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8|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從《在教堂裡的一場演出》談考古的限制

raw-image

#看完最大的疑惑是吃海鮮的牙齒為何比較健康? #簡易判斷東方人與西方人的方式為是否有箕形門齒


1.基隆和平島地區於1626~1642年為西班牙殖民地,共殖民16年,直到1642年被荷蘭東印度公司驅逐。之後荷蘭將原西班牙之「聖薩爾瓦多城」改建成「北荷蘭城」。


2.諸聖教堂教堂遺址的歷史不只有荷西時期,向前還包括400~2000年前的鐵器時期文化層(鐵渣、鐵器),及3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圓山文化層(陶器、石器)。向後則包括清領時期(房舍殘跡)及日治時期(造船廠員工宿舍之磚砌遺構)。


3.第一次發掘:2011~2014年間,我國與西班牙團隊合作,執行「從文藝復興到新石器時代:西班牙在台灣基隆的堡壘及台灣南島民族的史前環境」研究計畫,於和平島平一路公共停車場進行考古試掘,及針對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時期的活動、與原住民的互動進行調查研究。


4.第二次發掘:2016年,發掘出疑似教堂之修道院的建築遺跡及其周邊之墓葬;共發掘出4具骨骸,其中有3具完整骨骸,另1具則發掘到頭部。


5.第三次發掘:2018年,「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發掘出末端祭壇、中間中廳及入口之平面面貌。與墓葬10具;圓山文化之陶罐、圈足、陶把手;十三行文化之印紋陶;中國貿易之陶瓷,如安平壺、克拉克瓷;少量歐式生活用品,如皮帶扣、十字架。


6.片中之專有名詞一:「克拉克瓷」,係指從明代至清代初年景德鎮為主出產的青花瓷。源於葡萄牙語Caraack,意為「巨型商船」;1604年,荷蘭人劫獲葡萄牙商船,將青花瓷運往阿姆斯特丹拍賣,該類瓷器於歐洲聲名大噪。


7.片中之專有名詞二:「安平壺」,又稱宋甕、宋陳甕、明瓷、龜甕、火藥罐,因台南安平大量出土而得名,實際用途尚不明。


8.片中之專有名詞三:「炻器」,係指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器。本意是石器。日本翻譯時為了表明其非石頭加工而成,而是經燒製而成,加上「火」字旁以辨別。傳統東亞未再細分介於較低溫的陶器與較高溫的瓷器之間的炻器(不需上釉)。


9.聖薩爾瓦多城位於教堂附近,然而並非同一時期興建,前者於1626年開始興建,後者則由考古發現之大量石材基底,基於和平島不生產石材,推測非殖民初期所建。


10.從人骨遺骸中無法直接判定為何種族屬,僅能判定年齡與性別,族屬需DNA鑑定才可知,其中顱骨的「岩顳骨」完整保存DNA的機率較高。


11.遺骸中除歐洲人外,還有以貿易為主的「馬賽族」(又稱巴賽族,為凱達格蘭族之支系)。


12.柬荷戰爭:1641年於馬來麻六甲建城堡,1642年驅逐西班牙佔領台灣,1643年與柬埔寨爆發金邊湄公河的「柬荷戰爭」;最主要目的令柬埔寨列密提巴代國王易卜拉欣,歸還先前收取賄賂。然而,文件尚未送達,荷蘭東印度公司代表彼得就於岸邊遭柬埔寨軍隊擊殺,結果1642年荷蘭打輸逃走後,1644年再打一次又輸。


  撇開一場沒有人(觀眾)、混雜古今中西樂器(骨笛、鹿角、長笛、鑼)、及沒有節拍的演出(非四四拍或三四拍)。本片提供了一般民眾認識考古與歷史的視窗,感受到考古奠基於證物的敘事。然而,考古的基礎同為考古的限制。


  奠基於物的限制一:感知經驗。除了有難以從當代經驗還原為過去經驗的問題外,更在於難以從物質推斷使用、甚至物質背後的精神,如:用途仍不明的「安平壺」。經驗主義者如休謨,透過類似性、鄰接性、因果性,以心理(想像力、信念)取代經驗事實的必然性,而非康德奠基於純粹理性,先於經驗的普遍性、必然性。


  奠基於物的限制二:考古作為一種科學,透過經驗累積歸納。然而,歸納的結果並非必然,亦是如同經驗的偶然。古物會被發現、發掘,即是一種偶然,如:諸聖教堂發掘出釘子及釘子上遺留的木頭,推斷過去曾有棺木,然而,該處卻未找到人體遺骸,再推斷可能遺骸被取出送至馬尼拉。或透過分析玻璃珠的化學成分得知配方,推斷燒製的可能時期與區域,然而,卻難以說明為何會發展出不同的燒製方式?是否同時有不同燒製方式的可能?


  突破考古的限制在於詮釋與體系性的方法認識古物;古物不只物質層面,還有文化層面。古物不只單一、特定的使用方式,更有與其他物連動的不同使用方式。古物非作為封閉、去脈絡、線性的對象思考,而是與環境、他者開放、脈絡、循環的互動關係下思考。

【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在基隆和平島諸聖教堂考古現場,一場跨領域的音樂演出,企圖在這個安靜沈睡幾百年的考古現場中,再一次創造聲音。│紀錄觀點

第一章:文化與歷史之島|小島大歷史-再現聖薩爾瓦多城|中文字幕

和平島B考古遺址

大基隆歷史場景再現整合計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