!律師揭這些人賺到流油 他籲餐飲業應同步降價2024/06/09
  4. 蛋價直直落…早餐店加蛋還要20元 業者「不見降價」原因全說了2024年6月14日
  5. 蛋價創2年半新低!卜蜂、大武山直指3原因:與蛋荒有關 2024-06-14

一個活生生的「經濟學課程」教會你什麼?

據養雞協會雞蛋產地交易行情顯示,過去一個月來,每台斤雞蛋批發價從45元跌至37元,跌幅17.8%;綜觀一整年,批發價更從去年10月均價55元,一路降到今年6月只剩40元,跌幅逾27.3%,是近二年半新低。

從缺蛋到雞蛋過剩,背後成因其實早有端倪。「其實就是賭錯方向!」~而蛋價大跳水的最直接原因,就是供需失衡。

價格應該由「市場供需」而決定,如果加入人為蓄意哄抬,製造恐慌情緒及假性需求,等投機狂潮退潮後,任何市場參與者都是受害人。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新青安2.0」簡直是「房市安非他命2.0」,銀行、建商、投資客抓到規則漏洞,拼命鼓動市場情緒,製造人為恐慌及假性需求,問題是退潮後呢?

其實台灣央行的決策很理性,只看你懂不懂得解讀,上次央行例會後,楊金龍教授上了「日本泡沫經濟」課,這次則是「美國次貸風暴」,而且警告銀行及新青安貸款戶,要衡量自己還款能力。

但央行只能循循善誘嗎?本蛙告訴你央行可怕那一面。不要急者進場,哪次投機狂潮後,會有好下場的,學會房地產知識,學會慎選標及時機,才是當務之急,市場永遠都在,房貸長達二十年,壓低本金比利息更重要,暴跌時勇敢進場,別隨著市場恐慌進場,房市「平均地權條例2.0」7月1日才生效。

「新青安2.0」成為「房市安非他命2.0」應是執政者始料未及,難得建議大家一定要去看,不然只好請「切小」寫讀書報告……會單獨發行一篇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

如果不是親身體驗中港澳房市崩盤,不知道何謂海市蜃樓

呃,大陸人都知道台灣同胞,都是咱的同族,呱,都叫咱們「井底之蛙」,也就是沒有同胞愛,不關心祖國大事。其實若不是成都及昆明親戚一直介紹買房,本蛙也不會注意到當地房價飆漲、崩跌現象,看到之前的瘋狂,比照今日的沮喪,奉勸一句,「井底之蛙」咱當就好。

當然,中國大陸是典型「土地財政」機制。在台灣有類似現象,但規模沒那麼龐大,自然也沒有這麼強後座力,不能硬套模型。

很多人說過,中國經濟相對封閉,共產黨沒有救不起的產業,又說房地產是「土地財政」基礎,中國不可能不救,不然會引發社會動盪,甚至影響共產黨執政基礎。你現在覺得它是不救,還是救不起,還是以上皆是。

中國政府砸1.3兆進場買房 「史詩級」517新政能救房市嗎?2024-05-27

中國房市慘!50萬人失業、自砍薪水90% 業內人悲痛:這行業被拋棄了2024/05/21

中國房市坍塌 老牌房企被爆3小時裁掉所有員工2024-06-14

但是香港可就不是「土地財政」,而跟台灣一樣是自由經濟,單純熱錢湧入炒作,總有曲終人散的時刻,結果一樣是崩盤。別再自欺欺人了,以為香港金融及地產是經濟雙柱,中國有義務維持香港穩定,多少人說香港房市不會倒,政府一定救市,看看事實吧,2022年跌到現在了

  1. 香港土地及建物供給比台灣更緊張
  2. 香港人比台灣人更愛炒房
  3. 香港經濟比台灣更依賴金融跟地產

不客氣的說一聲,香港了不起「黑警進駐」,台灣你敢保證中國一定不封鎖、不射飛彈、不武力犯台,當然你可以繼續「安居樂業」,但不要對自己催眠太多,總是要有風險意識。


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二次提到泡沫經濟,這次是雷曼型的「次貸風暴」……

還記得吧,上次是「日本泡沫經濟」,其實央行很少提這些,因為涉嫌恐嚇。

楊金龍提醒:申請新青安房貸 注意財務管理 2024年6月14日

央行祭第六波信用管制 賴正鎰:盼不要溯及既往、同業也要自我約束 2024-06-13

很難理解「賴爭議」理事長,這個時候是真的居安思危,還是繼續黃鼠狼給雞拜年?

賴正鎰說,房市現在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熱,只是持穩,一兩個建案熱銷的排隊行銷手法,並不能代表房地產現在過熱了。另外,他再度對同業提出呼籲,希望各縣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能約束會員,希望同業間要互相自我約束,不要為難政府,逼政府出招。

台灣央行屬於「學者型央行」,決策很少出人意外,也不脫道德色彩,總讓人覺得還想普度眾生,即使眾人都知銀行、建商、財團無教化之可能,還是「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卻忘了「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

央行深深知道自己的可怕,於是嚴格約束自己言行,搞到最後被當成普遍級笑話~意思是你未成年,也可以加入一起嘲笑~還是強調一句,你不知道央行的可怕


先聽一下央行會後記者會:

跟房地產相關有幾個重點: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天表示,央行會記取金融危機教訓,持續緊盯房市,後續將關注○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放款集中度)、以及□金融穩定等兩指標。

先前美國因房價泡沫破滅導致「次級房貸風暴」,進而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央行會記取這些教訓」,將密切注意房市,不希望有失誤。

其次,央行將關注房市對金融穩定的影響,看■不動產貸款的逾放比,以及●壓力測試;央行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在持續升息及房價掉百分之四十,這兩個情境下,銀行資本適足率是否能夠承受

至於新青安是否造成首購族「信用膨脹」?楊金龍回應表示,很多人都在關心這個問題:

  1. 央行的立場就是藉機宣導年輕族群,申請新青安時要注意財務管理,不是只看目前要看長期
  2. 若是未來利率愈來愈高,內政部已經說央行再升息不會補貼,這個都需要考慮進去
  3. 加上五年期的寬限期也屆滿,房貸族是否會還不起債務,若是如此銀行也會受害

整理出央行「記取金融危機教訓,持續緊盯房市」的做法:

○關注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目前是37%,遠超過法定30%,央行不會強壓,但會注意跟處理。

□關注金融穩定:一、檢視不動產貸款的逾放比;二、不斷依情境做壓力測試。


央行升準不升息叫放棄打房?

央行沒有放棄國家的權利,即使是阿根廷、希臘、義大利

你會放棄李英愛嗎?呃,罹患癌症的家人嗎?

網路的「酸民文化」最大的問題是「嘴」,不需要理解問題本質,只需要找個缺口「酸」,大概沒人看得出,這次楊金龍總裁動怒了。

他說「新青安2.0」不是央行權責,而台灣央行一向太愛國而管閒事,於是他動了「存款準備率」,當然你可以繼續嘲笑,醫生治病的目的是要病人痊癒,而不是證明自己多強,他必須權衡所有情境,他當然可以升息三碼,誰管你受不受得了,法律保障他任期,必要時他一定做,叫「央行的獨立性」。

美國人還不是一路嘲笑FED理事主席鮑爾軟腳蝦,吐槽他不敢升息,結果他將利率從0~0.25%,一路狂升至5.25%~5.50%,一共升了21碼。從去年九月市場救命喊降息,FED就是不降,不要真的挨了巴掌,才發現原來打重了,還是會讓你當「劍九黃」~缺牙咩。

缺牙怕咬不動?那吃點別的……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寫[付費投資專題]要嚴肅,呃,不能引用《韋小蛙》痞子名言… 呱,請出《任蛙行》 呱,本蛙生平快意恩仇,殺蟲如麻,囚居井底,亦屬應有之報。唯本蛙《任咱行》被困於此,一身通天徹地膨風神功,不免與本蛙便便同朽。後世小子,不知本蛙之能,亦憾事也。 最大遺憾是對不起[散戶窮蛙],但版權及長期鬧場問題必須解決,用認真彌補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