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小鎮上的角落、有個天主堂、天主教會這四個字高掛在、代表日本神社的鳥居上方卻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讓人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一進入就是一條筆直的參拜道、新城天主堂的前身是新城神社、日據時期、1896年駐守新城的部隊裡、有一位日本士兵欺辱了太魯閣族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同時也爆發多年被欺壓的仇恨、於是聯合各部落的壯丁、將十三名日軍全數殲滅、史稱「新城事件」、也埋下了1914年「太魯閣戰役」的導火線。
新城事件發生後、為了紀念殉難的軍警人員、日本政府於1914年、木造納骨堂、1920年又設立「殉難將士瘞骨碑」、1937年在舊址以鋼筋混泥土材質建造神社、這便是新城神社的由來。
一百多年過去了、這塊「殉難將士瘞骨碑」、紀念碑的背後還隱約可見、日軍罹難者的名字、現在靜靜地矗立在方舟教堂旁、聆聽教堂內傳出來的詩歌、迎來送往來此參與彌撒的人們、而彌撒的內涵是感恩與懺悔、臆想~來參與彌撒的人經過時看見這塊紀念碑、也許會想起自己的祖先、這對當地的居民以及所有到此一遊的旅人、都是一場無聲但極具震撼的教育。
新城天主堂是以聖經「諾亞方舟」為主的禮拜堂、外型像是一艘船上面爬滿藤蔓、隱身在叢林中隨時準備好揚帆啟航、參拜道的兩旁有許多石燈籠、在盡頭處這原本是日本神社的所在地現在改為聖母園、不變的是階梯旁用來守護避邪的神獸、仍然盡職的堅守崗位、只是祂們一定很迷惑為甚麼會由守護神社變成守護聖母、更疑惑的應該是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戰爭才會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
走進教堂莊嚴肅穆的氛圍、讓人心情平靜此時最想做的是、就這麼靜靜坐著好好感受這種氛圍、據說窗戶上的福音彩繪玻璃、都是從歐洲訂製再運過來的、每一面玻璃背後都有代表一段感人的故事、教堂後方是一個告解區、另一邊則是一個很大的牌位牌位上供俸的是、新城教友歷代先祖同時也紀念所有在此地留下記憶的人們、願祂們得到安息。
如果說天主堂外石燈籠和西式教堂、代表的是東西文化大融合、那麼把受難者與罹難者超越種族 不計仇恨的、放在一塊牌位上供俸這就是族群的大融合了、這得需要有多大的胸襟呀、這不禁讓我想起曾經到過一個把受難者照片、掛滿整個牆上的紀念公園、經過時不免感到背脊發涼這樣的紀念公園只會是製造更大的對立而已、在這裡我感受到的卻是溫暖、一種被大愛包裹著的溫暖、也從心底升起一股敬佩之心、我特別特別的喜歡這句話『 所有在此地留下生命的人、願他們得到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