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或毀滅世界的十種新創科技 | 4.可程式物質

Jin-avatar-img
發佈於閱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photos/BfrQnKBulYQ

如果你所有東西都可以變成你的任何東西,那會怎麼樣?

你的電腦有能力做無限多的事情。因為你的電腦已經是「可程式物質」,可執行任何程式、顯示任何圖片、發出任何聲音,連接設備等。

而這些程式、聲音、影像等等,並非永久崁入電腦中。

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工程師、藝術家正試圖實現類似的夢想。設計程式物質,使物質可因應周圍環境而改變,想要把機器人內建在一切事物中,變成幾乎任何形狀的物質,像變形金剛這樣。

目前進行到哪裡了?

可程式物質的意思就是把資訊給予有形的物體,也可能是崁入資料結構中「智慧」,藉由物體的形狀與材質來表現。這使得可程式物質的領域變得相當多樣化。


可程式物質的發展現狀

可程式物質是一種能夠根據預定指令或外部刺激改變其物理性質的材料。這些材料能夠改變形狀、顏色、硬度等,從而實現多種功能。目前,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

  1. 智能材料(Smart Materials)
    智能材料是可程式物質的一種,能夠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例如,形狀記憶合金能夠在加熱後恢復原形,這種材料已經應用於醫療器械和航空航天領域。
  2. 4D打印技術
    4D打印技術是3D打印的延伸,使用特定的材料和設計,使得打印出的物體能夠隨時間變化其形狀。例如,MIT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材料,能夠根據水分的吸收改變形狀,這在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和醫療植入物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3. 柔性電子技術(Flexible Electronics)
    柔性電子技術允許電子設備具有柔性,甚至可以折疊或捲曲。這種技術已經應用於可穿戴設備、柔性顯示屏和柔性太陽能電池等領域。

實例探討

  1. 變形家具
    設想你的沙發能夠根據你的需求改變形狀,白天是舒適的座椅,晚上可以變成床鋪。這可以通過內置智能材料和感應器實現,讓家具能夠根據指令自我調整。
  2. 自修復材料
    在建築領域,自修復材料已經開始應用。例如,一種水泥材料可以在出現裂縫時釋放出內含的細菌,這些細菌會產生碳酸鈣,從而填補裂縫,延長建築物的壽命。
  3. 變色衣物
    依靠智能織物技術,我們的衣服能夠根據環境變化自動調節顏色和圖案。例如,一件外套在陽光下呈現明亮的顏色,而在陰暗環境中變得更為低調,這樣既美觀又實用。



未來展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程式物質將變得更加智能和多功能。我們可以期待以下幾個方面的發展:

  • 醫療領域的應用
    可程式物質可以用於開發新型的醫療設備,例如能夠根據病人體溫或血糖水平改變形狀或功能的植入物。
  • 智能家居的普及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進步,可程式物質可以使智能家居更加個性化和自適應。例如,窗戶可以根據室外光線自動調節透明度,室內裝飾可以隨心情變化。
  • 環境適應性建築
    建築物可以根據天氣和環境變化自我調整,例如在炎熱天氣下改變外牆顏色以反射更多陽光,或者在寒冷天氣下增強保溫性能。


可程式物質的發展將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舒適和智能。雖然目前還有很多挑戰需要克服,但未來的可能性無限,我們拭目以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操作一下
5會員
46內容數
Hello I am Jin,我是一位喜歡探索新趨勢和學習新事物的PM。 在『操作一下』這裡,我會和你分享人生面向的各種操作,在閱讀、訓練、趨勢上,相信你也能找到屬於自己最自信的操作方針,並從中感受熱情!
操作一下的其他內容
2025/02/05
2025年回顧:執行長日記讀書心得與個人成長。文章分享了參與讀書會的感想,討論了《執行長日記》的核心觀點,並結合個人在工作、馬拉鬆、自行車、證照考取、熱舞社等方面的經歷,闡述時間管理、體力管理、團隊合作、自我挑戰等重要概念。
Thumbnail
2025/02/05
2025年回顧:執行長日記讀書心得與個人成長。文章分享了參與讀書會的感想,討論了《執行長日記》的核心觀點,並結合個人在工作、馬拉鬆、自行車、證照考取、熱舞社等方面的經歷,闡述時間管理、體力管理、團隊合作、自我挑戰等重要概念。
Thumbnail
2024/08/16
你的種種毛病都可以用統計學方法對症下藥了。 科學與醫療經驗的結合產生了現在醫學,而醫學與分子分析、資料科學、機器學習的結合,則可能會帶來新典範,這種模式可望稱為「精準醫學」。
Thumbnail
2024/08/16
你的種種毛病都可以用統計學方法對症下藥了。 科學與醫療經驗的結合產生了現在醫學,而醫學與分子分析、資料科學、機器學習的結合,則可能會帶來新典範,這種模式可望稱為「精準醫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Thumbnail
有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可能是一台大型量子電腦,此時做個大膽假設「大腦可以進行量子運作」,大腦中的電子神經元運作,就是接受來自宇宙深處的電訊號。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時間快轉至2030年,或許城市還無懸浮飛車,但AI先會像電力存在每一個角落。百工百業運用智慧算力,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容易。這描述並非Cyberpunk科幻場景,正逐漸在世界各地悄然成形。
Thumbnail
如果你所有東西都可以變成你的任何東西,那會怎麼樣? 你的電腦有能力做無限多的事情。因為你的電腦已經是「可程式物質」,可執行任何程式、顯示任何圖片、發出任何聲音,連接設備等。
Thumbnail
如果你所有東西都可以變成你的任何東西,那會怎麼樣? 你的電腦有能力做無限多的事情。因為你的電腦已經是「可程式物質」,可執行任何程式、顯示任何圖片、發出任何聲音,連接設備等。
Thumbnail
【圖解IT大全:掌握數位科技趨勢,透視未來商業模式的148個關鍵】 數位轉型、AI、IoT...是不是讓你聽得霧沙沙? 當你經常覺得… ●最近的科技浪潮令人興奮,想多了解一點 ●被一堆科技名詞搞得心煩意亂,想快速全面了解 ●覺得市面的科技科普書不是太深入就是太淺白 這本書值得一讀!
Thumbnail
【圖解IT大全:掌握數位科技趨勢,透視未來商業模式的148個關鍵】 數位轉型、AI、IoT...是不是讓你聽得霧沙沙? 當你經常覺得… ●最近的科技浪潮令人興奮,想多了解一點 ●被一堆科技名詞搞得心煩意亂,想快速全面了解 ●覺得市面的科技科普書不是太深入就是太淺白 這本書值得一讀!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