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人素质、基础设施问题,富士康从印度越南「回归」中国内地,如何评价富士康这一调整?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富士康从印度和越南“回归”中国内地的调整,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这一调整反映了富士康在面对印度和越南在工人素质、产业链完整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不足时所做出的战略决策。具体来说,印度工厂组装iPhone 15的良品率仅为50%,远低于中国工厂的水平,这显著影响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此外,印度和越南的供应链不齐全,许多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这增加了生产成本。这些因素都促使富士康重新考虑生产基地的选择,并最终决定回归中国内地。

富士康在中国内地的回归也显示了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尽管劳动力成本较高,但中国的工人素质、工程师资源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供应链体系是其他新兴市场难以比拟的。例如,中国拥有超过600家为苹果提供配套的供应商,而越南仅有11家。这种供应链的完整性对于高精密电子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

此外,富士康的回归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全球制造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富士康在中国内地的工厂数量庞大,对当地经济有重大贡献。例如,富士康郑州工厂所在的新郑综保区进出口额达到近4073亿元人民币,占河南省进出口总值的一半。

然而,这一调整并非没有挑战。富士康需要应对重新布局带来的管理成本增加、政治局势不稳定和社会风险等问题。尽管如此,积极应对这些问题并优化生产线,仍然是富士康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富士康从印度和越南“回归”中国内地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它不仅解决了当前面临的生产效率和成本问题,还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这一调整既是对过去错误的纠正,也是对未来发展的积极规划。

富士康在印度和越南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是什么?

富士康在印度和越南的生产效率低下,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在印度,尽管人口众多,但劳动力市场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印度工人在技能、工作态度和效率方面无法与中国大陆工人相提并论,这导致了富士康在印度的生产效率低下,良品率仅为50%左右。

印度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全适应高强度的工业生产需求,频繁的电力中断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此外,印度的供应链体系存在较大缺陷,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中国的差距也影响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交货效率。

印度的营商环境存在问题,包括政府激励计划的修改和延迟批准、外资企业在当地发展遇到的困难等。这些因素进一步影响了富士康在印度的运营。

越南由于能源供应紧张,政府决定对工业用电实行限电政策,这使得富士康在越南的生产线面临巨大的生产压力。

中国内地工厂与印度、越南工厂在工人素质、产业链完整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具体差异有哪些?

中国内地工厂与印度、越南工厂在工人素质、产业链完整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具体差异如下:

工人素质:

  • 中国内地:中国内地的劳动力素质较高,工人的操作熟练度和管理服从性都较为出色。此外,中国的劳动力培训程度高,劳动生产率也遥遥领先于印度和越南。
  • 印度:尽管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富士康指出,印度工厂组装的iPhone 15良品率仅为50%,远低于中国工厂。
  • 越南:虽然越南工人的素质有显著提升,但仍不如中国内地。一些优秀的工人能够克服文化差异并适应外国公司的工作要求,但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

产业链完整性:

  • 中国内地: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非常完善。这使得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印度:印度的产业链相对不完整,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和技术要素方面缺乏,导致其综合配套能力较弱。
  • 越南:同样,越南的产业链不完整,特别是在能源电力供应稳定度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工业用电。

基础设施:

  • 中国内地:中国内地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完善,包括道路、铁路、物流效率等各方面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此外,中国的物流成本也比印度和越南低。
  • 印度: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特别是在道路和物流效率方面不如中国。此外,政府效率与法制环境也相对较弱。
  • 越南:越南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和物流效率方面仍落后于中国。能源电力供应的稳定度也有待提升,特别是在北部地区经常出现缺电情况。

富士康回归中国内地后,其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策略有何调整?

富士康在回归中国内地后,其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首先,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富士康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对仓库管理中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通过分析库存周转率、季节性需求变化和供应链延迟等情况,可以及时调整仓库管理。此外,企业还保持较高的缓冲库存,增加工作资本的使用和过时,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和减轻潜在的收入损失风险。

在成本控制方面,富士康采取了多种措施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例如,富士康以加班费与绩效等项目来调整薪酬结构与幅度,提升员工产能,实现人均效率最大化。同时,富士康还承诺大量非订金订单以确保关键组件的可用性和成本。

尽管富士康曾将部分产业链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但由于在这些地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问题,如供应链复杂性和生产效率低下等,富士康决定“回归”中国内地。

富士康郑州工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贡献是什么?

富士康郑州工厂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GDP贡献:富士康在郑州的GDP贡献率接近10%,这一数字非常显著。
  2.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富士康的到来带动了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省电子信息及关联产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全省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这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还促进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3. 出口额带动:郑州85%的出口额由富士康强力带动,成为河南第一个单厂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企业。此外,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郑州市的80%。
  4. 就业机会:富士康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到2012年年底,港区富士康员工将达到25万人,每年为务工人员增加60多亿元的收入。
  5. 航空货运枢纽建设:由于富士康产品对航空货运的需求,郑州航空货运枢纽建设得到极大推动,多家知名航空公司先后在郑州开通全运航线24条,覆盖了除非洲、南美洲以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
  6. 社会责任:富士康在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时捐款一亿元用于救灾工作和灾后重建,展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7. 数字化转型:通过数字化转型,富士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少了质量缺陷和设备综合效率,并入选灯塔工厂。
  8. 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富士康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利用数字化赋能工厂,继续引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

面对政治局势不稳定和社会风险,富士康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面对政治局势不稳定和社会风险,富士康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并维持生产经营的稳定。

首先,在疫情防控方面,富士康实施了严格的闭环管理。自2022年10月13日起,富士康启动了闭环管理,动员港区在外居住人员入住公司宿舍,并在政府的支持下,确保园区外居住的员工集中入住。此外,富士康还发放防疫爱心包,紧急采购并分发N95防护口罩、酒精喷雾和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通过有序组织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公司还制定了详细的防疫机制和人员管控文件,建立了“物防、人防、技防”三防系统,确保疫情防控的有效性。

其次,在社会风险应对方面,富士康在历史上曾因员工福利问题引发社会关注。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富士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薪、减少加班时间、架设防护网、聘请心理专家、成立员工关爱中心、开通员工关爱热线以及召开防自杀的“誓师大会”等。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员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福利,从而减少潜在的社会风险。

最后,富士康还注重安全生产和员工教育。例如,在2024年6月5日,郑州科技园开展了“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趣味游园等形式深化员工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

富士康在哪些国家有工厂?工厂情况如何?在各国拿到哪些优惠?

富士康在全球范围内拥有610个工厂,其中中国大陆的工厂数量最多,达到259个,占比42.46%。此外,中国台湾省有37个工厂,占比6.07%,而越南则是东南亚各国中拥有最多富士康工厂的国家或地区。

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和地区,富士康享受了各种优惠政策以促进其发展:

  1. 中国大陆:中国政府为富士康提供了税收优惠、补贴以及简化审批流程等便利化措施,这些政策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经济效益。例如,在郑州,富士康借助河南的优惠政策、区位条件和人力优势快速成长,从最初的2条生产线发展到100多条生产线,高峰期用工约30万人。
  2. 美国:美国政府为富士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批地3000英亩和15年内给予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州政府和当地政府也给予了超过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政策,并承诺雇佣数千名员工。
  3. 印度:尽管印度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等条件吸引外资企业前来投资,但其基础设施和政策法规相对不完善,导致富士康逐渐失去兴趣。
  4. 越南:越南作为东南亚重要的制造基地,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包括富士康。越南政府可能也提供了一些税收减免和其他激励措施来吸引外资。

总体来看,富士康在全球各地的布局不仅依赖于各地的产业配套和劳动力资源,还受到当地政策的支持和优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富士康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之一。

富士康在各个国家投入的工厂成本多少?提供了多少职位?

富士康在全球各国的工厂成本和提供的职位数量如下:

中国大陆:

  • 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拥有多个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河南等省份。其中最著名的工厂位于深圳龙华,占地规模相当于一座小城镇,设有15座大型工厂大楼,雇佣了约46,000名员工。
  • 郑州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富士康工厂之一,自2011年启用以来,表现出了显著的增长动力。该工厂至少有3家分厂,包括94条生产线,雇用了35万名工人。
  • 据报道,仅在深圳的富士康工厂就雇佣了超过25万人。

印度:

  • 富士康计划在印度投资7亿美元(约48.09亿元人民币),在当地建造一家新工厂,预计创造10万个新工作岗位。

美国:

  • 富士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了一家LCD液晶面板厂,特朗普曾称其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尽管最初预计创造13,000个就业岗位,但实际数字可能低于此。

欧洲:

  • 在捷克,富士康拥有两家工厂,共雇佣了约6,200名工人。

其他地区:

  • 富士康还在巴西、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俄罗斯、土耳其、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等地设有工厂。

总体来看,富士康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100万名员工,并且其业务覆盖了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虽然不同地区的工厂成本和提供的职位数量有所不同,但整体上富士康通过全球布局有效分散了生产风险并提升了运营效率。

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建厂?富士康的生产线生产什么?

富士康选择在不同国家建立工厂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劳动力成本和政策支持:随着中国相对于美国的单位劳动成本上升,而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单位劳动成本相对较低,富士康决定在这些地区进行生产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印度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土地让步等优惠政策也吸引了富士康在该国投资建厂。
  2. 市场需求和地理优势:富士康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布局,其在东盟国家或地区如越南、泰国等地设有子公司,以满足当地及周边区域的市场需求。例如,在泰国,富士康与多家企业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并积极拓展电动车市场。
  3. 技术和创新:富士康不仅专注于传统的电子产品代工服务,还致力于高端制造和技术创新。例如,在印度,富士康尝试从低端装配向高端制造转型,合资办半导体工厂。此外,富士康还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灯塔工厂”概念,采用全自动化制造流程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
  4. 分散风险和供应链管理:通过在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建立工厂,富士康能够更好地管理和分散供应链风险。例如,在美国威斯康辛州或墨西哥建立电动汽车工厂,可以应对全球芯片短缺等问题。

这些工厂主要生产的产品包括:

  1. 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组件、电脑机壳及准系统、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组件等。富士康是苹果iPhone手机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并为诺基亚、戴尔、惠普等品牌提供电脑和相关配件的生产。
  2. 汽车相关产品:富士康在泰国投资数十亿美元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电动汽车,并计划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此外,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发布了多款新车,并且在动力电池领域也有布局。
  3. 其他高科技产品:富士康还从事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高新科技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总之,富士康选择在不同国家建立工厂是为了降低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以及优化供应链管理。其生产的多样化产品涵盖了从消费电子到汽车零部件再到高科技设备的广泛领域。

    avatar-img
    0會員
    276內容數
    本专栏将探讨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消费者行为变化和全球市场动态来塑造这些新模式。我们将深入研究像共享经济、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趋势,探讨它们如何重塑企业战略和消费者体验。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这些新模式如何在不同行业中被应用,以及它们对未来商业环境的潜在影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越南科技業已在成為軟體代工的新興。臺灣筆電製造業約15%至20%的比重在越南,新加坡則被視為晶片採購大國。新加坡的晶圓製造產能佔全球5%,並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佔高達19%,政府致力發展人工智慧、自駕車、金融科技等。對香港而言,中國政府對數家科技公司採取監管行動,挑戰和機遇並存。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Thumbnail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Bloomberg News)率先引用印度官員說法,稱台印即將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 ,最多將開放10萬印度移工來台。此消息經台灣媒體翻譯,瞬間點燃網路輿論,與印度移工相關的文章連日登上社群媒體「Dcard」討論排行榜。   在Dcard及短影音平台TikTok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隨著台灣供應鏈慢慢形成『AI』的新生態系,台灣的供應鏈不僅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後段的組裝代工跟材料商形成一個聯盟,形成新的『Made In Taiwan』,讓台灣再度回到亞洲科技製造業的中心,讓韓國媒體既羨慕,又憤怒,希望自家巨頭—韓國三星,可以趕快超越台灣。
    Thumbnail
    越南科技業已在成為軟體代工的新興。臺灣筆電製造業約15%至20%的比重在越南,新加坡則被視為晶片採購大國。新加坡的晶圓製造產能佔全球5%,並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市佔高達19%,政府致力發展人工智慧、自駕車、金融科技等。對香港而言,中國政府對數家科技公司採取監管行動,挑戰和機遇並存。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Thumbnail
    美國財經媒體《彭博社》(Bloomberg News)率先引用印度官員說法,稱台印即將簽署勞務合作備忘錄(MOU) ,最多將開放10萬印度移工來台。此消息經台灣媒體翻譯,瞬間點燃網路輿論,與印度移工相關的文章連日登上社群媒體「Dcard」討論排行榜。   在Dcard及短影音平台TikTok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
    台灣、印度昨(16)日透過視訊方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確定引進印度移工來台,雖然簽署程序還沒完成,但消息一出,再度掀起國內反彈聲浪。勞團對此指出,國內真正缺工真相是低薪,若政府因為開放印度移工,未來增加更多適用移工的產業,勢必排擠國人就業機會,業者能用更低的薪資聘僱移工,當然不用提升本勞薪資,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