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6 正式課表開始
第一周期,四周的時間(8/26~9/22),直到有氧區間檢測完成,就可以練第二周期的課表,如果沒過關,那就...."擋修"
重整優化:就是 滾筒按摩拉伸!
慢跑: 設定心率區間,跑完即可,不超過2.3區(155bpm)
維持姿勢: 核心的肌力訓練(強度低)
有氧間歇: 慢跑中間穿插10秒的快跑5回。
第一周期的時候,發現自己腳踝舊傷的部分,還是覺得怪怪的。
第二周期,聽教練的話,有傷就不練,但暖身課表跟收操都有練習,只是單腳閉眼的練習,稍微降低強度,閉眼三十秒改成二十秒;星期天的10K前測,體感大約是八成力,但看心率狀態,可能有發揮到九成。
第三周期,將北投泡腳池當成復健工具,加上降低腳踝上的練習壓力區後,傷勢正向發展。
周日的配速檢測,要跑在心率 164 ~ 169 bpm (3.0 ~ 4.0 區),在熱身2K左右後,開始測驗,依據原本的跑力 34左右,大約要抓三區5:39~6:20配速,但是我一開始估計大約跑5:50,一開跑後,跑到5:50還不到164後,索性就往上跑,等頂到170再降速,沒想到,最高心率就剛好是170,都沒超過,跑力大幅上升 XD。
根據學長姐們的回饋,如果前兩天訓練太累,其實三區心率也是有可能會上不去,有人重跑了兩三次,索性放棄。
其實如果長期使用RQ,也可以使用當天的跑力,當作隔周的有氧檢測配速標準。
第四周期,緊張的有氧配速測驗,終於來了!
當天5:00點就起床熱身(我真的把它當作比賽準備阿)! 熱身加上操場緩跑,六點開測,當天跑力34.3,所以1.5區的配速是7:09,要定速跑完90分鐘,中間喝水尿尿運動飲料都不能停錶。
真的沒想到,跑一個半小時的步(13KM),訓練指數只有少少的19.5。
補水策略為,每15分鐘喝一次運動飲料,最後三十分鐘,就不喝水,為了確保測驗的準確性,竟然,給我跑出負配速(後半段比前半段還快),每公里均速比原本預期快13秒,不知道為什麼配速都慢不下來,一直超速然後降速(馬尾妹?)。
用1.5區配速跑到第 9~11 分鐘的心率為:A
盡量維持在1區配速,配速穩定不變,假設第 87~89 分鐘後心率升到:B
計算 (B-A)÷A×100%。
結果是~~~~
"良好的過關拉"~~~~灑花
通過了七分速(超級慢)的有氧檢測後,就準備開始第二周期的訓練拉~~~~~~
希望可以跑步順利,無傷訓練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