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c
紀錄撰寫者:Ycc
照片提供者:Ycc
上次去桃喀過夜適應高度後,更有信心後續的幾次縱走至少可相對免除高山症的擔憂
這時段本來是要走逆南二下戒茂斯的,作為長程縱走的獨行練習
南二段是非常適合的路線。但天不從人願因近期地震、降雨,東埔路段崩塌直接暫停入園被退件(桃喀下山後收到信箱)
7月初才開始思索,有什麼替補行程可以安插且還有名額,才排到「雪劍」這個行程
雪劍,這名稱聽起來很玄幻、武俠氣息很酷有點吸引人唷
深入規劃後發現翠池、完美谷、大劍山、小劍山、天梯,這幾個地點也都還沒去過,此時不去更待何時?
同時雪主東也是新手時期前幾次爬過的山,期待再訪,景物依舊但感受肯定不同
作為高山長程縱走的第1次獨行,心中滿懷期待、亢奮,出發前一晚還興奮地睡不著
*但嚴格說起來算第2次才對,2022年12月底曾嘗試能高安東軍獨行
(歷史資料,霸王級寒流)
https://www.ncdr.nat.gov.tw/UploadFile/Newsletter/f993a8746ae8498485ce33d2f2a4484a.pdf
當時恰逢霸王級寒流(行動水會結冰),冷尚可忍受(個人體感)但風真的爆大。於大陸池紮營帳篷甚至被吹扁、營柱被吹斷而迫降撤退。我敢說以當時的風速(寒流應該也有加乘效應)在大陸池附近紮營,大多數帳篷營柱都可能會被吹斷、吹扁,人都快被吹走了(不誇張)
除非抗風性好的金字塔帳、犀牛U300、Hilleberg隧道帳這種類型的才能扛得住,但當時是用一般大陸牌穹頂帳篷。第一次看到帳篷被吹扁、營柱吹斷的風到底多可怕!
當下只是很傻眼,帳篷殘骸收一收趕緊打包往回走,其他的不擔心(體能狀況、裝備、糧食)都足以讓我在沒有帳篷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度過並順利撤退。後續就回撤至箭竹叢中用地布搭避難帳迫降紮營,於星星營地度過浪漫的夜晚,一次寶貴的經驗
在嘗試長程縱走獨行(四天以上)前,已至少完成過快10次三天以內過夜路線的獨行且亦有至少5次團體長程縱走(四天以上)之經驗。並非直接就來走長天數縱走,在適應、規劃上還是有考量且循序漸進的
*延續上次經驗,這次亦有新嘗試,一樣來做心得紀錄;若想直接看行程的圖文記錄可以從目錄頁下拉~
這次大背包重量控制在13.7公斤,算是還不錯(以自己的減量來說)
糧食策略、心率控制、時間調控、休息型態、裝備心得、身體感受、航跡比較
行進糧(含中餐),每天120g穀物脆、10顆糖果
這次估算估的相當精準,且再次驗證山上吃得確實可以遠比山下少,身體會自動調節。但估的有點太剛好,稍微沒有安全感,後續可能增加少量
最後一天份的行進糧有刻意減少進食量,保留剩餘(在確定抵達登山口前都不應該把行進糧剛好吃完)
早餐、晚餐
早餐嘗試使用高蛋白粉加燕麥;晚餐維持白麵條、乾燥蔬菜、湯品
飽足感完全足夠、營養成分量亦足夠、符合快速煮食之需求
但山上胃口改變,對於高蛋白粉、燕麥很是難以下嚥要再調整或改變
備用糧(一天份)
準備多一天份晚餐的量,完全沒有動到直到下山還是留存
上次桃喀有點在測試自己的速度在哪邊,有刻意提速度,心率很常落在150以上
這次5天盡量都控制在140以下,可以發現自己的舒適心率就是以140作為分界了
(以登山來說的話,不提及其他運動)
結合上次的心率感受總結
140以內舒服;140~150微喘;150~160需大口呼吸;160~170無法講話;170以上無法長時維持該速度
此次行程天數相對較長,保守起見以舒適狀態行進控速;偶爾快到山頂才會因為興奮而心率上到150以上
個人習慣天亮就出發,擁有最長日照時間可運用,來避免晚上摸黑。提早在中午前抵達營地,也可避掉近期午後雷陣雨又可搶好營地、提早休息,有緊急狀況也有餘裕時間可彈性、緩衝運用
並依據前一日行進狀態、速度和累積至今之整體速度評估,彈性調整隔天出發時間(但一定睡滿8小時),讓該天抵達營地時盡量約為中午左右或之前避雨,做動態調整
我也不會因為腳程比預期快而多推進行程或壓縮天數,個人習慣不傾向於這麼做,每天都不該把體力值消耗殆盡來還換取行程空間;除非天候因素或有特殊緊急情況才會往前推來提早下山
這次5天正常走不刻意提速,整體平均速度落在上河0.77左右
未來長天數行程保守速度可以用上河0.8左右作為預估了
大原則是定時、定量、規律、補給
*前項原則的例外情境是,當處於危險地形必須盡速通過時。有危險狀況,休息就不會是優先考量點,而是盡快到安全處再說
很多時候,你認為自己還可以走不需要休息;或是覺得唉呀阿這就平路、下坡多走一點也還好、我覺得我今天很勇阿,沒差吧?
但事實上身體的疲勞並沒有透過適度休息而被緩解,且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容易大掉速,後面狀態崩掉。通常發生於當天開始爬山因體力值高的情況而忽略掉休息的必要性,造成後期失速
因此,不管累與不累。我都會要求自己就是定時休息(1小時休5分鐘的頻率)
大點例外,可能休個10~15分(像是山頂、非常美的地方、難得有網路要看天氣、回報留守、...),但不會太多
當然定量也可以,只不過由於路況、坡度、上升、下降每一段可能都不一樣,難以量化出一個標準定值作為參考。若僅憑感覺來估算,也很容易進入誤區造成每個休息段的效率不一致
定時休息優點是時間易測量,且在控制配速、心率的前提之下,每個時段的行進耗力理論上是會相對一致且接近的。讓身體習慣並記憶這樣模式,可以長時且更有續航、效益性的行走,後期也不太容易會大掉速,狀態可以相對穩定很多
有些人可能習慣就是走到累了、看心情、爆衝一段...等才休息,並不是看定時、定量、規律的原則。這樣身體容易產生混亂,效率也不一致
休息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補給。吃行進糧和喝水。定時休息的優點在此又可以體現出來,規律補給讓身體能夠規律補充熱量;而不是餓了再吃、累了再休、想吃才吃、想休就休,這樣混亂沒有規律的型態,同樣很容易失衡、掉速、狀態下滑
最後這邊來談談,休息的地點
很多人心目中或是認知上一定覺得是要在風景美、氣氛佳的地方、有非常平坦的松針地、可以好好坐著的地方....等等才算是能夠休息的點,好好來拍拍照、喘口氣。其實不必然,只要沒有危險疑慮,只要你願意的話站著休也可以、沒有風景美也可以,要風景美的話行進間觀賞或拍照就好了。
羽絨被
以前都用黑冰B700超久了,去年入手冰焰蝶舞一體羽絨被(性價比還不錯)。但用到現在才3次左右。這次很明顯感受到包覆性不如木乃伊式睡袋的問題,風容易從側邊進來(尤其是翻身時)。雖然可以都扣上扣子,但也會失去靈活的特性(翻身)。用羽絨被的話,穿羽絨衣一起睡會比較好。以前都是直接套睡袋而已
金字塔帳
一樣也是去年入手,這次特別選塔帳是看好它的結構抗風性
過去也是都睡一般穹頂帳、天幕(或稱外帳、雨布),前者的缺點是重;後者的缺點是太過通風,當然亦可搭建成封閉型態只是進出會非常不方便
金字塔帳本身結構抗風、包覆性好、進出方便(拉鍊)、輕量,算是符合我目前的需求
但仍舊有缺點,就是內部空間會沿曲線向上而急遽縮減。要特別注意腳、頭會不會碰到帳面,單層帳的特性就是容易反潮
也可以依據爬什麼山來決定帶什麼帳
至於一般穹頂帳,目前手上也沒有了,也沒打算入手所以不在考慮範圍內;但天幕和金字塔帳還是會挑一下營地是否容易下釘、有無大石頭可壓、樹幹可固定...等,這點就不如傳統穹頂帳(自立帳)來得方便了
澡盆地布
這單純就是個人需求,我希望地布可以稍微有點高度。至少蟲蟲也不容易爬進來(側邊有高度且為滑面)。若是用一般地布,雨如果非常大的時候即便你搭建的地點選擇很好(天幕),水也還是有機會沿地布上緣流過而使裝備濕掉,而非從下方流過。當然可以透過挖排水道的方式來預防,不過很少很少會這麼做就是了(耗費時間)
直接搭配澡盆地布更快速,也不貴不重
回歸穿一般長筒雨鞋,包覆性好很多(比起短筒)不會容易滑動
但從以前到現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我的腳趾很容易起水泡。過去沒打算理它,但未來可能考慮穿著五指襪、或選擇特別有足弓支撐的鞋墊來試看看有無改善了,下次嘗試
我也是近期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其實是低足弓
再次測試手錶、手機的航跡錄製差異
以精確度來說,手錶真的是完勝,幾乎很精準的定在行進路線上且細微處的之字上升、下降都非常清楚;反觀手機就常有偏移、線不圓潤
但手錶還是有缺點的,事後下山編輯會失去點位記錄的時間且有文字字數限制,無法做詳細的點位描述;這點手機就是優勢了
此次,會將兩個版本的GPX附上分享,讀者、山友可以參考看看,或是自行下載用其他電腦地圖軟體合併使用看看
不過,手錶的檔案容量大很多
雪劍縱走為雪山主峰經翠池、完美谷、大劍山下至油婆蘭營地出防火巷登山口之路線,過雪山主峰之後大致沿其西南稜行進
劍山(小劍山)由於路途遙遠、上上下下、假山頭多且多箭竹林、岩稜斜壁,被岳界封為「四大鳥山」之一。通常來過的人就不會想來第二次了,不過上述地形多發生於佳陽山前,佳陽山為抵達劍山之必經山頭
整體而言,路況好走且明顯、油婆蘭山屋興建後有儲水桶更加便於山友利用,不用像過去再去撈黑色的油婆蘭池來過濾了
翠池、完美谷到大劍山雖為百岳傳統路,但相對而言較少人走(不過路跡依舊明顯),箭竹林多且高、碎石路段多,要稍微留意
翠池是雪山山脈的一座冰斗湖,位於雪山主峰西稜北側的碎石坡下。映照著北稜角的倒影非常美麗。翠池也還有上翠池、下翠池、北翠池等,有興趣者可以去拜訪,此次我僅額外再去拜訪上翠池,下翠池未來走雪山西稜會經過,北翠池由於抵達翠池後不久即下雨,因而未前去探訪而取消(同未來走雪山西稜再安排過去看看)
*大眾交通班次稀少,行程時間須掌握確實,以免錯過搭乘
去程
回程
票價-悠遊卡建議備妥至少600元以上
D1(07/07) 彰化車站→宜蘭轉運站→武陵收費站→雪山登山口→七卡山莊(C1)
D2(07/08) 七卡山莊→哭坡→雪山東峰→三六九臨時營地岔路口→圈谷底部→雪山主峰→上翠池岔路口→上翠池→上翠池岔路口→翠池(C2)
D3(07/09) 翠池→完美谷→雪山西南峰→大劍山→劍南取水岔→油婆蘭營地(C3)
D4(07/10) 油婆蘭營地→油婆蘭山→布伕奇寒山→老伍營地→佳陽山→劍山→佳陽山→老伍營地→布伕奇寒山→油婆蘭山→油婆蘭營地(C4)
D5(07/11) 油婆蘭營地→推論山→獵寮營地→防火巷登山口→松茂水文站前高繞→樂山鐵梯→柵欄→停車場→仁壽橋→松茂中興路口
出現高反症狀、身體有任何不適無法緩解之情狀、天候因素等原因
大劍山以前一律原路撤退;大劍山以後取消劍山行程並盡速往防火巷登山口出去
通訊點(以中華電信為例)
七卡山莊、翠池網咖、大劍山稜線、油婆蘭岔路口、劍山稜線沿途、往防火巷登山口沿途
水源
七卡山莊、三六九臨時營地蓄水桶、8.8K黑森林藍色水桶、翠池、劍南取水岔下切、油婆蘭山屋儲水桶、獵寮儲水桶、樂山鐵梯附近
營地(路線上可使用之營地,亦可供迫降)
七卡山莊、三六九臨時營地、翠池山屋(營地)、完美谷、啄木鳥營地、油婆蘭山屋(營地)、推論山附近、獵寮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436674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trail&act=gpx_detail&id=3436680
紀錄中之座標系統為WGS84,溪左岸右岸皆以人員行進方向而定;東西南北方皆以指北針方向而定;左側右側以行進人員方向而定
D1(07/07) 雪山登山口→七卡山莊(C1) 無雨微涼
總時長含休息46分鐘約為上河0.65速度
搭過好幾次宜蘭、台北的葛瑪蘭客運後,對它的時間不穩定性著實害怕,這天還是週日呢!因此直接提早訂好新自強的車票座到宜蘭就好,提早1小時到悠閒地吃午餐
先去劃位回程台北回彰化的國光客運票,我發現宜蘭的國光客運都還要看證件...
彰化、台北的都不會,報身分證號碼就好了,也不用像宜蘭這麼麻煩
他們的說法是要確認是不是本人,但這不是重點吧...
知道身分證的不是親友就是本人阿,就算是親友幫劃位取票有什麼影響嗎?搞不懂耶
原本預約1530的北谷遊園車,因為時間錯過就沒了開走了。當初打電話預約的男服務人員也沒說清楚,是要在武陵賓館上車,讓我一直以為是在收費站(武陵賓館站牌)就可以...
啊也沒跟我說可以在遊客中心上車(可以在那裡下和付門票錢)..是當天我打電話問的女服務人員跟我說其實可以
不管公車是否有延誤,再走去武陵賓館也要5分鐘,絕對也是敢不上1530(最後時段的)
而且當時還有詢問萬一晚到怎麼辦,男服務人員只跟我說若只有我預約是可以等我,但要電話告知
不過當天打了電話告知會延誤,結果當初的男服務人員也根本沒和我說延誤就算搭到車,費用也會不一樣,變400元。太扯了吧...
這基本權益應該要告知遊客的啊..服務人員一定常會遇到且肯定比遊客熟悉還不說...
結果就改變成座專車400元到雪山登山口了,路是真的有點遠非常不建議步行
花就花啦,不然還要多走7.4公里是真的遠,長程縱走不想浪費體力在這上面,短天數我就無所謂了
在炊煮區巧遇山獸,之前6月底有在中國醫聽過他的登山講座。這次他和台大森林研究團隊上山調查植物,幫忙背東西(走的也很快還背重),剛好也要走雪劍但他們調查安排9天
吃完飯後有熱心志工邀請研究團隊聽雪山解說(投影片),我也好奇的過去聽了
才知道哇,原來以前的雪山和現在真的差很多也,不管是林相、建築物、雪況
今晚睡不太好,晚上8點了都還有人在翻裝備、睡袋、睡墊、頭燈開最亮在那邊吵、講話也不懂得降低音量,心情超煩躁的。重點是這些人根本比我還早就到山屋了(我下午5點到山屋早早就用好了),明明他們有那麼多時間可以整理東西,結果晚上8點要睡了才要來整理,整理到9點還沒用好,會不會太扯了點...
D2(07/08) 七卡山莊→翠池(C2)
下午1230左右,下大雨,大到可以直接接水、還有冰雹,直到1600左右才停
總時長含休息381分鐘約為上河0.85速度(扣除往返上翠池之時間,因上河無此時間段)
早上5點左右,我收拾東西準備出發。就有人一直看我且用頭燈很亮照我。我就想我是正常啟登時間收拾東西耶,你們昨晚8點到9點還在吵別人,你好意思?
不想引起爭吵,速速離開,不想壞了這個爬山的好心情
隔日和山獸他們聊天,才發現原來他們那區是獨立一區研究申請的,也沒什麼其他山友(七卡有兩區床位,我是在很吵的那區)
早知道,就搬過去他們那一區睡就好了,因為床位也沒滿。受到整晚的噪音汙染心情的真的很差
約走到6.7K左右,左方有腰繞路,因前方直行369山莊在整建
有條路可以不經雪山主峰走圈谷上到翠池四岔路口,但想重溫當年爬雪山主峰的感動還是走正常路上雪山了
往翠池方向行進,前段、後段路跡明顯;但中段多大石塊且無明顯路徑、路條、疊石,抓方向之字形走下去
我往前到一碎石坡後開始上切之後再接回去,因為不想鑽玉山圓柏窄縫
但之後切回去終究還是要鑽的...所以其實可以岔路口就直接鑽就好,不用像我一樣從碎石坡過去以為可以不用鑽
凹谷地形,下雨的話很不適合紮營。有三小池水窪
這次回程我就走正常的路了,沒下碎石坡,反正都是得鑽...
山屋當天其實沒滿,但當初申請的時候就滿了。可能後來有人取消
我是申請營地,但翠池山屋附近的好營地(相對平坦),都被協作的帳篷給佔滿了!!!!
重點是他今天也只有三個睡山屋的客人,帳篷根本也沒人睡...還不拆...
影響到正常申請營地位置的山友權益...
1227 翠池
暴雨狂打雷還下冰雹了,1606 雨停出大太陽
翠池附近往右走有條小叉路明顯,順著走會看到一個藍色水桶就有了(網路超好),但附近再往前訊號更好,附近也是北稜角的好觀景點
這地點(翠池網咖)沒紀錄到,因為當時GPX已經關閉,怕開啟會拉直線所以沒紀錄,路很清楚,稍微看一下一定找得到
可惜的是,土地公沒了只剩平安石,在翠池附近繞一圈就可看到
D3(07/09) 翠池→油婆蘭營地(C3) 無雨,但中午過後雲層厚
總時長含休息500分鐘約為上河0.81速度
路牌標示的有點不清楚,方向是指回頭路。路在下到岔路口後取左走一小段再注意左側有小路上切
因為箭竹林實在太多了,後來有點位標記的通常都是比人高的箭竹。其他小的箭竹林就不額外紀錄
有兩大池看天池,近期午後雷陣雨關係。平常是沒有的,不要抱持太大期待,有算賺到沒有是正常。若規劃在完美谷紮營,建議還是要背水過來
隨意就好,走回稜線上
完美谷到啄木鳥營地這段路(也有紀錄提及這附近路徑要特別留意),大約在大劍剩餘指示牌3.7K處路有點亂,這邊建議直接上稜。有腰繞路也有稜線路。稜線路有紅色路條,我有看到但單純好奇這條腰繞路而去探探如何
點位有紀錄在GPX檔上,讀者、山友可留意,但我沒拍照片
腰繞路得腰繞好一段路最後還是得上切到雪山西南峰山頂,有試走一小段發現不算是獸徑很像人為路跡(可能是有人嘗試但沒走完,或是單純走錯也可能),行進在邊坡上著實有些危險路徑小且不算好走。因此便往回走稜線路(有紅色路條)
比完美谷更適合紮營只是位置小很多,完美谷若下雨是有機會會積水的
這邊我上的很隨意,之字形看自己喜歡怎麼上
過大劍山後今天才第一次遇到人,他們是一日單攻大劍山的兩人組
這天就是一直鑽玉山圓柏和箭竹林,要小心彈力回彈、注意眼睛
轉稜處、箭竹密處,容易看不到路徑要注意,若覺得不對就返回上個已知點
又或者直接切過去也可以,我是常直接切過去
營地的話,大致可以分成三層(上層、中層、下層)
但這些營地的共通特性都是不好下釘土很硬,不過附近很多大石頭可以解決這問題
若是非自立帳建議搭在下層營地,石頭比較多可以來壓
D4(07/10) 油婆蘭營地→劍山→油婆蘭營地(C4)
下午5點後大雨,一路下到晚上8點多
總時長含休息620分鐘約為上河0.78速度
如果凌晨摸黑出發建議穿上雨褲,避免箭竹林露水上身
原本我是預計最晚0330要出發的,擔心午後雷陣雨和這幾天的疲勞累積,可能速度會下降走比較久甚至多於上河時間。聽到其他山友都是凌晨0200、0230就出發開走了,覺得自己是不是也該保守一點,還是睡飽比較好?
但後來算是賴床,也覺得提早出發不見得比較好。天暗、露水、冷,行進也不會比天亮時還要順暢。於是,就抓一個0530天剛亮的時段走就好
小劍山往返,通常耗時13小時(普通上河時間)。若要在中午前回到營地幾乎是不可能,除非晚上11點就開始走...
因此,只能選擇減少淋到雨的時間了,中午前回到營地基本上腳程要很快很快
既然如此,就放寬心。縱走遇到下雨本身就很正常,做好保暖、防雨就好,一切自然
天亮後開走,之後也追到凌晨出發的三群山友。可見還是看個人習慣與速度評估,不見得一定要摸很早黑出發。小劍山往返,我是走了10小時20分左右
有腰繞路可以不上山頂,很好走
沿途要鑽箭竹但路都很大條,相比第三天來說
佳陽山之後往劍山的路超好走,高速公路
這天沿途都有有網路、通訊,大部分都走在樹蔭中微涼,少曝曬
看一下中央氣象署天氣預報,1200、1500(每三小時時段),這兩區段降雨機率都達80%
中午過後就開始雲層很厚、起濃霧了,但還好都沒下雨
回程痛苦、累的就是佳陽山回營地這段路了
回到營地後去山屋和山友聊天,下午5點開始下雨,一路下到晚上8點多
小劍山真的累,山友們異口同聲地表示認同,甚至評論為鳥山之王(鹿山算小弟)。此生絕對不會再來,回程佳陽山後的路段真的是很累、很磨人
想等雨停再開始煮晚餐,我習慣在通風處煮所以會開帳篷門。但雨一直下一直下想說算了明天早上再吃也好,就先睡了。我不想在帳內開火,因為空間有點小且空氣不流通,一個不注意不小心燒帳也是可能
以後回營地應該就先煮東西吃,不用非得等到晚餐時段了,如果不是睡山屋的話
D5(07/11) 油婆蘭營地→松茂中興路口 無雨,曝曬
總時長含休息339分鐘約為上河0.78速度
防火巷是真的很好走,但不太像以前照片那樣寬敞了,變得芒草叢生
登山口往回看還真的是站起來的路耶
之後走松茂林道,樹蔭舒服。但走到有點煩雖然幾乎平路,感覺好遠才到路口
附近山壁有水源、且有溪流活水很大
一樣正常發揮就是會塞車,尤其是到台北的建國南路、北路、市民大道這幾個路段
但好在是星期四,不然像上次星期五晚上就是塞到讓我差點趕不上回彰化的車...
下車地點也很不一定
有時候是在Y17地下街站牌;有時候是在台北轉運站的客運4樓樓層
不太清楚是怎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