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過去幫某教會在讀經之外,幫助信徒能更明白聖經相關背景所寫,
力圖用字精簡,外加少許的信仰反省。
至於未來是否還會繼續更新,尚不得知……
所有相關內容的的標籤,都會加上「讀經簡要」。
《出埃及記》簡介
摩西五經以「亞伯拉之約」為中心主題,但是創世紀的收尾,卻是以埃及作為定居地而不是應許之地。因此,《出埃及記》便接續描述,一群亞伯拉罕的後裔如何進入迦南地,而這關鍵領袖人物,就是摩西。
摩西的生長背景極為複雜,雖然身上流的是希伯來人的血脈,但卻是接受埃及的皇室貴族教育;前40年享有權貴身份,之後卻又流落到曠野牧羊40年。因此,摩西在自我認同上非常地複雜,他到底是希伯來人,還是埃及人呢?他到底是屬於權貴階級,還是苦工之子呢?而他娶的妻子不是希伯來人也不是埃及人,竟是米甸祭司的女兒。因此摩西的一生,或許都在思考幾個問題:我是誰?我的同胞在受苦,我該怎麼辦?
聖經並沒有回答上述的疑惑,因為上帝介入了。而上帝用一個超乎人想像的方式來回答這些問題。
上帝回答:「我要與你同在。你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後,你們要在這山上敬拜我。這就是我差遣你的憑證。」(3:12《現修》)
從這裡開始,這一群希伯來人,在上帝一連串的救贖行動中,逐漸地發展出透過信仰締結的特殊身份。而這一切都是上帝的行動與主導:
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我也要作你們的上帝。我除去埃及人加給你們的勞役,你們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6:7)
這也是以色列人的共同記憶。上帝拯救他們脫離被奴之地,領他們到上帝所應許的佳美之地,到那裡敬拜上帝。因此遵行律法,是上帝子民的專屬記號,而這記號將他們與其他宗教、族群分隔開來。這記號也提醒他們,他們是屬於上帝的子民。
上帝的名字YHWH如何發音?
3:14 的翻譯困擾了很多人,無論是和合本的「自有永有的」,或是現代中文譯本的「創始成終的主宰」都無法精準地表達希伯來文的意思。即使是英文的翻譯 I am who I am, 也很難完整地表達,因此近代神學家還會加上 I will be(become) who I will be(become). 來闡釋。
而這縮寫也往往寫成YHWH,以色列人在遇到這個神聖詞眼時,依然習慣唸 adonai (我的主)去取代,久而久之後,無人知曉YHWH該怎麼發音了。而到了宗教改革時遇到聖經要翻譯成英文、德文的問題,只好把YHWH插入 adonai 的母音,結果變成Ya-Ho-WaH,也就是今天而熟能詳的「耶和華」。雖然近代也有人習慣講成「雅威」(YaH-WeH),但這只是另外一套母音發音的系統,實際上也沒有人知道這是否是上古的發音。而近代英文譯本的聖經,也沒有 Jehovah 這個詞了,而是改用the LORD去翻譯YHWH。1
所以,還是耶穌比較聰明,不用管上帝叫什麼名字,直接稱呼「天父」就解決了。
逾越節的晚餐流程
當年第一次出埃及時的逾越節晚餐是如何進行地,我們已不清楚。但是到了耶穌的年代,逾越節晚餐的流程共有四大程序,第二世紀的《密需拿》(Mishnah)有紀錄大致上的架構。而當今猶太人所熟悉的模式,主要是以第十世紀的《哈加達》(Haggadah)為藍本,裡面有詳盡地細節。當每一個主要程序要開始時,都會先從一杯酒以及禱詞開始。
這四個主要程序為:
1.祝聖之杯:誦念慶節祝文及葡萄酒祝文,之後上菜,但不能開動。
2.敘述之杯:兒童發問為何今天的晚餐特別不一樣時,主禮要講述出埃及的故事以及每樣食物所要表達的紀念意義。在正式用餐前,會先祝福無酵餅。
3. 祝福之杯:用完餐後是「餐後祝謝經」(birkat-ha-mazon),禱詞非常地長,共有三個部份:讚頌上主、為出埃及的事蹟謝恩、為往後的日子求恩。今日的猶太人包含求恩回到耶路撒冷。
4. 頌讚之杯:這裡會選用詩篇 113~118作為結束。
猶太人透過每年重新紀念逾越節,讓他們時時地提醒自己,不要忘記上帝的救贖以免自己在富足時忘記上帝。救贖必須與苦難的回憶做連結,這樣感恩才有真實地意義。你生命中的救贖事件是發生在何時呢?是否常常紀念呢?你是否盼望救贖在未來持續發生呢?
聖餐
今日的聖餐是簡化逾越節晚餐而來,我們先來看新約的經文:
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 餅 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飯後,也照樣拿起 杯 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林前 11:23b-26)
許多學者認為,耶穌用的餅,就是當日逾越節的無酵餅;所拿的杯,就是第三程序在「餐後祝謝經」的祝福之杯。而在比較注重禮儀的高派教會(high church),他們將原本「餐後祝謝經」的禱詞稍加更動,除了原本天父在舊約的創造與拯救之外,再加上描述耶穌所帶來的救贖行動。
然而,更重要的是,耶穌在講到「紀念我」時,不僅僅只是在理解中去回想耶穌的犧牲,而是邀請所有正在參與聖餐的人,都再次經歷「救贖」,但我們的心態會左右我們能領受多少。這也是為什麼保羅會說:
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林前 11:28-29)
若我們不相信救贖正在發生,那我們就無法去見證「救贖」正在我們的生命裡面發生改變。
西奈之約簡述
《出埃及記》19-24章又被稱為「西奈之約」,但這當中的敘述也是當今禮拜必備的要素,這些要素共有五項2:
1. 上帝的主動:
上帝親自帶領以色列出埃及直到西奈山下,一路上神蹟不斷,固然上帝願意主動與他們立約,但上帝依然先透過摩西預先告知他們,並尊重他們的意願。因此,真正的敬拜必先從上帝的召喚開始。就此觀點,禮拜程序中的宣召不是一段開場白或暖身運動,而是提醒人們記得自己的身份,是受耶和華召叫的百姓,上帝主動的召喚構成了我們獨特的身份,也就是「教會」。
2. 整體的參與:
上帝的話先臨到摩西,摩西在分別跟長老、百姓傳達。最後是摩西、亞倫、祭司、長老、百姓,按照不同地次序一同參與敬拜上帝。在整個過程裡面,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在旁邊觀看這場禮拜,而是所有的人都投入在這裡面。
3. 聖道的宣講
在這段上帝與百姓立約的過程中,有許多條約的頒布,但核心卻是上帝對眾百姓的期待。因此聖道的宣講跟一般的道德勸說或倫理教導的不同之處在於,百姓要回到上帝的期待裡面,而不是人們自己制定出來的標準。
4. 會眾竭力地回應
無論是朝見上帝前的預備(19:10-15)、遇見上帝時的敬畏感(20:18-20),願意守約的積極回應(24:3-5),不無再表示百姓們真實地渴望與期待。
5. 上帝固化所立之約
在舊約,「約」的立定需要用血來做憑據:
摩西將血的一半盛在盆中,另一半灑在壇上。然後,他拿起約書來,念給百姓聽。他們說:「耶和華所吩咐的一切,我們都必遵行,也必聽從。」摩西把血灑在百姓身上,說:「看哪!這是立約的血,是耶和華按照這一切的命令和你們立約的憑據。」(24:6 -8《和修》)
然而在今天,是耶穌自己用祂自己的血,為我們做了憑證:
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上帝,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上帝嗎?(來9:13-14)
會幕:上帝臨在的記號
《出埃及記》25~40章是延續19~24章的「西奈之約」, 「西奈之約」以律法為核心,而25章之後,則是以會幕為核心。會幕分為兩個部份:院子、聖所。裝著法板的約櫃則放在聖所的最深處,稱為至聖所。
以色列人在曠野紮營時,會幕是整個營區的中心,會幕之外先是駐紮利未人,接下來才是其他支派,也唯有亞倫的嫡系才能進入會幕擔任祭司的工作。然而在建造會幕時,不太可能只有利未一族的人參與建造,而必須所有的以色列人都一同參與,會幕才能完成(36:4-5)。雖然在儀式的參與上有角色上的分別,但是在奉獻的心志上,卻沒有分別。
初讀25~40章時,裡面有大量的物品描述,也不是我們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難免會感到枯燥與無趣。但對於以色列人來說,卻是重要且神聖地,因這是他們第一次獻上自己的所有,為救贖他們的神來預備,而這些預備,也象徵未來持續與神相遇的渴望。過去在埃及時難免會被埃及的宗教給同化,甚至忘記他們祖先的上帝。因此,建構屬於他們自己的崇拜儀式,不單單是必要的,也是在行動上宣示,在心靈上他們完全出了埃及。
金牛犢事件的反思
32-34章是金牛犢的事件,這一段被放在建造會幕的經文中間來陳述。雖然上帝將會幕的各種建造樣式與祭司的預備,傳達給摩西知道(25-31章),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已經預備好要來參與會幕的建造。
這一群以色列人,不用再被埃及奴役做苦工,也逃過了法老的追殺。雖然在曠野受了許多磨難,但至少不愁吃、不愁穿;雖然生活環境糟了一些,但其他外在條件幾乎跟生活在伊甸園差不多了。然而,他們因為不曉得摩西發生了什麼事而決定造金牛,荒謬的是就連亞倫也配合他們。
人總是有心靈上的需求,需要尋找一個神聖對象來崇拜,而當人們尚未認識至高上帝時,總會根據自己的想像塑造一個神明出來膜拜;所以,人們總是膜拜他們自己的想像,而想像總是反射每個人自身的欲望。因此,遇見真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因為祂會期待我們不斷地蛻變,而不是耽溺在自己的想像裡面。
皈依不是只有腦袋在理性上明白救恩,而是在情感、意志、價值觀上,都與過去的樣式不同,而這一條路,也唯有藉由不斷地悔改才能蹣跚的前進。雖然我們依然軟弱,但有一位大祭司耶穌不斷地為我們代求(來4:14-16),聖靈自己也用說不出的嘆息為眾聖徒祈求(羅8:26-27)。所以,我們更應該剛強壯膽,讓祂的話語洗滌我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