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6|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投資心法】更新「槓桿」看法:談投資人「開槓桿」的三個層次(中)

raw-image

上週寫了一篇文章,談投資人「開槓桿」的三個層次。沒想到第一節談「以小博大」就已經寫了不少,只好把文章拆一拆,這篇來談「控制風險」。

上一篇文章的重點大致上是說,隨著在市場打滾的時間越久,就越能體會「槓桿」其實是個中性的金融工具,跟風險大小並沒有直接關係,更多是看人怎麼去運用而已。實際觀察,資金越充裕的投資者,通常比較能把槓桿運用好,而諷刺一點是,槓桿相關的金融工具特別吸引資金較少、經驗較淺的投資者去「以小博大」,忽略了很多這些產品之所以能「以小博大」,是以勝率低為代價去交換的。這樣的「開槓桿」行為,實際上就是把這個金融工具當作賭具來使用,長期下來能贏錢的不敢說沒有,但真的就是鳳毛麟角。如果資金少、經驗淺,不該長期進行勝率低的賭博,對自己沒什麼好處,這時候該選擇的是勝率較高的投資,像是買些優質股、定投美國或台灣的大盤指數型ETF,而如果這階段還是想享受一下開槓桿好處的,我自己過去操作過、也觀察了好幾年,覺得槓桿型的大盤指數型ETF還是值得考慮的。詳細內容請直接看這篇文章

第二種「槓桿」行為:控制風險

上一篇文章有一句說:

有些「開槓桿」的工具如果由懂得的人去運用、適當配置,甚至風險可能比不開槓桿還要更低一些。

今天來談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開槓桿是可以幫助投資人控制風險的。

比方說,假設現在是在2021年年底,市場行情很好,一直漲,股市來到高點,QQQ現在的價格在400元左右,你手上有100萬美元的閒置資金,想要投放到股市。不過,因為擔心市場已經漲了很多,不想買個股,想說就穩穩把錢100%都放在QQQ就好了。

這個方案當然是可以的,如果就這樣做下去的話,雖然買了就展開漫長的下跌,QQQ由高點的400元,後面最低跌到260元左右。如果按照這方案的話,你的100萬美元在2022年下半年時候最低會只剩下65萬元。但如果你不急著套現,一路放到現在,你當初的錢現在會變成124萬美元。

當然,如果有經歷過都知道,在2021年年底,其實市場已經有很多警訊出現,像是聯準會要開始緊縮啦,通膨數據也開始走高,雖然聯準會說是暫時性的,但似乎未來並不是真的那麼光明美好。這時你可能腦袋中想的是,現在就把100萬美元一口氣都投放到股市真的好嗎?但又怕錯失行情,會不會有更穩妥一點、風險更低的做法?

面對這種狀況,一般回答就是:分批投入。把100萬美元拆成十筆,每個月買10萬。如果以後見之明來看,這樣的做法簡直完美!買了之後就一路跌,跌了一年見底,剛好把100萬元都買完,然後市場就慢慢回來了。

不過人性都是買漲不買跌的,在2022年那種氛圍下,根本不知道會跌到多低,我們也不會知道聯準會的升息決心到底有多大、通膨會纏繞經濟多久,在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在美股市場持續被凌遲,自己的投資部位也不斷吃下更大虧損的情況下,上述方案說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極難。老實說我自己在股市也算是混了不少時日,但以2022年那種狀況,我自己也很抗拒貿然投入更多資金。

所以,時間回到2021年年底,我手上這100萬美元,看著不斷上漲的股市,在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下,到底有沒有別的方案可以做?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開槓桿

這回答聽起來很反直覺,我都已經「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了,你怎麼還叫我開槓桿?

不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上面提到,如果你現在把100萬元都押QQQ,從後見之明來看,後面最低剩下65萬元。

如果你覺得這回檔幅度很大,而且在剩下65萬元時,你也不會知道股市會不會繼續被凌遲,假設重演2000年科網泡沫情境的話,QQQ是可以從100多元跌到剩20多元,整個凌遲的時間長達兩年多。如果重演的話,100萬元就不是剩下65萬,而是只剩20萬,直接被砍掉八成之多,再後面要等到15年後的2015年,QQQ才重返100多元。

發生這種狀況的機率不高,但一旦發生,那種痛絕對是畢生難忘。如果我想要控制這個風險,但又想抓住假設QQQ一直漲上去也能跟到的機會,有沒有相應的策略?

答案是「有」!具體做法就是「開槓桿」再搭配「資產配置」的策略。

在上一篇文章,我介紹了槓桿型的大盤指數型ETF這種工具,假設你用QLD來代替QQQ的話,如果你的目的是想要保留約當100萬美元的QQQ的績效,假設後續市場是一直往上漲的話,考慮到槓桿型ETF的複利效果,買40萬美元的QLD大概就夠了,其他60萬美元考慮到未來是升息環境,拿去做固定收益既可以避險,又能賺些無風險回報。

如果你的做法是這樣的話,就等於曝險部位只有40萬元,其餘60萬元是零風險的。我們再用這個配置來演繹一下,如果2021年年底這樣做下去,後續會發生什麼事。

QLD在2021年年底的高點是90多元,2022年的低點大概是35元。

換言之,如果你把40萬美元在高點買入QLD,到2022年,最低剩下15.5萬美元。不過別忘了你還有60萬元的固定收益部位,那個部分假設一年收益率是5%,那麼到2022年美股最為低潮時候,你原本的100萬元投資金,在美股最慘時候,也還有78萬元。

相比之下,如果當初全部都買QQQ,你最慘時候是只有65萬的,差了13萬美元,這並不是一筆很小的數字。

更何況,在最為極端的情境下,假設科網泡沫的情境重演,若100萬元全部曝險,全部都持有QQQ的話,最慘時候會只剩下20萬元,後面要花15年時間才爬回來。

但如果是採取「40%QLD」+「60%固定收益」的策略,而科網泡沫重演,我不知道兩倍槓桿的QLD在QQQ跌掉八成的情況下還會剩下多少,就假設全跌光變壁紙好了,40萬美元全部消失於天地之間,因為你事先已經設定40%的曝險損失上限,所以在最慘的情況你也還是能保留60萬美元+固定收益回報。

再回到現實情境。如果在2021年年底採取「40%QLD」+「60%固定收益」策略,到現在的回報跟「100%QQQ」相比起來,到底差多少?

如果是「100%QQQ」(A策略),上面有算過,就是從100萬元變124萬元。

如果是「40%QLD」+「60%固定收益」(B策略)。QLD從那時候90漲到107,以40萬的部位來計算的話,就是從40萬元變47.5萬元。60%固定收益部分算年利率5%,兩年下來60萬元變66萬元。兩者相加,就是113.5萬元。

到目前為止,B策略還趕不上A策略,這是因為QLD剛經歷完一波深跌,才爬回前面的高點沒多久,複利效果還沒充分顯現。假設大盤繼續往上,B策略會逐步趕上A策略。

不過,即使不談未來,只以現在績效來看,若你在2021年年底的目的是控制風險,B策略已經幫你在2022年大幅控制了下檔的空間,而以這個為前提作為交換,我覺得短時間內這一點績效落差是相當划算的買賣。

大家看了這個例子,就理解為什麼我說利用「槓桿」搭配「資產配置」,是可以幫助投資人控制風險的。上述B策略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其他例子還有很多,像我在上一篇文章比較不鼓勵的選擇權買方,如果用這角度來思考,在很多情境下它其實是可以充當「保險」功能的,真的就是看人怎麼運用而已。這部分展開來談很複雜,要花很多篇幅,就暫且不論,以後有機會再另外寫一篇。

固定收益怎麼做?

這篇文章我最後想分享一個東西,就是以我個人實際的經驗為例,固定收益到底該要怎麼做比較好?固定收益說起來簡單,但真正要做,眉角也是不少。首先要零風險,公司債對我來說並不是真正的零風險,一是要綁一段時間,不夠靈活;二是仍有價格波動起伏;三是回本前提是持有期間公司不能倒;四是還是會有交易費用。

如果你把錢拿到銀行做定存,利率並不會真的很高。坊間雖然有很多銀行高利方案,但條件很多,要嘛叫你換匯才可以(即客戶要承擔匯兌風險),要嘛有時間限制(像是要拿多少錢開戶,給你半年的高利之類),反正他們的策略都是先想辦法把錢吸進來,後續再找理專跟你推銷他們家的金融商品,很難真的長久做下去。

我自己到底是怎麼做的?做什麼商品比較好?如何節稅?如何節省從美國到台灣之間的金流成本(我可以做到零成本)?下面的內容就是付費限定了。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美股投資十日談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