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ottom Line 線上商學院-avatar-img

The Bottom Line 線上商學院

210 位追蹤者
The Bottom Line 線上商學院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付費限定
最近的日本車廠資本市場很熱鬧。 從最一開始傳出大廠日產(Nissan)想要出售,到傳出鴻海想要出面搶親,再到本田(Honda)與Nissan的結盟(據傳旁邊還帶個拖油瓶三菱),最近一次是2025/2/13傳出的公開新聞顯示:Nissan與Honda的合併正式破局,不但鴻海重新跳出來高喊「選我...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最後,我們想來聊聊:關於收購下市,有沒有介於Dell電腦的成功,與I.T服飾集團的困頓,這之間的案例呢? 當然有,不但有,甚至可以說,多數 – 就筆者的經驗,也許是過半 -- 的企業,是介於這之間。 如我們先前幾篇所提到的,下市只是企業資本操作的一個手段,但企業真實的商業價值,最終仍取決於其
Thumbnail
新年的時段都斷斷續續的,但還是想就Deepseek事件來聊聊具體發生什麼事,跟後續的影響 這篇文章大概會分成以下三個主要的段落: Deepseek是怎樣的公司?為什麼會引發AI相關晶片類股週一(1/27)的劇烈下挫? Deepseek造成的影響,是短期、長期,還是其實根本沒影響? AI大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前面幾篇提到,下市最大的好處之一,在於可以脫離短期股價波動的干擾;並且,在現代證券市場的規範來說,公開發行(上市)公司與未上市公司最大的差異,在於不需要顧及隨時可能產生的公眾股東利益,而只要把現存既有的股東顧好就好。 因為不像股市,隨時可能產生一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股東,未上市公司任何一名股東變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如果你問ChatGPT「為什麼上市公司被收購後,反而下市了?」,大概可以洋洋灑灑得到好幾個不同的理由;但根據筆者的實務經驗,其實可以用一句話帶過: 「因為下市後的未來長期預期效益可以勝過維持上市狀態」 你說這不廢話嗎? 所以我們接下來大約五千字的篇幅,就是用來解釋這句廢話的。
Thumbnail
好像習慣每年都會在年初寫一篇投資展望了,但最大的心得就是,實際情況的發展到最後都會比原本的預測更「狂野」。 以2022年為例: 大家都知道升息影響很大,但沒想到會跌得這麼慘這麼久;2024年初我說看不到肉眼可見的風險,但也沒想到台積電受惠於AI的題材可以漲的這麼兇這麼久。 所以關於年初展望...
Thumbnail
付費限定
講到企業併購,實在很難跳過財務顧問(Financial Advisor)這個中間人的角色不提,我在向對於資本市場不熟悉的朋友解釋收購案時,也常用房仲這個角色去舉例: 「差別只在於: 房仲是協助屋主及想購屋的人買賣房屋,而財務顧問則是在資本市場上兜售公司股份」......
Thumbnail
近期關於日本汽車大廠Nissan及Honda的相關新聞很多,甚至連鴻海也傳出是潛在收購Nissan的買家之一;The Bottom Line特地選出了其中一篇相關新聞作為切入視角 新聞標題是: 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的合併談判所暴露出中國電動車對日本汽車業造成的生存威脅(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前篇我們提到賣公司的人的心路歷程;那如果是買方發起的收購呢? 又會是如何開始進行的? 這邊要先來就「買方」做一個簡單的分類。 在併購 (M&A)的世界裡,大概存在兩種最主要的買方: 第一種是所謂「財務型」投資人,這類以橫跨世界的私募基金們為最大宗,像是大家可能曾經在新聞報導中聽過的黑
Thumbnail
根據12月6日路透社東京的新聞:  日本花旗集團副董事長福田益夫(Masuo Fukuda) 副主席認為,在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領導下,日本企業在美國的收購將更容易獲得批准,儘管先前川普(Donald Trump)曾有過反對新日鐵(Nippon Steel)試圖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
Thumbnail
謝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