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新聞剖析】Nike暴跌,代表消費者面對運動品牌的新思維仍舊持續重塑中

    raw-image

    圖片來源:經理人

    全球運動知名品牌 Nike 因為大砍財測的關係,使得隔天股價就重挫將近 20%,今年以來累計下跌了將近 30%。對應今年美國主要科技股的高歌猛進,Nike的股價肯定讓股東們欲哭無淚。

    而 Nike 大砍財測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疲軟;但中國內捲及消費降級的情況大約在 2022 年起就已經態勢明顯,為什麼是現在才讓 Nike 受到重大影響呢?

    另一個直覺反應是:那 Nike 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不是也同樣受到影響呢?

    [Nike 及 Under Armour 今年以來股價表現皆不佳]

    (資料來源: Google Search)

    由上圖可以看到:其實不只是 Nike,另一個主要運動品牌 Under Armour 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也不甚理想,甚至從 3 月起股價表現是較 Nike 更差,直到週五 Nike 暴跌後,今年以來的跌幅才被 Nike「超越」。

    而另一個主流運動品牌 Adidas,其今年 3 月以來與另兩大品牌呈現截然不同的走勢,至週五收盤今年以來上漲 22.38%。

    如果你在年初各買一雙 Nike 及 Adidas 的運動鞋,穿到現在可能「鞋況」沒有差異太大;但如果你在年初各投入一百萬買這兩間公司的股票,那現在兩邊的市值將相差不只 50 萬,真正的「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這讓我們感到非常好奇:憑什麼 Adidas 可以不受中國市場疲軟的影響呢?Nike 又為何不能像 Adidas 一樣擺脫中國的泥沼呢?更重要的是:幾大運動品牌未來的發展趨勢又會是如何呢?


    新品牌崛起,以及消費者的消費模式正在被改變

    首先,我們仍要對運動品牌的消費模式進行一番梳理。

    在筆者年幼的時候,運動用品的需求是來自運動本身。換句話說,如果你不進行該項運動,那麼你幾乎不會去購買該運動相關的服飾、鞋或配件。

    但就在不知不覺間,我們發現運動用品慢慢走進生活之中,甚至變成一種流行。即便你不打籃球,你一樣可以穿籃球鞋;即便你不做瑜珈,瑜珈衣褲仍可以成為你的休閒穿搭。

    換句話說,對現代年輕人而言,運動服飾不再必然等於「機能性」,而是主要舒適、流行,甚至自己覺得好看,就足以構成購買的理由。

    在這點上來說,Adidas 似乎走得比 Nike 更前面。

    不論是更早提出 “Adidas Originals” 的時尚副品牌,使得衣服的銷售從運動切入到時尚圈,甚或後續跟 Pharrell Williams 等知名潮牌大腕合作,使其品牌形象與時尚流行掛勾更深等等作為,都讓 Nike 要嘛是跟不上、又或者是跟了但學不像。

    甚至就兩者的官方網站首頁,我們都可以看出其中差異。

    [Nike 的官方首頁仍強調運動,但 Adidas 的官方首頁訴求是流行]

    (資料來源: Nike & Adidas官方首頁)

    Nike 的官方首頁左邊是一雙大大的球鞋圖案,右邊則是三位跑者街頭慢跑的照片,下面用 Nike 慣用的粗黑字樣鮮明的標註著 “Don’t Wast Your Energy” (別浪費你的精力),強烈的運動風格。

    但 Adidas 的首頁卻沒有任何人在運動(?),模特的站姿甚至照片構圖更是充滿濃濃的時尚元素,如果把 Logo 拿掉,不熟悉 Adidas 品牌的人很可能還會誤以為這是什麼時尚雜誌的內頁。

    對各自品牌形塑的風格不同,很可能是種下今日股價各異的遠因。


    面對市場後進挑戰者,該如何維持既有優勢


    既然主打運動,就勢必要面對其他運動品牌的挑戰。

    在 Nike 週四調降財測的聲明中,除了中國市場的疲弱以外,其實還提到另一個因素,是受到如 On, Hoka 等其他新竄起品牌的挑戰,使 Nike 的銷量下降。

    先不論 Nike 內部是用什麼資料判別既有市場受到上述品牌瓜分,又或是影響了多少,這裡其實值得觀察的另一個重點是: 不只消費者對運動品牌的定義在改變,其「購買決策」也同樣在變化。

    首先,是因為通膨。

    通膨之後,消費者對於某些商品的價格感知變模糊了,加上近幾年全球(除中國外)經濟狀況甚佳,使消費者對某些商品原本的價差感受變得不再顯著,而這使得上述 On, Hoka 等品牌原本略高的定價不再成為其行銷的劣勢。

    但反過來說,也就表示 Nike 原本略低的定價不再是一個優勢了。

    其次,網紅 (KOL / Influencers) 代言產品的能力仍舊在增強中,這使得與流行掛勾較深的Adidas具有較佳的發揮空間,而仍「死守」運動形象的 Nike,卻在新行銷模式中使不上力,反倒給了上述新品牌得以瓜分市場的機會。

    這其實也成為所有經理人亙古以來的必考題:究竟該如何維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最後,我們來看看中國市場。

    區域市場的變化,企業經理人必須具備快速反應的彈性


    Adidas 在今年 4 月中旬公布 2023 年財報時揭露:其在中國的銷量較 2022 年成長 8%。雖然 8% 的增長看似不高,但與 Nike 相比,仍舊有顯著的優勢,而雙方的股價也大概就是從今年 4 月開始走上分歧。

    但其實,Adidas 也曾在中國市場一度顯得掙扎。

    2022 年,Adidas 在中國的銷量較 2021 年減少了將近 36%,其中一度因為「新疆棉」事件使得 Adidas 品牌在中國被廣大消費者抵制。結果 Adidas 新上任的總裁 Bjørn Gulden 不但在 2023 年立刻出訪中國,並且宣布加碼在中國的投資以外,甚至出席眾多公開場合,都身穿胸前印有「中國」字樣的紅色運動外套。

    [Adidas 總裁 Bjørn Gulden 2023/Q3 訪中時的穿著…嗯…]

    (資料來源: 星島日報)

    這穿著好不好看見仁見智,但至少可以說這位新任 CEO 的應變處理速度非常迅速,也使得 Adidas 在中國的銷量至少不再往下沉淪,甚至 2023 全年較 2022 年出現微幅增長。

    撇除政治立場不論,身為一位企業的領航者,就必須有魄力為公司的振衰起敝嘗試一切可能。中國身為具備 14 億人口的超級市場,Adidas CEO 所做的這系列行動,我認為必須給予肯定。

    目光回到 Nike 身上。

    失去了搶佔「運動潮流」品牌先機、又面對後進競爭者的步步進逼,再加上中國市場的消費萎縮,Nike 現階段很可能必須仿效 Adidas,立刻做出明確的反應。

    我並不是說 Nike 必須步上 Adidas 的「後塵」,要試圖討好中國消費者(也許外套胸前繡上「近平」?),或是也要開始走潮流風。但無可避免的,Nike 必須在既有的運動本位以外,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且這個定位必須也是當前消費者趨之若鶩的。

    否則,Nike 的調降財測事件,很可能不會只有這麼一次。



    The Bottom Line 小總結:


    • 給投資人:投資哲學其實往往就在生活中。如果你能透過生活觀察發現投資商機,也許會比聽信投顧老師建議賺得更多喔!
    • 給企業主:經營企業無時無刻都在面臨挑戰,而你是否會希望能在這樣的挑戰環境中增加自己的戰友呢?請持續鎖定 The Bottom Line 即將推出的企業服務喔!
    • 職涯建議:企業行銷策略的不同可以造成經營成果乃至股價非常巨大的差異,你是否具備品牌行銷的知識及技能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