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思考」的運動,就是延續問題(假設)。物質狀態是持續反覆不間斷的分裂運動著,可以說這運動方式即是創造。


當物質膨脹(分裂)時,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


科學的假設,得出來的結果—「假設」!

這是科學的運動方式,恆動著!



思考(科學)不知道的是,假設就是問題!

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假設」不存在,

換一個說法,

當「假設」不存在時,沒有任何問題。

這是「思考」,無法理解的。

「思考」本質就是延續問題(假設)。



「光」是什麼?




當這世界圍繞在創新時,並沒有「我不知道」的內容產生。

思考最大的謬區,在於執著於「永遠有不知道的物質」,而持續分析分裂破壞重組新的物質,後在破壞。

思考無法理解,膨脹只是自己與自己在反應,並沒有新的物質產生。

這是擬人化的過程。




當物質內容持續被創造出來時(分裂),造成這樣恆動的原因,只有一個!

我不知道我就是問題。

我不知道原來是,問題在觀察問題,

那麼問題分裂後還是問題!

我不知道,解決問題的方式,

就是不要移動(運動)。


思考的本質是「試圖改變」,也就是分裂。

解決問題換一個說法是,還原它!

思考是無法還原物質本身的,這是思考的自然設定。


我的「感官」所感知到的所有內容,都是「已知的內容」,「已知」以記憶的形式累積(膨脹、蜷縮、折疊」。

換句話說,我感知到的內容,實體的、無形的(文字語言敘術形容假說理論…制度規範、精神體驗),都是我的「記憶內容」。


我只是在對自己反應!(觀察者即是被觀察者、物)


擬人化是寫作的手法!

但並不是事實。

擬人化所產生的內容,是在分裂的那一端。

而我這一端,石頭就是石頭,木頭就是木頭、雲就是雲、山就是山,沒有任何問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