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侏儸紀之王-異特龍

詹氏異特龍(手手蟲繪)

詹氏異特龍(手手蟲繪)


異特龍可能是僅次於暴龍,擁有第二高知名度的肉食性恐龍,不過大多數人對異特龍的印象可能只是牠生活在侏儸紀、比暴龍小一點之類的,那今天我就來大致說說這隻恐龍的獨特之處吧!

異特龍的學名意思為「不同的蜥蜴」,不同指的是牠的脊椎在被發現當時外型別於其它已知的恐龍,而模式種「脆弱異特龍」則是意指當時的人們認為這種脊椎構造相對脆弱,但實際上,異特龍身體強悍,能夠捕食當時的大型草食恐龍比如劍龍、彎龍等,甚至有許多骨折重傷後癒合的化石證據。

而我畫的這隻詹氏異特龍生存年代比脆弱異特龍稍早,頭骨也較為纖長,但有更大的頭冠,在外型上可說是比例最好看的肉食性恐龍之一,而異特龍的身體可不只有能看而已,牠與白堊紀那些專精於咬合力與巨大體型的後輩不同,異特龍的前肢比例更大,可以協助捕食,而勻稱的身材也帶給異特龍優秀的速度,長而粗壯的尾巴能夠讓異特龍奔跑保持平衡,而頭部雖然比例不大,但嘴巴能夠開合的角度能達到驚人的92度角,儘管咬合力不如鯊齒龍和暴龍,但可以更輕易的大型獵物身上撕扯下一片片的肉塊。

與異特龍在北美洲共存的捕食者還有角鼻龍、蠻龍等,而後者甚至比異特龍更加孔武有力,但異特龍的化石數量卻遠超兩者,證明牠們以這身黃金比例的身材稱霸侏儸紀的北美洲,成為最主要的頂級掠食者,甚至某些種類分佈遠達歐洲。


異特龍比較著名的幾個種:

脆弱異特龍:最早被發現的物種,也是模式種,體型很大,生存年代較其它種稍晚,其種名「脆弱」指的是當初發現其脊椎骨時人們認為這種不同於以往爬蟲類的脊椎結構既獨特又脆弱,實際上這種脊椎骨不但靈活而且也很堅固。

歐洲異特龍:在葡萄牙發現的物種,與美洲的脆弱種型態類似,但體型小很多,僅有6公尺左右,並且頭冠形狀稍有不同,其中一具嚴重變形的下顎化石表明,這隻歐洲異特龍下顎曾徹底斷裂,受了重傷後還存活並且痊癒,其強悍的生命力與恢復能力可見一斑。

詹氏異特龍:完整度極高的異特龍化石「大艾爾」即屬於該物種,與其它種相比頭骨細長,頭冠較大,並且生存年代稍早於脆弱種。

作者:手手蟲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