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擁有那無法比擬的美感,藏著你的氣息。
素描是所有繪畫的基礎,甚至是設計的基礎。運用簡單的線條筆觸,加上輕重緩急,就能繪製出各種畫面。
大綱
1. 前言
2. 學習素描的過程
3. 學習 / 授課素描的要點
近期在執行專案之餘,擔任設計家教。主打從零基礎開始由於時間有限,加上面對面授課,能夠承接的學生不多,真的很有興趣的人再聯絡我吧。
最新消息:請以官網資訊為主
電子書:基礎素描課程
課程進行到繪畫基礎(也就是基本素描)的尾聲,這段期間內,認為有些觀念是值得分享的,希望能幫助到其他想自學或初學素描的人。
再重申一次,此學習目的是學會基礎素描,未來能將素描的觀念,應用在其他技能或是領域上,而不是成為畫家。
由於是本科系出身,由素描老師授課,學習時間為每週兩堂素描課程,持續高中三年。
素描跟水彩是分開授課,並同時學習的;意思是在高一、二、三都有「繪畫」這門課,各自分為「素描」、「水彩」。
他們觀念相似,有老師帶的話,可以學習得更快。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始終以練習來學習,而沒有試著理解,更多時候我都在模仿。有時候光是具備模仿的能力,就能產出能端上檯面的作品。
最終我明白如何運用素描時,才理解那些知識,那時候的我剛高中畢業。
接下來我會以上述提到學習的內容,再分別說明該學習的目的,並補充其他我認為很重要,卻常被忽略的部分。
有些內容文字不好描述,需要實際看到操作,就只能盡量意會囉,當然你也可以來上我的課(開玩笑)。
家教的優點,能現場觀察你的習慣,馬上微調與找到對應的修正方式,給予你即時的回應。
這是觀察許多人以及學生時看見的問題。
關於執筆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部分是:施力點。
找到適合的施力點,可以保持線條的穩定度,也能大大減輕手的負擔
我們慣用寫字的握筆方式。在寫字時,筆移動的距離很短,幾乎以手腕作為施力點。
當我們繪製短筆觸時,看似輕鬆,卻忽略筆觸的線條數量遠遠超過寫字的筆劃,沒多久就會手痠。
當我們繪製平穩線條時,因為手腕移動距離短,導致線條崎嶇,無法保持直線與俐落。
依據不同的狀態,調整施力點
總之,記住繪畫的時候,不能只依賴手腕而已,久了你的手會壞掉,畫出來的線條永遠都不會在對的位置。
首要目標,僅需要找到對的施力點,並能繪製短、長,各自平穩且角度一致的線條,在這過程中,一邊學習運用不同的施力點來繪製線條。
素描是由很多點或線,組成面的概念。
學習使用線條來平鋪一塊面,並注意你的線條是否一致;避免下筆重,提筆輕的狀態,這會讓線條明顯有頭重腳輕的狀態。
如果線條為頭重腳輕的狀態,那在鋪面的時候,就會顯得不均勻,會見到明顯的斷層。
練習不同長短的線條,保持一定的穩定度。
由筆觸的多寡,堆疊出亮暗,避免用下筆力道去呈現亮暗面。
我會使用筆觸去層層堆疊,亮的地方可能沒有筆觸,甚至是淡淡的一層基本的筆觸,越暗的地方,所堆疊的筆觸越多。
這樣的筆觸,呈現的畫面較有空氣感,也通透清淡。
讓不同層的筆觸有些微的角度變化,堆疊的面會更好看。
更別忘了,亮暗之間是利用對比去襯托出來的。
我對人體的掌握還不足夠,能藉由光影變化來繪製大略的模樣。
有時也會嘗試「沒有筆觸」的畫法,使用自動筆繪製,或是使用密集的筆觸去繪製。
懂得繪製光影變化之外,我們需要的是更多的觀察,尤其是觀察那些細微的變化,例如反光,或是了解某些部分是錯視導致,而非真正的樣貌。
觀察,並掌握亮暗、光影變化,能在後期得心應手。
因為在高中有學習圖學,所以有接觸透視法。
有學習透視法跟沒有學習的差別是,前者具備一定的邏輯,繪製出來的空間感不會落差太多,後者因為沒有一定邏輯,非常仰賴觀察的能力。
就像我們一看就知道某些圖的「透視」不對勁,但不知道的人,頂多是感覺哪裡怪怪的,但說不上來哪裡奇怪。
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素描通常都很感性,並透過許多許多的觀察;而圖學則是理性的,充滿邏輯與規則。當這兩者並存的時候,能提升不少作畫的能力。
建議自學、初學者,學習一點透視法、兩點透視法、三點透視法即可。
不管我們使用何種方式,都能夠達到所要的效果。與此同時,觀念與觀察,是學習素描應該具備的態度。
在幾分鐘內繪製一顆球體,儘管隨興,卻亂中有序。認真去觀察、體會,才能了解那些練習的真正目的和原理。
其他的內容,有上我的課就會知道了(欸!)不過以上提到的觀念都很夠用囉。如果有錯誤或是觀念不一樣的地方也請多多包涵。
最新消息:請以官網資訊為主
電子書:基礎素描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