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嘉義在地老農的心情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農業是許多文化和傳統的核心、但是農夫卻看天吃飯經常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卻很少人關心、也許透過『皇榮果園 』的故事、能讓我們一窺這些堅守在這片土地的人心中的箇中辛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活筆記
9會員
4內容數
記錄生活 、體會生活、擁抱生活。。♥´¨`*•..☆
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4/10/11
當心的律動跟不上生活的腳步時,難免會感到徬徨無依,不妨到海邊走一走每一次到海邊都會讓人感到祥和與安寧。 時而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發出浪濤聲,仿佛海洋正與大地在對話,時而海浪慢慢地撲在沙灘,發出輕柔的潺潺聲,像是正在與你喃喃低語,踩在柔柔的沙灘上讓人感到很療癒。 你有沒有也擁有過自己特別喜歡的海邊景?
Thumbnail
2024/10/11
當心的律動跟不上生活的腳步時,難免會感到徬徨無依,不妨到海邊走一走每一次到海邊都會讓人感到祥和與安寧。 時而海浪拍打在礁石上發出浪濤聲,仿佛海洋正與大地在對話,時而海浪慢慢地撲在沙灘,發出輕柔的潺潺聲,像是正在與你喃喃低語,踩在柔柔的沙灘上讓人感到很療癒。 你有沒有也擁有過自己特別喜歡的海邊景?
Thumbnail
2024/10/05
在一個小鎮上的角落、有個天主堂、天主教會這四個字高掛在、代表日本神社的鳥居上方卻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讓人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一進入就是一條筆直的參拜道、新城天主堂的前身是新城神社、日據時期、1896年駐守新城的部隊裡、有一位日本士兵欺辱了太魯閣族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同時也爆發多年被欺壓的仇恨、於是聯合
Thumbnail
2024/10/05
在一個小鎮上的角落、有個天主堂、天主教會這四個字高掛在、代表日本神社的鳥居上方卻絲毫沒有違和感、反而讓人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一進入就是一條筆直的參拜道、新城天主堂的前身是新城神社、日據時期、1896年駐守新城的部隊裡、有一位日本士兵欺辱了太魯閣族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同時也爆發多年被欺壓的仇恨、於是聯合
Thumbnail
2024/10/05
跟友人一起到太魯閣燕子口旅遊,這裡也是錐麓古道的入口處,剛好看見許多人 正在辦理入山手續,聽說錐麓之美擁有國際級的景觀,壁立千仞驚險萬分的錐麓斷崖 是此生必遊的景點,但是因為太熱門了,據說入山申請往往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難怪將要進入古道管制大門的人,雀躍之情完全寫在臉上,進大門之後就是一
Thumbnail
2024/10/05
跟友人一起到太魯閣燕子口旅遊,這裡也是錐麓古道的入口處,剛好看見許多人 正在辦理入山手續,聽說錐麓之美擁有國際級的景觀,壁立千仞驚險萬分的錐麓斷崖 是此生必遊的景點,但是因為太熱門了,據說入山申請往往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難怪將要進入古道管制大門的人,雀躍之情完全寫在臉上,進大門之後就是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精華重點: 1.紀錄片特點: 由顏蘭權導演執導,拍攝1,800小時影像,最終剪輯成142分鐘 溫和但有力地描繪農民日常生活 呈現農業與文化、經濟、氣候變遷的密切關係 2.台灣農業面臨的主要困境: 農地零碎化,平均農地面積小於1公頃 農業人口高齡化,平均農民年齡超過65歲
Thumbnail
精華重點: 1.紀錄片特點: 由顏蘭權導演執導,拍攝1,800小時影像,最終剪輯成142分鐘 溫和但有力地描繪農民日常生活 呈現農業與文化、經濟、氣候變遷的密切關係 2.台灣農業面臨的主要困境: 農地零碎化,平均農地面積小於1公頃 農業人口高齡化,平均農民年齡超過65歲
Thumbnail
就像所有探向農村的縣道,在「以農養工」的一九五〇至七〇年代,縣道184之於美濃,就如吸管:以各種不等價方式擠出的農民勞動成果,農業衰敗後湧出的青春與夢想。
Thumbnail
就像所有探向農村的縣道,在「以農養工」的一九五〇至七〇年代,縣道184之於美濃,就如吸管:以各種不等價方式擠出的農民勞動成果,農業衰敗後湧出的青春與夢想。
Thumbnail
洪箱大姊的一生給了我三個重要的啟示:一是面對不公就要力爭。如她所言:「就算最後保不住地,至少我可以跟我的子孫交代,我們真的拚過了」。二是從她的言行,可深深體會身為農人的驕傲。三是生活在愈現代的農民愈幸福。如洪箱大姊有些薄田適地適種,耕種對了田間的農作物,再加上一群支持友善耕作的消費者就足以養家活口。
Thumbnail
洪箱大姊的一生給了我三個重要的啟示:一是面對不公就要力爭。如她所言:「就算最後保不住地,至少我可以跟我的子孫交代,我們真的拚過了」。二是從她的言行,可深深體會身為農人的驕傲。三是生活在愈現代的農民愈幸福。如洪箱大姊有些薄田適地適種,耕種對了田間的農作物,再加上一群支持友善耕作的消費者就足以養家活口。
Thumbnail
彰化縣大村鄉是典型農村,農村再造後,添增一些現代元素,改變了農村風貌
Thumbnail
彰化縣大村鄉是典型農村,農村再造後,添增一些現代元素,改變了農村風貌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2004年的農村工作坊主題標定為「稻米與稻農之心」,一方面呼應聯合國提出的「國際稻米年」;一方面則是因為稻米這深具幾千年傳統,不僅是全球30億人口,尤其是亞洲地區賴以維生。稻米不僅意味著糧食,還意味著重要的文化,它總是出現在人們的各種生活、宗教的慶典,或是呈現在藝術裡頭。
Thumbnail
昔日貧農果腹餐,翻身眾愛養生歡; 良田惡地皆繁衍,命韌綿延不畏難。 心型翠綠或紫色的葉子繁衍整片田野,間或開出淺紫色喇叭狀的花,雖然不是很醒目,卻也清新可喜;地瓜在農業社會時,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種作物。 小時候家中養了幾隻豬,當然也難免要種上一整片的地瓜,採摘地瓜葉餵豬;看父母把採下來的地瓜葉紮成
Thumbnail
昔日貧農果腹餐,翻身眾愛養生歡; 良田惡地皆繁衍,命韌綿延不畏難。 心型翠綠或紫色的葉子繁衍整片田野,間或開出淺紫色喇叭狀的花,雖然不是很醒目,卻也清新可喜;地瓜在農業社會時,也算是很重要的一種作物。 小時候家中養了幾隻豬,當然也難免要種上一整片的地瓜,採摘地瓜葉餵豬;看父母把採下來的地瓜葉紮成
Thumbnail
看見農村的美、勞動者的真摯、百工的匠人精神,節氣更迭四時而生,循著古老的智慧,讓我們重新認識台灣! 出版緣起,因著2016與黃名毅攝影師合作了樹院子粉絲專頁一整年的節氣文,想到這是個持續且漫長的合作契機,才有了集結出版的想法。但好事多磨,這本攝影集終於完稿了。
Thumbnail
看見農村的美、勞動者的真摯、百工的匠人精神,節氣更迭四時而生,循著古老的智慧,讓我們重新認識台灣! 出版緣起,因著2016與黃名毅攝影師合作了樹院子粉絲專頁一整年的節氣文,想到這是個持續且漫長的合作契機,才有了集結出版的想法。但好事多磨,這本攝影集終於完稿了。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本書獲2020年OpenBook好書獎》 這本《尋找台灣味》於2020年5月初上市,網媒相關的宣傳以越南茶等東南亞篇章成為了主打。「在東南亞尋找台灣味」的意趣自帶光環,然而,身為作者之一,心中種有一股聲音吶喊著:「本書有一半的農業記事篇章是書寫臺灣,應該要把他們的亮點平衡宣傳才是。」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交大人社系教授「阿枝」帶我們吃一頓源自童年熟悉的溫暖味道! 歷史學是怎麼和人類學搭上邊?教授的大學生活都在做什麼?一位歷史學家是怎麼養成的,一起關注本期的「編輯約你吃早餐」!
Thumbnail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Thumbnail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