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馬太效應出自聖經的馬太福音寓言

一名地主要遠行,呼叫三名僕人來

並分別給三位僕人5000元、2000元、1000元

領5000元的僕人,去做了投資,再賺了5000元

領2000元的僕人,也同樣做了投資,賺了2000元

領1000元的僕人,挖了洞把銀幣埋起來

主人回來後,驗收成果,獎勵了把金錢翻倍的兩個僕人

把1000埋在洞裡的僕人報告成果後,主人奪走他的1000元,並且賞給那賺5000的僕人

主人說: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

"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聖經很早就已經告訴全世界貧富差距的原因

懂得利用資源的人只會越來越強

不懂得利用資源的人只會越來越弱

而掌管世界5%內財富跟權力的人不會同情弱者,只會把弱者的資源在全部分配給強者

為何很多社交活動都會自動建立門檻,原因就是強者只想跟強者組隊分配弱者的財富

馬太效應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上的任何金錢交易都會有"稀缺心態"

人性對稀有的物品抱有害怕失去的本能

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稀缺性效應"的概念源自人性需求碰到有限資源供給之間的緊張關係

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稀缺性效應"是供給不足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稀缺性效應會放大了物品的認知價值,就像400年前的一朵鬱金香可以換一棟別墅一樣

任何金錢交易都會因為稀缺性效應自然產生"錯失恐懼"因而在加倍生成"失落感"

貧富差距不是大自然反應,而是人性開始有金錢交易後的情緒副作用


avatar-img
財經咖啡因的窩
179會員
1.5K內容數
投資心理學的核心地位 心理情緒交易占比70%:掌控交易勝率關鍵 市場波動常常引發人性的兩大情緒:貪婪與恐懼。這些情緒會驅使投資者做出非理性的決策,例如在市場高點追漲、在恐慌時拋售。 成功的投資者懂得對抗情緒,以理性和規劃來取代本能反應。 "市場上的成功,往往來自做不自然的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財經咖啡因的窩 的其他內容
在人性歷史的長河裡,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不過都只是400年後每一個金融風暴的翻新版。 每一次的市場瘋狂,無論金融行情的名稱、時間、商品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反覆上演。 這正是「明斯基時刻」的啟示: 明斯基泡沫模型為: 位移: 一場突發事件(如資金寬鬆、戰爭)激發人性的情緒波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 魚信任水,煮他的卻是水 樹葉信任風,風卻把它吹落了 他們的想法就是,我這麼信任你,你卻傷害我 後來才發現:
『誘餌效應』是一種行為經濟學現象,指在選擇情境中引入一個劣勢選項(誘餌),可以影響人們對其他選項的偏好,從而改變最終的決策。 這種效應通常被用於市場營銷和銷售策略中,通過設置一個不那麼吸引人的選項,來提升另一個選項的吸引力。 例如: 我們去看電影都會買爆米花 如果只有小桶50元跟大桶1
在人性歷史的長河裡,400年前的鬱金香泡沫,不過都只是400年後每一個金融風暴的翻新版。 每一次的市場瘋狂,無論金融行情的名稱、時間、商品如何變化,本質上都是人性的反覆上演。 這正是「明斯基時刻」的啟示: 明斯基泡沫模型為: 位移: 一場突發事件(如資金寬鬆、戰爭)激發人性的情緒波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 ----------------------- 魚信任水,煮他的卻是水 樹葉信任風,風卻把它吹落了 他們的想法就是,我這麼信任你,你卻傷害我 後來才發現:
『誘餌效應』是一種行為經濟學現象,指在選擇情境中引入一個劣勢選項(誘餌),可以影響人們對其他選項的偏好,從而改變最終的決策。 這種效應通常被用於市場營銷和銷售策略中,通過設置一個不那麼吸引人的選項,來提升另一個選項的吸引力。 例如: 我們去看電影都會買爆米花 如果只有小桶50元跟大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