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食物鏈看恐龍崛起:消化物化石揭示生態優勢與機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恐龍是地球演化史上最成功的的類群之一,直到今日都還有多達一萬種以上的現生恐龍(鳥類)生存著,並幾乎主宰了整片天空,然而我們其實一直不清楚早期恐龍的輻射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近期有一項研究,分析了來自波蘭的500多副包含恐龍及其他同時期動物的消化物化石(被稱為bromalites,包含糞便、嘔吐物、還有各種在消化道內的消化物),試著從恐龍與其他不同動物的飲食習慣差異,來尋找恐龍獲得優勢的關鍵。

各種三疊紀動物的糞化石 Qvarnström, M et al. (2024)

各種三疊紀動物的糞化石 Qvarnström, M et al. (2024)


過去的理論

依照目前發現的化石證據,恐龍大約演化自三疊紀中期,此時期的恐龍在當時的生態系統中還是個小角色,直到3,000多萬年後的侏儸紀早期,恐龍才徹底佔據各個生態位,成為陸地生態系統中最具優勢的類群。 而在此前多個非恐龍的陸生脊椎動物類群接連滅絕,這讓恐龍的興起過程被認為是宏觀演化上生物群演替的最佳案例,過去研究人員提出過兩個假說來解釋此一事件,分別是: 1. 恐龍之所以能勝過競爭對手,是因為恐龍擁有更優秀的生理結構和新的適應能力。 2. 恐龍能崛起完全依賴於大自然中的隨機事件,造成恐龍競爭對手的滅絕,在這些類群滅絕之後,恐龍才得以佔領空缺的生態位,並進一步輻射演化。 不過這兩種假設目前都沒法完全解釋恐龍是如何崛起的。 本次研究分析來自波蘭盆地動物群的大量消化物化石,和其他用以確定生物群組成的骨骼與足跡化石,這些化石所隱藏的資訊或許可以幫助人們更接近真正的答案。

五個群落

研究中所分析的化石,依照其年代不同可以分為五個不同的生物群落: 1.恐龍的早期近親(或者早期成員?)在生態中屬於次要成員的群落,對應三疊紀卡尼期。 2.第一批肉食恐龍開始多樣化的群落,對應三疊紀諾利期。 3.早期恐龍開始提升其生態作用的群落,對應三疊紀諾利期晚期至瑞替期早期。 4.第一批大型植食恐龍出現的群落,對應三疊紀瑞替期。 5.植食恐龍開始輻射演化佔據大部分陸地生態系的群落,對應三疊紀瑞替期至侏儸紀赫塘期。 接著研究人員便依照時間順序從早期到晚期重建生態系統的演變。

分析結果

經過分析後研究人員發現,第一個群落僅有西里龍這一支恐龍的近親存在(近期的研究多顯示西里龍實際上為早期鳥臀目恐龍),此時的頂級掠食者以大型偽鱷類為主(鱷魚的祖先及近親),另外還有離片椎目(現生兩棲類及其祖先和近親),與獸恐目(屬於合弓綱,包含哺乳類及其祖先和近親)的存在。 第二個群落恐龍則以基礎的中小型的獸腳類或基礎蜥臀目為主,這些恐龍以魚類和昆蟲等為食,並且同時還存在著西里龍科成員,共同組成當時的恐龍群落。 到第三個群落時,大型偽鱷類已經開始消失,同時以獸腳類為首的食肉恐龍開始大型化,確切的鳥臀目足跡也開始出現,獸腳類的食物也開始變大。不過到這時蜥腳類尚未出現在波蘭盆地中,這部分比較奇怪,因為同一時期的全球其餘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有蜥腳類出現了。 到第四個群落,蜥腳類足跡才正式出現在波蘭盆地,同時期還有小型鳥腳類足跡與小至大型獸腳類足跡,該群落還存在鱷形超目與一些離片椎類,但其他典型的三疊紀動物群大部分都已經消失。 從三疊紀的植食動物來看,同屬合弓綱的二齒獸類如利索維斯獸 Lisowicia ,一直是早期植食動物的代表,消化物化石也最多,然而其專食性非常明顯,基本只吃松柏類植物,這與隨後出現的鳥臀目與蜥腳類差異巨大,這些早期植食恐龍幾乎什麼植物都吃,甚至木炭也在其食物名單內。 到第五個群落,時間已到侏儸紀,恐龍的多樣性更高,體型也更大,大型獸腳類恐龍留下的糞便也包含更多大型動物的骨骼碎片,甚至也包含同為掠食者的鱷型超目。這時的獸腳類化石可以看出其取食範圍遠高於其他掠食者,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其糞便化石內包含了波蘭盆地所不存在的植物孢粉,這說明這些恐龍的棲息地或者遷移範圍非常廣泛。 植食恐龍也與肉食恐龍有著相似的表現,廣泛的食物攝取,以及外來的植物消化物。 這些都說明比起其他動物,恐龍對食物的選擇並不挑剔。

在五個群落中,恐龍逐漸攀上高階生態位的過程 Qvarnström, M et al. (2024)

在五個群落中,恐龍逐漸攀上高階生態位的過程 Qvarnström, M et al. (2024)


推論

根據古環境分析三疊紀晚期至侏儸紀期間,全球氣候發生了多次快速的氣候變遷事件(比如卡尼期全球降雨頻繁,氣候從季節性乾旱轉變為濕潤環境,被稱為卡尼期洪積事件)這些氣候的改變也造成植物群落的頻繁改變。 二齒獸類等三疊紀的主流植食動物具有較高的專食性,因此難以適應頻繁變化的植物群落,連帶著影響那些以捕食牠們維生的肉食動物,導致非恐龍動物群相繼消失。 與此同時其他恐龍趁機佔據生態位,原先可能因其他因素而無法進入波蘭盆地的蜥腳類在成功遷入之後,也得以與鳥臀目一起成為主流植食動物,並且大型化,連帶著肉食恐龍的體型也進一步增大。 而這一切說明恐龍的崛起既有氣候變遷的運氣,同時也有生理機制上的優勢,是兩者相輔相成,才能讓恐龍得以抓住機會攀上頂峰。

最後

這次的研究材料來自25年來持續的採集收集,這才得以獲得如此龐大且連續性的研究材料,讓研究人員順利建立連續性的動態食物鏈。 雖然本次研究只包含波蘭盆地動物群而已,但是其他地區的骨骼化石同樣與這一進程相符,因此科學家相信這套恐龍崛起的模式也可以適用在全球,並為恐龍的巨型化提供一個新的見解。 作者:白稜 參考資料: Qvarnström, M., Wernström, J. V., Wawrzyniak, Z., Barbacka, M., Pacyna, G., Górecki, A., Ziaja, J., Jarzynka,A., Owocki, K., Sulej, T., Marynowski, L., Pieńkowski, G., Ahlberg, P. E., Niedźwiedzki, G. (2024). Digestive contents and food webs record the advent of dinosaur supremacy. Nature.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雅米-avatar-img
2025/03/20
長知識了,✌️
連木炭都吃~也太不挑食了😆😆😆😆😆
跳鼠飛行日記 白稜之前介紹的北方盾龍,最後一餐也是吃木炭喔 因為木炭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所以也有研究人員認為恐龍們吃木炭是拿來當胃藥呢 白稜
古地球就是牠們的天下啊!
林燃(創作小說家) 到現在的天空也是牠們的天下🫠依然是陸生脊椎動物中多樣性最高的一群 白稜
麥康納-avatar-img
2025/03/20
看到氣候變遷這四字,忍不住自我提醒 (=倒彈) 我真是個反動的保守主義者 XD
蛇類在爬蟲類中因其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而廣受矚目,也時常成為一些人類文化中的特定象徵。現生蛇類已經發現超過4000種,牠們是爬蟲綱有鱗目(Squamata)之下的蛇亞目(Serpentes)成員,占了有鱗目約35%的物種。有鱗目除了蛇亞目外,還包含了雙足蜥(Dibamia)、壁虎(Gekkota
身為一種偽鱷,堅蜥目可以說長得十分與眾不同。和大部分偽鱷不同,堅蜥目的成員體態渾圓,頭部狹小,全身佈滿甲冑,外觀上十分類似後世的甲龍。
生物的演化速度能有多快?這一直都是科學家很好奇的問題,尤其當演化速度牽扯到滅絕事件後,生物填補生態空缺所需的時間時,這個問題就又更顯得重要了。 地球自古生代開始之後總共出現過五次大滅絕事件,其中第三次大滅絕,發生在約2億5千190萬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Permian–Triassic e
上一期跟各位讀者介紹關於植龍的故事,不曉得大家還記得嗎?那是一群長相酷似鱷魚的的原始主龍形類。牠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大概就像兔子和天竺鼠,起碼彼此之間還在同一個演化支內。但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動物的身世可不像植龍那麼簡單,這支動物長的像鱷魚,但血緣上跟鱷魚完全沒有關係,而且身世及其複雜
大家喜歡看西遊記嗎?Rodrigo我除了古生物以外,最喜歡看這些神話故事了,特別是關於各地神獸的傳說。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古生物很像西遊記中的地藏菩薩的座騎-諦聽。根據西遊記的記載,諦聽有虎頭、犀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外貌。這個動物同樣有虎牙,犀角,鹿角,象身的外貌,牠就是猶因他獸
蛇類在爬蟲類中因其特殊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而廣受矚目,也時常成為一些人類文化中的特定象徵。現生蛇類已經發現超過4000種,牠們是爬蟲綱有鱗目(Squamata)之下的蛇亞目(Serpentes)成員,占了有鱗目約35%的物種。有鱗目除了蛇亞目外,還包含了雙足蜥(Dibamia)、壁虎(Gekkota
身為一種偽鱷,堅蜥目可以說長得十分與眾不同。和大部分偽鱷不同,堅蜥目的成員體態渾圓,頭部狹小,全身佈滿甲冑,外觀上十分類似後世的甲龍。
生物的演化速度能有多快?這一直都是科學家很好奇的問題,尤其當演化速度牽扯到滅絕事件後,生物填補生態空缺所需的時間時,這個問題就又更顯得重要了。 地球自古生代開始之後總共出現過五次大滅絕事件,其中第三次大滅絕,發生在約2億5千190萬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 Permian–Triassic e
上一期跟各位讀者介紹關於植龍的故事,不曉得大家還記得嗎?那是一群長相酷似鱷魚的的原始主龍形類。牠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大概就像兔子和天竺鼠,起碼彼此之間還在同一個演化支內。但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動物的身世可不像植龍那麼簡單,這支動物長的像鱷魚,但血緣上跟鱷魚完全沒有關係,而且身世及其複雜
大家喜歡看西遊記嗎?Rodrigo我除了古生物以外,最喜歡看這些神話故事了,特別是關於各地神獸的傳說。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古生物很像西遊記中的地藏菩薩的座騎-諦聽。根據西遊記的記載,諦聽有虎頭、犀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外貌。這個動物同樣有虎牙,犀角,鹿角,象身的外貌,牠就是猶因他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今天咱們來講有趣的東西,講講辣個古生物界的超級明星,人類史上第一種被3D動畫畫的巨型獸腳類恐龍,也是所有從小看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東亞的一屬恐龍,其名下有多達12個有效物種,還有其他數個疑似的物種,擁有的標本超過400具,這讓鸚鵡嘴龍成為了目前非鳥類恐龍當中最具多樣化的屬。 在鸚鵡嘴龍這400多具標本當中,自然有完整的,也有破碎不堪的,而其中 SMF R 4970 就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麥克雷暴龍,暴龍屬久違的新成員,其體型巨大,絲毫不遜色於君王暴龍 而麥克雷暴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對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暴龍演化路線有了新的啟發,為此新研究在描述麥克雷暴龍之外,同時也描繪出一條新的暴龍演化路線
Thumbnail
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多以恐龍為主,其骨骼結構也是化石的重要研究對象。因此我對獸腳亞目恐龍的顱骨做了粗淺的整理。大家大致認識牠們的顱骨結構後,往後提到哪種骨骼,也比較容易吸收相關的資訊。
Thumbnail
來養一只龍龍陪伴活個半世紀 守宮~是可以活到40歲 活化石 鱷類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 現代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養爬蟲類好處:
Thumbnail
兩個孩子最近迷上了恐龍,有天從圖書館借來了一本「兒童恐龍大百科」,裡面不僅有恐龍圖片,還有考古生物學家重組恐龍的骨骼化石圖片....
Thumbnail
恐龍的帥氣特色、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全都在「驚奇的恐龍世界」系列! 本系列將分為三種不同的面相,一一向讀者們介紹恐龍的各種秘辛, 世界上究竟存在著多少恐龍呢?恐龍以前是怎麼生存的呢?現在還有活著的恐龍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驚奇的恐龍世界」系列三本書籍,揭開恐龍充滿魅力的神秘面紗吧!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今天咱們來講有趣的東西,講講辣個古生物界的超級明星,人類史上第一種被3D動畫畫的巨型獸腳類恐龍,也是所有從小看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鸚鵡嘴龍 Psittacosaurus 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東亞的一屬恐龍,其名下有多達12個有效物種,還有其他數個疑似的物種,擁有的標本超過400具,這讓鸚鵡嘴龍成為了目前非鳥類恐龍當中最具多樣化的屬。 在鸚鵡嘴龍這400多具標本當中,自然有完整的,也有破碎不堪的,而其中 SMF R 4970 就
Thumbnail
似鳥龍類是一群特殊的獸腳類恐龍,牠們頭部比例很小,外型有點像長尾巴的鴕鳥,且通常表現出植食性的特徵,而這一群特別恐龍在白堊紀有著很高的多樣性,不過關於牠們早期的演化歷程,我們的了解程度卻不高。 近幾年,隨著化石挖掘工作的展開,研究人員發現日本福井的北古層當中有很多來自不同個體的似鳥龍類化石,在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麥克雷暴龍,暴龍屬久違的新成員,其體型巨大,絲毫不遜色於君王暴龍 而麥克雷暴龍的出現讓古生物學家對於過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暴龍演化路線有了新的啟發,為此新研究在描述麥克雷暴龍之外,同時也描繪出一條新的暴龍演化路線
Thumbnail
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多以恐龍為主,其骨骼結構也是化石的重要研究對象。因此我對獸腳亞目恐龍的顱骨做了粗淺的整理。大家大致認識牠們的顱骨結構後,往後提到哪種骨骼,也比較容易吸收相關的資訊。
Thumbnail
來養一只龍龍陪伴活個半世紀 守宮~是可以活到40歲 活化石 鱷類與鳥類的關係更親近 現代爬行動物棲息於每個大陸養爬蟲類好處:
Thumbnail
兩個孩子最近迷上了恐龍,有天從圖書館借來了一本「兒童恐龍大百科」,裡面不僅有恐龍圖片,還有考古生物學家重組恐龍的骨骼化石圖片....
Thumbnail
恐龍的帥氣特色、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全都在「驚奇的恐龍世界」系列! 本系列將分為三種不同的面相,一一向讀者們介紹恐龍的各種秘辛, 世界上究竟存在著多少恐龍呢?恐龍以前是怎麼生存的呢?現在還有活著的恐龍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驚奇的恐龍世界」系列三本書籍,揭開恐龍充滿魅力的神秘面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