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鬼才之道》個人感想(無劇透)

raw-image


網路上已經有很多優秀的相關影評,這邊只分享我個人的感受和想法。

本人心臟虛兼膽子小,有點年紀後就不看恐怖片和鬼片了,不過因為某個原因,我無論如何都會進場看這部《鬼才之道》,所以並沒有先看評價或宣傳,朋友的推薦分享也都先跳過不看,怕被劇透,只有從命名方式知道它不是那種很恐怖的恐怖片,而是有點惡搞的。然而我還是有點擔心它是「血漿不要錢」那種獵奇片,結果幸好不是。

當然血漿還是噴不少啦(看海報制服就知道),只是沒有到讓人不舒服的量——訪談中導演有說血漿很貴哈哈,還提到它其實是在反「jump scare」。原本沒聽過這個詞彙的我,回想小時候看過的恐怖片,才明白自己不喜歡的是什麼,以及《鬼才之道》是在解構什麼,難怪不看鬼片和恐怖片的人可看,怕看的更要看。

看本片的當下,完全沒有想到什麼可不可怕,很輕鬆自然就沉浸在故事裡,然後從頭笑到尾。特別是台詞,國片常被詬病用語不夠生活化,我覺得它並沒有這個問題,而是又台灣又好笑,有的口語還跟字幕不同,這就不知是否演員即興發揮了。仍覺得台詞不夠「白話」的人,或許可以想一想,像現在支語入侵,某些詞就被簡化、亂替代,我不希望能雅俗共賞的文字變成只剩下俗,而且這樣很多哏就不能玩啦!

此外,一部好作品總是要來幾個金句方便記憶,而金句就是要平常不易出現(譯:夠假掰)才叫金句,我覺得本片台詞為了通俗,已經白話到金句都快不金句了:「你想消失嗎?」、「好恨啊!」、「做鬼怎麼比做人還累?」、「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特別的人。」看這些有像金句的樣子嗎?(典型金句製造機請參考王家衛電影謝謝。)

國片另一個容易被嫌的點就是「節奏太慢」,而《鬼才之道》的節奏非常快,事實上這種惡搞又熱鬧的電影,節奏若太慢就不夠歡樂,快節奏也才能放更多東西在有限的片長裡。像是三年前六分鐘的前導片,步調顯然就慢了一點。

這裡我要先講另一部電影。我爬遍本片影評心得,也聽好幾個相關訪談,都沒提到的這部電影,卻是我這幾年看過路線最類似的國片:《逃出立法院》,都是有一點血腥,以死喻活,看似荒謬可笑卻貼近現實不過的台灣原創電影。沒人提到不知道是被遺忘,還是我把兩者聯想在一起太奇怪。逃這片有趣歸有趣,很大的缺點就是節奏太慢,這也導致本來只是小缺點的地方,會被用放大鏡檢視,不然裡面的打戲還蠻精彩。(重點誤)

其實要說近年跟《鬼才之道》最接近的國片,大家想必第一個想到前年的《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又有鬼,又溫馨搞笑,然而兩者節奏跟資訊量截然不同,前者可以想像得到有些觀眾不喜歡的原因,後者也可以想像得到受觀眾歡迎的原因,不過這些我想導演早就知道,訪談中他曾說是有意識地要任性,要拍一部自己喜歡的、想拍的電影,不想再迎合別人的口味,這對他來說是一種自我療癒。同樣身為高敏感和高共感的創作者,我知道這非常重要,不但攸關是否走得下去,更涉及能否活得下去,所以我也很希望他的做法能行得通,希望看到更多這麼精彩有趣又有態度的作品。何況撇開這些不論,《鬼才之道》本身就是一部會說話、值得票房肯定的傑作!

再講一個目前網路上有被負評的點:王淨。老實說我一開始也覺得怎麼又是她,然而片中有一幕讓我驚豔於她的演技:成名後在台上受訪,黑歷史卻被惡意放送,她不敢反擊,只唯唯諾諾跟著她們嘲笑自己。那個笑比哭還難看的表情,很難不被打動。

其他劇透心得有機會再分享。

最後,我很喜歡這部片的設定、議題、美術、剪輯,以及最重要的說故事的方式,我喜歡凱薩琳、喜歡兜哥、喜歡柯國隆(柯國隆上線那段我感動到哭),我還期待隧道三姐妹反抗大老闆,紅衣小女孩也很可愛。希望看到更多像這樣豐富精彩、歡樂有寓意,而且專屬於台灣的電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