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7|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叩齒吞津法:傳統中醫的健身祕訣

“很多人虽然把脸洗得干干净净,但是远远望去,好像蒙了一层灰一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气色晦暗,其原因在于元气肾精不充足。



所以,美容不是表面功夫,只有脏腑安和,气血均平,经络通畅,元气肾精充沛,气色才能由内而外的润泽透亮,皮肤自然会变得细腻嫩滑。”


下面这个方法,是古代经久不衰的健身术,几乎任何一本养生专著都会把它收录,足可见古人对这种方法的重视程度和实用价值。


笔者曾经拜会一名老中医,七十余岁高龄,爬山依旧健步如飞,很多随同爬山的年轻人都气喘吁吁,疲惫不堪,而老人家却谈笑自若,未见疲劳之态,其气色明润含蓄,声如洪钟,问及养生之道,



答曰:“叩齿吞津法”,跟老人同行时,经常听到旁边“咕咚”一声咽口水的声音,那便是老人将叩齿吞津养生法融入生活中,随时咽津以充盈肾精,久而久之,元气充沛自然身轻体健,气色名润。现将叩齿吞津法介绍如下:「叩齒吞津保健法」是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


根據文獻記載,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時的醫家陶弘景,年過八旬,齒緊完好,身體健壯,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他認為“齒為筋骨之餘”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精神爽快。


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明朝有位長壽者叫冷謙 ,史載活了一百五十歲,他的長壽經驗就是:“每晨睡醒時 ,叩齒三十六遍。”



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也有叩齒健身的習慣,他曾說:“一過半夜 ,披上上衣面朝東南 ,盤腿而坐 叩齒三十六下 ,當會神清氣爽。”


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古諺語曰:「晨起,叩齒三百響,齒堅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由成熟逐漸走向老化,其功能漸漸衰退,牙齒也不例外。


對中老年人來說,牙齒的健康與否至關重要,切不可掉以輕心。在這裡向廣大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朋友介紹一些牙齒保健的方法。功法要領:


1、叩齒,早晨醒來後,先不說活,心靜神凝,摒棄雜念,全身放鬆,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後使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不限。



剛開始運動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著運動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為佳。力道可依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為完成一次叩齒。


2、吞津,從傳統中醫養生之道來看,叩擊結束,要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叩擊後,用舌在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可按摩齒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牙齦部的營養血供。



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嚥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最後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3.時間及次數以上為完整一次的“叩齒吞津保健法”,每當做時以十次為佳,一天當中早、中、晚各叩齒十次,多做更佳。



其中早晨叩齒最重要,因為人經過一夜休息,牙齒會有些鬆動,此時叩齒即鞏固牙齦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對牙齒健康大有好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