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5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Hansi 叔叔!充滿童趣的 Colmar 畫家

一進入博物館二樓就會看到這張海報:「Hansi 先生歡迎他的朋友和訪客,並請求他們不要稱呼他為『大師』。這讓他感到惱火。」大家似乎比較常叫他叔叔?

一進入博物館二樓就會看到這張海報:「Hansi 先生歡迎他的朋友和訪客,並請求他們不要稱呼他為『大師』。這讓他感到惱火。」大家似乎比較常叫他叔叔?


叛逆出英雄

1873年出生的讓-雅克·瓦爾茨(Jean Jacques Waltz )是阿爾薩斯最知名的插畫家,其筆名「Hansi」來自德文名的縮寫:「Hans」為德文中的 Jean,「I」則為德文中的 Jacques 字首(Iacob)。

他出生時阿爾薩斯正籠罩在拿破崙三世倒台和被德國統治的震驚下。父親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屠夫,透過自學成為受人景仰的學士和恩特林登博物館(Musée Underlinten)的館員。這讓 Hansi 從小就展現出過人的文化底蘊和繪畫長才,卻可能因此而培養出一些叛逆精神,進而對學校制式化的教育感到格格不入。父母討論後決定將他送往里昂深造,學習紡織和繪畫。他在那發現了新藝術(Art nouveau),學習到的曲線造型、漩渦、弧線和阿拉伯式的設計,並為其作品中的裝飾元素奠定了基礎。新藝術風格中對自然的關注在讓-雅克描繪孚日山脈的眾多水彩畫中得以體現,同時進入公共領域,為慈善舞會或其他公益活動設計菜單、賀卡、節目單、明信片,以及藥用糖果盒的圖案等。

Hansi 設計的酒標,Kaefferkope 是阿爾薩斯最年輕的 Grand Cru,2007才確立。

但 Hansi 真正開始為人所知或許是在1908年所出版的《那蘇克教授》(Knatschke),裡面以 Colmar 中學的古斯塔.內斯教授(Gustav Gneisse)為藍圖,進行了一系列諷刺繪畫,報復這位他童年時的老師。雖然法官判決誹謗成立,但 Hansi 靠著展覽和銷售新作馬上又把失去的錢給賺了回來。1912年,他出版了另一部《說給小孩聽的阿爾薩斯歷史》(L'histoire d'Alsace racontée aux petits-enfants),裡面大肆宣傳阿爾薩斯屬於法國的論點,被德國政府判刑。1913年,他出版了名著《我的村莊:那些不曾忘記的人》(Mon village, ceux qui n'oublient pas),傳達被佔領前的美好時光,同樣也惹毛了德國政府。1914年,他再度因「糖塊事件」在萊比錫法院被判刑,起因為他與朋友一同前往中央咖啡館(Café Le Central),當看到裡面的兩名德國中尉起身離開時,他故意點燃了一塊糖,試圖「消毒」空氣!然而,幸運的 Hansi 利用一次行政疏失逃回了法國,並在一戰爆發後加入法軍的宣傳作戰部,創作許多愛國畫作和海報,在沒開過一槍的情況下獲得榮譽勳章!1923年,他繼承父親在恩特林登博物館(Musée Unterlinden)的工作,同時將大多心力放在水彩畫和一些廣告作品上。

一戰時一直有著德國人會偷鐘錶的傳說

二戰開打後, Hansi 被列入德國納粹的黑名單,雖輾轉逃到布根地和南法,最終仍在 Agen 被找到,被蓋世太保打到半死不活,丟棄在水溝。大難不死的他於1942年逃到瑞士,直到1946年才返回故鄉 Colmar。往後 Hansi 全心全意將重心放在藝術上,並持續為恩特林登博物館服務,直到1951年與世長辭。

阿爾薩斯的皮卡丘:格雷特與耶瑞

《我的村莊:那些不曾忘記的人》(Mon village, ceux qui n'oublient pas)的插圖出版於1913年的聖誕節,是 Hansi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的插圖與畫家先前的繪畫風格截然不同,讓人幾乎懷疑是否為同一位藝術家的作品。這個村莊是虛構的,但參考了位於阿爾薩斯北部的奧貝斯巴赫村(Oberseebach,今Seebach)。畫冊中的插圖描繪了阿爾薩斯村莊中的傳統場景,混合了被吞併前的過去與當下的參照。穿著傳統服飾的男孩女孩和佩戴1870年戰爭勳章的老兵在村中遊行,孩子們把李子派送到麵包師那裡去烘烤,人們嘲笑在農場旅館裡的德國遊客,孩子們在學校裡偷偷戲弄老師。

作家在故事的引言中並沒有點出奧貝斯巴赫村(Oberseebach) ,而是用間接的方式呈現:

我要描述的這個村莊並非我所虛構:它是真實存在的。要找到它,你必須遠離大路,前往威森堡或尼德布龍附近的地區。你會在某個小站下車,這裡鮮花盛開。沿著一條狹窄的道路前行,道路兩旁種滿果樹。遠遠地,你會看到尖尖的教堂鐘樓聳立在麥田之上,或者穿透啤酒花田的綴花網。接著,在滿是山楂花的小徑上,在森林的邊緣,你會看見一些小女孩在為那些沉睡了四十多年的亡者墳墓上獻上鮮花,那些墓中安息的是在偉大戰役中犧牲的土耳其士兵和步兵。
這個美麗的村莊,儘管房屋充滿笑容,卻隱藏著許多苦難。它像是整個阿爾薩斯的縮影,因此我不會告訴你它的名字。如果你在地圖冊上尋找它,會在萊茵河與孚日山之間的某個地方找到它。無論你的小指落在地圖上的哪個位置,這片如今不再屬於法國的土地,自那時以來便被一條哀傷的邊界包圍著。

格雷特(Gretel)和耶瑞(Yerri)是 Hansi 筆下最成功的人物

在這本畫冊中,Hansi 也架構出了女孩格雷特(Gretel)和男孩耶瑞(Yerri)所生活的世界。這兩位人物有點類似現在的多拉A夢或皮卡丘,受到當時小朋友的喜愛,1916年甚至還製成洋娃娃,成為孩童夢寐以求的禮物,直到1921年後才慢慢退燒。

«Alsace, elle attend», Jean Jacques Henner


首先出名的是1909年誕生的格雷特,她以頭戴黑帽的阿爾薩斯小女孩形象深植人心,靈感來自1871年讓-雅克·亨納(Jean Jacques Henner)所繪製的«阿爾薩斯,她等待»(Alsace, elle attend),畫中身著黑衣和阿爾薩斯傳統頭飾的女士以空洞的眼神望向遠方,哀弔被德國佔領的阿爾薩斯。身為狂熱的親法畫家,Hansi 採用了前輩所做的象徵符號,將其轉化為格雷特這位小女孩,並讓她手拿籃子、雨傘和玩偶,以可愛的形象造成轟動,甚至讓人誤會阿爾薩斯傳統的頭飾清一色都是黑色的。隨後耶瑞也以阿爾薩斯男孩的形象誕生於世,成為常與格雷特一同出現的小男孩。百年後的今日,他們雖不像當時一樣深植人心,卻仍是 Colmar 小鎮隨處可見的符號,正版的洋娃娃甚至能在拍賣會上賣出600歐元的價格。



永遠的鄉愁:Colmar

除了這部名作外,Hansi 也將其大量作品獻給了他的故鄉 Colmar,出現在藏書票、明信片和銅版畫中,以及1923年出版的《法國的科爾馬》。這本書包含了超過一百幅插圖,可見 Colmar 的市場、建築、住宅、商店、私人宅邸交錯在狹窄的小巷中,並由聖馬丁大教堂俯瞰。他們多是 1914年一次大戰前的景色。夜晚的 Colmar 也獨具特色,這位藝術家啟發於朋友亨利·里維耶(Henri Rivière)和亨利·馬丁(Henri Martin)的點描技法,帶領我們進入夏夜平靜的氛圍,亦或冬夜白雪靄靄的街景,在路燈的光暈下閃耀,有時也透過聖誕夜等主題重現了這些夜景,我們可觀察到 Colmar 小鎮現今仍大量保留了百年前的風景,唯一不同的是畫中的窗戶似乎不像今日那樣五彩繽紛,有花圈做裝飾。其實阿爾薩斯今日之所以如此美麗,得感謝二戰後那批充滿活力的年輕人,他們踏出受戰爭摧殘的家園,走到瑞士觀摩,發現家家戶戶窗前都掛滿了天竺葵花圈,於是就有樣學樣帶回了家鄉。他們當時沒想到的是,瑞士居民之所以掛天竺葵,僅是因為他們養了許多牛,而天竺葵剛好可以趕走惱人的蒼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