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白色恐怖中的一位廣播人,胡閬仙

今年三月,在土城立仁街附近拜訪客戶,在一棟公寓一樓,有隻貓一直看我,因而停駐逗之,便看到公寓牆上,刻有兩個名字,字很特別,加上我對刻法的美學並不熟悉,就拍了照傳給研究上古文字的J。討論之後,很快得出是胡閬仙(閬原以為闓,僊是仙的異體字,古籍較常見,不知為何選擇這個更複雜的字來刻)與浦南(南原以為幸)。

應該是夫妻吧?隨手GOOGLE起胡閬仙,國家人權記憶庫的資料,讓歷史在我眼前「迥然若揭」。

「胡閬仙(1918-),江蘇如皋人。依(41)安潔字第3246號判決書,案發時為臺灣廣播電臺編輯,其曾於魯迅藝術學院,研讀戲劇系。1951年11月23日被羈押。1952年經臺灣省保安司令部以《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第8條第1項第2款判處交付感化期間另以命令定之。1954年11月26日交付感化。1958年6月7日開釋。」

透過(41)安潔字第3246號判決書,找到起訴書(41)安澄字第2264號,得以知道更為詳細的來龍去脈:胡閬仙于民國二十九年春投入共匪「蘇中軍區塩阜匪軍分區」魯迅藝術學院畢業後,從事戲劇宣傳工作計前後演出「王玉鳳」、「一個打十個」、「同志你走錯了路」等,三十六年來台先後任職工礦公司、台灣廣播電台,時常撰寫左傾文章,其妻浦南富有戲劇天才,曾于三十年參加匪「蘇中軍區總抗服務團」工作復受匪幹林雪如領導出任「農抗會」幹事,三十七年來台與夫從事話劇……。(下略不知為何併在同案的李紀生)

跟葉問電影裡面,甄子丹暴打日軍黑帶高手大喊的:「我要打十個」的台詞一模一樣啊,難道抗日史裡面,真有「打十個」這種十倍發力以寡敵眾的時代口號,如後來的「十萬青年十萬軍」?

說到蘇中軍區,背景應該是西安事變後,共產黨新四軍跟國民革命軍在江蘇地區,共同組建的抗日軍區。推測胡閬仙跟浦南就是在軍方的劇團相遇,這不禁讓我想到,色戒裡面的王力宏跟湯唯,好浪漫啊!

再說「魯迅藝術學院」,我們看了真不少的魯迅,但還真的沒聽過這個「學院」。

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在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魯迅藝術學院,為魯迅美術學院和中央戲劇學院的前身。下設文學系、戲劇系、音樂系、美術系,還有實驗劇團和文學研究所等機構。

毛澤東要求魯迅藝術學院「要造就具有遠大的理想、豐富的鬥爭經驗和良好的藝術技巧的一派文藝工作者」,1939年4月慶祝魯藝成立一周年時,毛澤東親自與會,揮毫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

著名教師:茅盾、冼星海、艾青、何其芳、張庚等文學家、藝術家曾在這所學校教書。

茅盾的小說《林家鋪子》,大學時期的民初小說選,老師教過;艾青、何其芳,留心過現代詩發展史的人,應該不陌生,何其芳的名詩〈預言〉,我在高中即已讀過。這師資陣容還真豪華。

回到胡閬仙。

羈押/執行處所:新生訓導處、臺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執行刑度刑期/受難事實:羈押1年2月,交付感化3年。

新生訓導處,1951年4月1日成立於臺北市內湖,同年4月17日遷移至臺東縣綠島。 

臺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後改名臺灣仁愛教育實驗所,又稱仁教所、仁愛莊,位於新北市土城區,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關押政治犯進行思想改造與勞動改造的監獄。現址為新北市後備指揮部駐地。

也就是說,胡閬仙先被羈押一年兩個月,在綠島的新生訓導處,然後被交付感化三年,在臺灣省生產教育實驗所。

刻有胡浦夫妻之名的公寓,其位置距離現在的後備指揮部,僅有五百公尺,這解釋了某種地緣關係,但因果關係呢?這批公寓叫「仁教新村國宅社區」,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國宅資料:於民國71年度興建,住戶共260戶,眷村改建而成。

根據起訴書(41)安澄字第2264號的記錄,兩人案發時均住台北市,另有案卡可稽,胡閬仙登記住址為台北市中國廣播公司宿舍,浦南登記住址為嘉義民雄台灣廣播電台宿舍。(我認為應該同為中廣,只是紀錄上的寫法不同?)

我原本的推想是,胡閬仙原本就住改建前的老眷村,那麽,若要符合眷村資格,只有兩種身份:公務員或軍人。以胡案發時的身份「臺灣廣播電臺編輯」,也就是所謂的中廣,不曉得當時的中廣員工,算不算「公務員」,或者胡閬仙當時仍有軍籍,在獲釋後,待到民國71年,獲得眷村改建後的國宅一戶?

但是由上述的資料推測,他們原本應該不住土城,那為什麽在獲釋的幾年後,又回到這個傷心之地?(或者只是買了一戶房子?)

這恐怕已經無從考究了。 

除了國家人權記憶庫,網路上就沒有浦南的資訊了。而胡閬仙,想來也算文藝中人,2021年中時副刊,隱地的文章〈童尚經的自白〉,有關於他的描述:『現在一般人稱那段時期為「白色恐怖」,當時的黨營事業如中廣,以及臺灣省政府隸屬下的《新生報》,不管前者和後者,均有無數人突然被帶走,前者如中廣王牌導播崔小萍被判刑;不久中廣的副總經理李荊蓀也被捕了,接著寇世遠、王玫、胡閬仙亦先後涉案……。』

另有王鼎鈞回憶錄《文學江湖》的摘文:一九五○年我進「中國廣播公司」以後,漸漸感受到治安機關對文化人查察嚴密,編輯組長寇世遠被捕,牽連播音員王玫,廣播劇作家胡閬仙被捕,節目部氣氛緊張,我也趕上熱鬧,遭保安司令部傳訊。

隱地是作家,爾雅出版社的創辦人,王鼎鈞的文章收在國立編譯館時期的課本,兩位都不陌生,他們的文章對於胡閬仙的描述皆是在五零年代,但是,案發時跟我一樣同為35歲,1958年獲釋時40歲的胡閬仙,後來的故事呢?我在民國七十三年,教育部社教司出版的《歷年表揚社教有功團體及個人名錄》找到了他後來的故事,試節錄之:

開新聞廣播劇先河的編劇家 

新聞廣播劇之製作,出諸前民防廣播電台(台北市政廣播電台前身)執行副台長錢江潮先生之構想,胡先生則認為:「新聞既層出不窮,題材必取之不盡,每日一劇,自無問題,惟限於十五分鐘,為避免費時於人物介紹及故事轉折之中,不若增加一記者,使成劇中人,不獨足以收起承轉合之效,更可以代表電台,闡明主題之所在」。

自民國五十三年八月,由胡先生任編劇,每日特選一具有新聞性之現實題材,經訪改編以配合國策教孝教忠,激勵士氣,振奮人心及揭發共黨險惡本質為主題,以達推行社教之日的。

起初先生於採訪時,以機車代步,每日一劇,風雨無阻,個中滋味,惟胡先生能體會。新聞廣播劇自開播以來,一直深獲社會大眾重視,為該台特有節目之一,且為廣播界一大特色,而胡先生一直以特約身份不計較報酬之菲薄,工作之辛苦,始終甘之若飴。

我對「新聞廣播劇」的理解是,找記者當聲優,直接演出新聞,好先進啊,根本是Podcast界的大前輩!

看官們若是喜歡這篇文章,請別吝嗇給我一點鼓勵,按讚(有這個功能嗎XD)、留言、分享。謝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