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方劑】2. 瀉下劑

來源:📗方劑學(五版)

◎寒下

  • 適應證:裏熱與積滯互結之實證
  • 症狀:大便秘結、腹部或滿或脹或痛,甚或潮熱,苔黃、脈實
  • 常用中藥:大黃、芒硝
  • 代表方劑:大承氣湯、大陷胸湯

🥣大承氣湯

【組成】

  • 大黃12(君):瀉熱通便、蕩滌腸胃
  • 芒硝9(臣):助大黃瀉熱通便,並能軟堅潤燥
  • 厚樸15、枳實12(佐使):行氣散結,消痞除滿,助硝、黃推蕩積滯以加速熱結之排泄

【功效】峻下熱結

【主治】

  • 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脈沉實
  • 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臍腹疼痛,按之堅硬有塊,口舌乾燥,脈滑實
  • 裏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使用本方時,應以痞(心下悶塞堅硬)、滿(胸脅脘腹脹滿)、燥(腸有燥糞、乾結不下)、實(腹中硬滿,痛而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中硬滿不減)四證及苔黃、脈實為依據

【附方】

🥣小承氣湯

【組成】大黃12、厚樸6、枳實9

【功效】輕下熱結

【主治】

  • 陽明腑實證
    • 譫語、潮熱,大便秘結,胸腹痞滿,舌苔老黃,脈滑而疾
    • 痢疾初起,腹中脹痛,或脘腹脹滿,裏急後重

🥣調胃承氣湯

【組成】大黃12、炙甘草6、芒硝12

【功效】緩下熱結

【主治】

  • 陽明病胃腸燥熱
    • 大便不通,口渴心煩,蒸蒸發熱,或腹中脹滿,或為譫語,舌苔正黃,脈滑數
    • 腸胃熱盛而致發斑吐衄,口齒咽喉腫痛

🥣複方大承氣湯

【組成】厚樸15-30、炒萊菔子15-30、枳實15、桃仁9、赤芍15、大黃15、芒硝9-15

【功效】通裏攻下、行氣活血

【主治】單純性腸梗阻,屬陽明腑實,氣脹較明顯


🥣大陷胸湯

【組成】

  • 大黃10、芒硝10:蕩滌腸胃,瀉結泄熱,且能潤燥軟堅
  • 甘遂1:逐水飲,瀉實熱,使結胸之水熱從大便而去

【功效】瀉熱逐水

【主治】

  • 結胸證
    • 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結,日晡小有潮熱,或短氣躁煩,舌上燥而渴,脈沉緊,按之有力

【附方】

🥣大陷胸丸

【組成】大黃250、葶藶子175、芒硝175、杏仁175、(甘遂30、白蜜250),每服5-10

【功效】瀉熱逐水

【主治】

  • 結胸證
    • 胸中硬滿而痛,項強如柔痙狀


◎溫下

  • 適應證:因寒成結之裏實證
  • 症狀: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喜溫,手足不溫,甚或厥冷,脈沉緊
  • 常用中藥:瀉下藥 配 溫裏藥
  • 代表方劑:大黃附子湯、溫脾湯、三物備急丸

🥣大黃附子湯

【組成】

  • 附子9:辛熱,溫陽以祛寒
  • 細辛3:除寒以散結
  • 大黃9:蕩滌腸胃,瀉除積滯

【功效】溫陽散寒、瀉結行滯

【主治】

  • 寒積裏實
    • 腹痛便秘,脅下偏痛,發熱,手足厥逆,舌苔白膩,脈緊弦

*仲景治寒邪深伏陰分,常用附子細辛相配,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大黃附子湯


🥣溫脾湯

【組成】

  • 附子9、乾薑6:溫陽祛寒
  • 人參9、甘草3:益氣補脾
  • 大黃12:蕩滌積滯

【功效】溫補脾陽、攻下冷積

【主治】

  • 脾陽不足
    • 冷積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溫;脈沉弦


◎潤下

  • 適應證:腸燥便秘之證
  • 症狀:腸燥便秘因於熱邪傷津,或素體火盛,腸胃乾燥所致
  • 常用中藥:火麻仁、杏仁
  • 代表方劑:麻子仁丸、濟川煎

🥣麻子仁丸

【組成】

  • 麻子仁(君):潤腸通便
  • 大黃、杏仁、芍藥(臣):通便泄熱、降氣潤腸、養陰和裏
  • 枳實、厚樸(佐使):下氣破結,加強降泄通便之力

*此方對於腸中燥有積滯的便秘最為適合;老人產後腸燥便秘,以及習慣性便秘亦可服用。如屬純由血少津虧引起的便秘,則不宜使用;孕婦忌用

【附方】

🥣潤腸丸

【組成】大黃15、當歸15、羌活15、桃仁30、火麻仁37.5

【功效】潤腸通便、活血祛風

【主治】飲食勞倦、大便秘結。或乾燥秘結不通,全不思飲,以及風結、血結等證

🥣五仁丸

【組成】桃仁15、杏仁30、柏子仁3.75、鬱李仁3、松子仁3、陳皮120

【功效】潤腸通便

【主治】津枯腸燥。大便艱難,以及年老或產後血虛便秘

*潤腸丸、五仁丸和麻子仁丸都是潤腸通便之劑

  • 潤腸丸:以潤腸藥配合活血祛風藥組成,主治風熱入大腸與血燥而結所致的腸燥便秘
  • 五仁丸:多用富含油脂的果仁組成,以潤燥滑腸為主,專用於津液不足之便秘
  • 麻子仁丸:以潤腸藥配伍小承氣湯組成,潤下之中兼能泄熱導滯,專用於津液不足而兼腸胃燥熱之便秘


🥣濟川煎

【組成】

  • 肉蓯蓉6-9(君):溫腎益精,暖腰潤腸
  • 當歸9-15(臣):養血和血,潤腸通便
  • 牛膝6(臣):補腎強腰,性善下行
  • 枳殼3(佐):下氣寬腸而助通便
  • 澤瀉4.5(佐):滲利小便而泄腎濁
  • 升麻1.5-3(使):升清陽,使濁陰自降

【功效】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

  • 老年腎虛
    • 大便秘結,小便清長,頭目眩暈,腰膝痠軟

【加減】

  • 氣虛:加 人參
  • 有火:加 黃芩
  • 腎虛:加 熟地
  • 虛甚:去 枳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